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三年前被中央通报,制造这一区域生态灾难的,是一家名为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青公司”)的私营企业。兴青公司董事长马少伟号称青海“隐形首富”,14年来盘踞木里矿区聚乎更煤矿,涉嫌无证非法采煤2600多万吨,获利超百亿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历经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青海省叫停木里煤田矿区内一切开采行为、开展生态环境整治的背景下,兴青公司在木里聚乎更煤矿的非法开采也未受到撼动,时至今日其打着修复治理的名义仍在进行掠夺式采挖,生态旧债未还又添新账。

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对青海省开展环保督察。据兴青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督察组到天峻县开展下沉督察,兴青公司在聚乎更一井田煤矿的开采停了三天,督察组离开的第二天即恢复开采作业。

“每逢领导前来视察、检查工作和执法检查,兴青公司就临时停产一两天,并将采煤机械设备全部转移到渣山整形工地,用矿渣堵死通往采煤区的道路。 ”兴青公司内部知情人士对记者说,经常是白天迎接检查、夜间组织开采,或者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前脚刚离开、后脚就恢复生产。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青海省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2020年7月28日起兴青公司停产四天。31日下午14时左右,检查人员离开,16时兴青公司即通知各采煤队恢复当日夜班开采。

据兴青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通常情况下公司24小时作业,但每次有领导和执法人员前来矿区,公司都能事先得知消息,将矿体和挖出的煤炭或用土掩盖,或用绿色盖土网予以覆盖,看似绿色草坪﹔检查人员一离开,立即恢复作业。

就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非法开采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致电马少伟,马少伟表示:“煤矿一直在停产着呢。”

扩展资料

假文件夺取千亿矿权纠纷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发现,兴青公司为家族性企业,由父子四人持股,股权结构为:马登科(其父)占股20%,马少伟占股40%,马邵云(其弟)占股20%,马邵雄(其弟)占股20%。据了解,马登科曾任青海省政协委员;马少伟则曾是西宁市政协委员,因实际控制和运营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被当地人称为青海“隐形首富”。

两年前,《经济参考报》曾披露兴青公司凭借一纸疑似造假的青海省商务厅红头文件,非法将青海省紫金矿业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公司”)全部股权据为己有,而此前陕西金土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土地公司”)就其出资紫金公司与兴青公司以“零投资”夺走紫金公司估值千亿元的聚乎更一井田矿权,引发金土地公司长达15年的维权诉讼。

这场假文件夺取千亿矿权纠纷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据悉,商务部、青海省纪委最终查明,作为决定聚乎更一井田千亿矿权归属的关键证据,青海省商务厅发出上述红头文件即作收回撤销处理,其为无效文件即无效证据。2020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中院一审判决认定,金土地公司为紫金公司实际出资人。

据了解,在青海商界,让马少伟名声远扬的不仅仅是其涉足木里煤炭开采多年拥有巨额财富,更因为其拥有深厚的政商关系,在两者之间行走得游刃有余。2019年1月,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的相关公示显示,马少伟任法定代表人的青海不冻泉矿泉水有限公司,以1870万元的对价获得青海海西州茫崖小冒泉地区162.82平方公里的钾盐矿预查探矿权。据专业人士测算,该区域钾盐矿区块矿藏市值应在百亿元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青海“隐形首富”被指“假文件”豪夺千亿矿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7
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三年前被中央通报,声势和力度空前的问责风暴,开启了祁连山史上最大规模的生态保卫战。《经济参考报》记者持续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通报追责高压之下,祁连山生态保护总体取得成效,但南麓腹地的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非法开采并未根绝。大规模、破坏性的煤矿露天非法开采,正给这片原生态的高寒草原湿地增加新的巨大创伤,黄河上游源头、青海湖和祁连山水源涵养地局部生态面临破坏。经济参考报》记者多方调查证实,制造这一区域生态灾难的,是一家名为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青公司”)的私营企业。兴青公司董事长马少伟号称青海“隐形首富”,14年来盘踞木里矿区聚乎更煤矿,涉嫌无证非法采煤2600多万吨,获利超百亿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历经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青海省叫停木里煤田矿区内一切开采行为、开展生态环境整治的背景下,兴青公司在木里聚乎更煤矿的非法开采也未受到撼动,时至今日其打着修复治理的名义仍在进行掠夺式采挖,生态旧债未还又添新账。此前,《经济参考报》8月4日刊发的题为《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的报道引发舆论关注。

根据该报道,记者历时两年调查发现,一家名为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即“兴青公司”)的民营企业打着修复治理的名义,在祁连山南麓腹地煤矿进行掠夺式采挖。从2006年至今,该企业从木里煤田非法采煤2500多万吨,获利约150亿元,企业董事长甚至被人称为青海“隐形首富”。

有媒体点评称,这篇报道恰恰揭开了祁连山生态保护“隐秘的角落”:尽管3年前曾被中央通报批评,尽管曾开启史上最大规模的生态保卫战,仍有企业堂而皇之地非法开采,甚至在两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仍不收手。

