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和会计是一样吗?

如题所述

不一样,简单说会计是信息的创造者,财务是信息的利用者,每个月对生活费的花销进行记录整理的,是会计;分析每个月的花销是否合理,并且制定计划的是财务。

一、会计是归纳,财务是分析

    会计:主要任务是记录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所以会计总是给人一种账房先生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记账、做分录、整理归纳财务信息。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

    财务:工作则是根据会计所记录的数据,分析出其中的关系,并将这些数据有效地应用起来,为企业制定出有利且可行的方案、策略。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二、会计是归纳,财务是将来

1.会计: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

2.财务: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

三、会计受政策影响,财务受风险影响

1.会计:结论主要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企业选定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

2.财务:他们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总而言之,会计和财务的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2
财务管理和会计是不同的。
财务管理跟会计是两个专业,简单的说,会计是管钱的,财务管理是管会计的,财务管理专业其实跟会计专业差不多,一般就是比会计专业多学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有限的几门课程,除了数学等基础课外,财务管理专业学的有财务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还有国际贸易类的一些课程,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讲的内容应该侧重财务分析,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今后的经营战略提出建议,同时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会计学:是指以资金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后核算,重在“算”。说白了,就是做账,把企业的发票等票据做成会计凭证,再登记入账,然后编制报表!其实质是,把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系统的核算一遍,以便报表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企业的各项业务,各项资产的金额,已经本期实现的收益。
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知识、技能、方法,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分配进行管理的活动。主要在事前管理、重在“理”。相比较与会计,倾向于对资金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的管理,当然也包括使用后的管理。
第2个回答  2021-03-09

第3个回答  2019-10-07
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知识、技能、方法,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分配进行管理的活动。主要在事前事中管理、重在“理”;
会计是指以资金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后核算,重在“算”。
两者联系在于目的都是在于管理企业经营、提高企业效益;指向的对象都是企业资金。实务工作中。两者往往相互交叉,不分彼此。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财务部门从事会计核算了。但是,两者的职能、内容都是不同的。
另外,两者都是独立的专业学科,绝对不存在两者之间谁包含谁的税法,也不存在谁的地位高于谁的问题。
关于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区别
一般而言,财务制度的内容是针对财务管理方面而制定的,会计制度的内容是针对会计核算方面而制定的。当然,上述说法是在理论上规范的区别方法。但在企业等单位的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与会计的概念的混淆,且实务中区分财务与会计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两者互有混用,如财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而会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等,也有些单位索性将这些制度统称为财务会计制度。
3.关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都是我国会计工作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属于财政部颁发的部门规章,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并施行。两者的区别在于:会计制度着重于规范会计主体的具体会计处理,比如会计科目表及其使用说明、会计分录举例等等,其优点在于能够直接运用于具体的会计工作,缺点在于对新业务的适应性较差;而会计准则的侧重点在于规范会计政策运用的原则性问题,它的优缺点正好与会计制度相反。因此,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互为补充,共同构成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制度性文件,所有的单位都必须遵守执行。
从我国会计改革目标来看,会计准则最终将完全取代会计制度。但由于会计准则的执行,需要大量的会计职业判断,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又无法予以满足,因此出现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并且,会计制度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