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通过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行幼儿数学教育

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数学概念。

2、通过游戏进行幼儿数学教育。

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教育

只有在幼儿参与了大量的活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经常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幼儿才有可能掌握概念。

4、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数学教育

儿童学习的方式和各自的爱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设计各种活动,提供不同选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各种需要。

5、通过激发幼儿的思维来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应该提倡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儿童通过操作,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幼儿进行思考,自己得出答案。

6、通过激发幼儿的情感来进行数学教育

应该通过提供幼儿可接受的、鼓励的、刺激的、可欣赏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7、通过语言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也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的机会。

8、通过讨论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扩展资料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讲解演示法、寻找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感受数学美,使儿童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渗透数形结合,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引发儿童自发、自主的探究与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8
孩子学数学,家长要遵循的三个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
家长应坚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维。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家长应充分审视自己孩子的能力特点,不要盲目攀比,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这是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后续学习的良好基础。
兴趣原则
就数学的学习,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学习兴趣远比死记硬背那些无法理解的数学知识重要。家长在平时应关注孩子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数、量、形状、时间、空间、模式规律等现象是否有足够的兴趣,比如带孩子上街时,可以让孩子主动认门牌号上的数字,在孩子玩玩具时让他说出三角形、长方形等各种形状,带孩子进入超市时可以让幼儿关注物品的摆放规律、购物的数量与价格的关系……家长可以尝试让幼儿开展配对的活动、排序的活动、分类的活动等等,让幼儿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数、量、形的概念,对应观念、序列观念和包含观念等,体会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生活化原则
幼儿最重要的数学学习来源于他的实际生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既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真正是他“自己”发现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幼儿所理解,解决起来也比大人给他的那些问题容易得多。同时,当幼儿真正有意识地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的用处也会有更直接的体验,从而真正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例如,数字可以表示什么意思?面对抽象的数字符号,幼儿很难理解“数字就是表示多少”。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生活中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这样幼儿就容易得到很多具体而丰富的认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1.发展幼儿思维结构的原则。2.操作性、探索性的原则。3.小组操作活动的系统性、层次性原则。4.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5.综合运用多种指导策略的原则。6.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7.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5-01
1、密切联系生活
2、发展幼儿思维
3、重视操作探索
4、注重个别差异
第4个回答  2018-11-02

您好,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我觉得应该遵守以下几点:

一:孩子对于数的概念

孩子前期对于“数”和“量”没有概念和认知,所以要先培养孩子对于“数”的概念!

二: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度,有些孩子对于数学没有兴趣怎么教都是无用功,所以要激发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度,可以通过绘本,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来假发孩子的兴趣度!

三:教学的方式方法

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去死板的教,要让孩子能够接受知识!

数学是抽象的,孩子这个年龄对于抽象的东西没有概念,要把数学的抽象性具体化,通过教具表现出来,孩子会觉得比较好玩,也愿意去学!还有就是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只要在对孩子的数学启蒙教育中遵循以上三点,那么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你也可以去参考一下火花思维的教学方式,在国内是比较专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