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猪寄生虫病的发生?

如题所述

预防猪寄生虫病的发生就要定期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驱虫是将病猪身体内(或身体上)的寄生虫杀灭或驱出体外的措施,做好寄生虫病的预防,是保证猪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猪场在预防寄生虫病时,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病猪的驱虫,二是外界环境的除虫。

(1)驱虫

寄生虫生活在猪体内或体表的这个阶段是它们比较易被消灭的环节,相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寄生虫,因散布广、虫卵抵抗力强,几乎所有的驱虫药都不能杀死虫卵,往往难以扑灭它们。所以,驱虫是防治寄生虫病中最积极而且也容易办到的措施。猪场在驱虫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驱虫药的选择 驱虫的成败最关键的是选择什么样的驱虫药。选择驱虫药的原则是高效、低毒、广谱,兼顾适口性好、使用方便、价廉、药物在猪体内残留少和对环境污染小。现已有许多广谱驱虫药问世,如丙硫咪唑(可驱除宿主体内多种寄生线虫和绦虫,甚至一些吸虫)、虫螨净(能杀死猪体表寄生的疥螨和杀死体内寄生的多种线虫)等。用口服药对猪集体驱虫时,驱虫药应首选安全范围大的,以避免猪因吃食不均发生中毒。

②驱虫应在专门(有隔离条件)场所进行 因为驱虫时,随粪便排出大量的虫体和虫卵,为了防止它们污染猪舍,除虫的场所要便于粪便的收集和清扫。

③猪驱虫应有一定的隔离时间,直至被驱出的寄生虫排完为止。因驱虫药的种类不同,驱除虫体的时间也不同。有的驱虫药如敌百虫、左旋咪唑用药后几个小时宿主开始排出;有的驱虫药用药后要经1~2天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排出。

④为了提高驱虫效果,常需要连续2~3次使用驱虫药。对于一些体表寄生虫,如疥螨,驱虫药只能杀死虫体,而不能杀死虫卵。用一次药后,虽杀死了皮内的成虫,但留在皮内的虫卵并未死亡,以后它又孵出幼虫再发育为成虫,即又复发。因此,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在第一次用药后,间隔1周,再用药一次,才能防止此病的复发。

⑤如果驱虫后含有虫卵的排泄物任意让它散布,就会给外界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驱虫时除了要将寄生虫驱除出猪体外,还要注意收集病猪驱虫后排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外界环境不受污染,以避免随粪便排出的虫卵污染厩舍成为新的污染源,再次感染猪引起发病。无害化处理最经济的方法是将粪便集中于贮粪池内并密闭或用堆集发酵的方法杀死虫卵。

(2)除虫

许多寄生虫的虫卵和幼虫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些虫卵一旦被猪采食,就会形成二次感染,引起猪再次发病。为了防止猪重复感染,必须通过环境卫生措施来杀灭和清除外界环境中的寄生虫虫卵和幼虫,即除虫。除虫是减少猪感染或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①粪便的清扫和处理:猪体内寄生虫的虫卵可以随粪便一起排出,虫卵在外界适宜条件下,就会发育成为感染性幼虫,因此猪舍内的粪便应及时清除。对于寄生虫严重感染的猪场,除了一般的清洁卫生外,还应对猪舍和运动场进行消毒,杀灭虫卵和幼虫,或铲除一层表土,换上新土,并用石灰消毒。猪的粪便和垫草清除出圈后,要运到距猪舍较远的场所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用产生的生物热来杀灭虫卵。

②猪的饲养管理:结合猪的饲养管理特点、生活习性和此类寄生虫的特点,在预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有专门的产仔间,进猪前应严格消毒;妊娠母猪在进入产房前要驱虫,临产前要把全身彻底洗净;小猪要有专用猪舍,因为母猪体内常常有寄生虫,小猪与母猪分开饲养可防止寄生虫的感染,饮水、饲料要清洁。

③预防病原的传入和扩散:在已控制或基本消灭寄生虫的猪场,当引入猪只时,应对外来猪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以确定其有无寄生虫寄生,发现患者,须进行1~2次驱虫并再次检查,无虫后才能并群饲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