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赏的发展背景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①晋至唐

晋代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很少。先以写字来说,唐代以前的写碑,是先将石碑立好以后,写碑的人立在碑前直接挥写在碑面上的。大约从宋代开始,才写在纸上,双钩上石,然后再刻,原稿仍然可以保留下来。这种方法到元代、明代、清代,就越来越成熟了。

唐以前的人写字时是席地而坐的,一只手拿着简册,另一只手是悬肘挥写,到后来才将纸平铺在桌子上,然后进行书写。两种方法写出来的字,细看起来是不同的。唐代以前的写碑,大多用隶书和楷书。自唐太宗李世民用行书写了《温泉铭》和《晋祠铭》以后,就逐渐有用行书写碑的风气了。

不同时代的书法,不仅字体和字形有所不同,从文章措词上来看,也有不同。例如,晋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首尾都写上作者的名字“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明代末期,信札的上款一般为“某某词丈”、“某某词宗”、“某某词坛”等,清代除了沿袭时代的称呼方式之外,又出现了“某某仁兄大人阁下”等格式。

②五代和两宋

五代和两宋时期的书画,总的看来都是从临摹古人入手,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从而形成了新的风格。以书法来说,字体以行书、草书为多,篆书、隶书较多。格式方面有一部分与晋唐时期一样,首尾都写上作者的名字,另一部分就不同于晋唐而有了新的变化。

③元

元代的书法,基本上是继承古代名家的书体,变化不大,行书、楷书、草书居多,篆书、隶书是较少的。赵孟頫楷、行、草、篆、隶各种书体都写得很好,被当时和后世的许多人推崇仿效,影响很大。俞和、朱德润、詹僖、金琮等人都模仿赵的书体,而且写得很像。

元代的书体书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吴镇草书《心经》卷是用秃笔写的,如果用尖笔写的话,恐怕就写不成这种样子了。倪瓒的书法,写得比较瘦硬。我认为他是用硬笔写的,如果用长锋软笔,恐怕就写不成这种风格了。杨维祯的书法,我认为是用软笔写的。

④明

明代书法艺术在宋元书法的基础上又有变化和发展,楷、行、草、篆、隶各种书体都有。我国明初的三宋和二沈代表了明初的一部分书法的风格。如宋克是以章草和晋唐小楷为基础形成自己风格的。又如明初永乐时的中书舍人沈度,用平正圆润的楷书为皇帝书写公文诏书,当时被称为“台阁体”他的这种写法,代表了明初台阁体的风格面貌。

明代早期,还有一种被称为“狂草”的书法,它是一种不按传统的草书法,而由个人随便挥写出来的草书,许多字不易辨认,如果你比较熟悉他所写的文章或诗词,还可以大略的念得下来,张骏、张弼等人的草书就属于这一类型。

直至明代中后期,还仍然有许多人书写这种书体,说明了明代有书写狂划的习惯。宋元时期虽然有很多写草书的人,但却很少有人写狂草,所以说,这种狂草书体也体现出了时代书法的时代气息。

⑤清

清代初期的书法是在明代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有所变化,但不很显著。整个清代有许多人学习董其昌的书法,如沈荃、张照、陈希祖及近代吴永等人。王铎的书法功力很深,楷书、行书、草书都很成熟,很有气魄,自成风格,尤其擅长临王羲之的草书帖。傅山的书法技能全面,楷、行、篆、隶、草都能写。他的字册或字卷往往是楷、行、草、隶兼而有之,这是他个人的习惯写法。

清代中期,邓石如、黄小松等人喜欢写古篆,提倡写碑。清代中后期,写篆书的有钱坫、洪亮吉、孙星衍等人,写隶书的有阮元、钱泳等人,写行书、楷书的有包世臣、吴熙载等人。

“书画同源”,也就是字画原本为一体,人们常称画为“书画”,就是因为画中的每一笔都像写字一样,画是被写出来的。人们常称书法作品为“字画”,就是因为画字是被抽象了的画。

字在形成一个表达思想语言的独立学科后,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被书法家规范化,使“字”变成了按一定书写法则写出的带有审美价值的书法。在王羲之以后,我国书法发展史上出现了不少名家,像大熟知的“颜、柳、欧、褚”,“张旭、怀素”,“苏、黄、米、蔡”,“赵孟頫\、鲜于枢”,“文征明、詹景凤、祝枝山、董其昌”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