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非法开采现场。

而在5日晚的《新闻1+1》中,王文志还提到,“这些煤在运的过程中,地方监管部门是给它一些盖章的凭证的。它在采的过程中是非法的,在运的过程中为了它在路上不被查,会给它一个票证。”他介绍称,自己见到过“好几种票证”,其中一种是“木里矿区焦煤定向销售运输临时通行证”。

公开资料显示,海拔4200米的木里矿区聚乎更煤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祁连山赋煤带的资源聚集区,为青海唯一的焦煤资源富集地。木里煤田由四个矿区组成,聚乎更煤田由七块井田组成,聚乎更一井田是其中面积最大、储量最多的井田,焦煤储量近4亿吨。

“好多运煤车我都上去过,每个运煤车车上都有一张(票证)。”王文志解释称,“(凭着)这张票证,就可以从非法采煤的矿区出来之后,运到火车站或者煤厂,在路上就没有(人)去查他们。”

对此,曾担任过国土资源部特邀监察专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认为,“我们到地方调研的时候发现,如果没有这种票证,煤是运不出去的,因为他怕煤被偷采。所以有这个票证,说明地方监管部门应该还是知道的。”
第2个回答  2020-08-07
青海民营企业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少伟号称青海“ 隐形首富”,公司打着修复治理的名义,在祁连山南麓腹地木里煤田进行大规模、破坏性的煤矿露天非法掠夺式采挖,自2006年至今,该企业从木里煤田非法采煤2500多万吨,获利超百亿。主要是因为当地监管部门的疏漏导致他非法采煤。很长时间,却没有人发现,也没有人管理,所以说就等于是盗窃国家的公共资源。
扩展资料
假文件夺取千亿矿权纠纷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发现,兴青公司为家族性企业,由父子四人持股,股权结构为:马登科(其父)占股20%,马少伟占股40%,马邵云(其弟)占股20%,马邵雄(其弟)占股20%。据了解,马登科曾任青海省政协委员;马少伟则曾是西宁市政协委员,因实际控制和运营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被当地人称为青海“隐形首富”。
两年前,《经济参考报》曾披露兴青公司凭借一纸疑似造假的青海省商务厅红头文件,非法将青海省紫金矿业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公司”)全部股权据为己有,而此前陕西金土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土地公司”)就其出资紫金公司与兴青公司以“零投资”夺走紫金公司估值千亿元的聚乎更一井田矿权,引发金土地公司长达15年的维权诉讼。
这场假文件夺取千亿矿权纠纷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据悉,商务部、青海省纪委最终查明,作为决定聚乎更一井田千亿矿权归属的关键证据,青海省商务厅发出上述红头文件即作收回撤销处理,其为无效文件即无效证据。2020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中院一审判决认定,金土地公司为紫金公司实际出资人。
据了解,在青海商界,让马少伟名声远扬的不仅仅是其涉足木里煤炭开采多年拥有巨额财富,更因为其拥有深厚的政商关系,在两者之间行走得游刃有余。2019年1月,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的相关公示显示,马少伟任法定代表人的青海不冻泉矿泉水有限公司,以1870万元的对价获得青海海西州茫崖小冒泉地区162.82平方公里的钾盐矿预查探矿权。据专业人士测算,该区域钾盐矿区块矿藏市值应在百亿元以上。
第3个回答  2020-08-07

在央视播出的《新闻1+1》节目及《经济参考报》报道中,一家名为兴青公司的私营企业,以环境修复治理为名,在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涉嫌无证非法采煤数千万吨,获利超百亿元。董事长马少伟,号称青海“隐形首富”。

资料显示,该地为青海唯一焦煤资源富集地。AI财经社梳理发现,据焦联网信息,8月5日焦煤市场,焦煤价格每吨740元到1600元不等。而据安居客,煤田所在的海西州,二手房售价13万起。也就是说,每80吨煤,就能在当地换一套房。

针对此事件,目前青海省委、海西州委已派调查组赴现场,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仍有诸多谜团待解。


顶风作案,斗法督察组?

称这家涉嫌非法采煤企业胆大妄为,并非夸张。

虽然地处偏僻,此地并非无人问津的隐秘角落。涉事矿区位于青海省天峻县,祁连山南麓腹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关系整个河西走廊的生物多样性及气候稳定。

因此,就在2017年,由于过度开发造成的植被稀疏、冻土剥离等问题,祁连山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典型案例,受到“史上最严厉”的问责整治。

据新华社及南方周末,问责风暴中,甘肃3名副省级、6名正厅级官员受到处分,其中4名正厅级官员被行政撤职。共有上百人因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被问责。

据事后探访,当时祁连山处处是关停整改的景象。矿山探采项目全面关停,各类旅游项目停业整顿,在建项目全部停。无论是街头指示牌,还是街道LED屏,保护祁连山的标语随处可见。

而此次被指非法采煤的兴青公司,据青海省自然资源厅信息,本应承担“环境恢复治理”的保护职责。


但实际情况是,据《新闻1+1》及《经济参考报》信息,虽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等手续,该公司120台机械、近300人,在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5号井开采作业。现场沟壑纵横、尘土漫天,开挖剥离出的地下冻土、岩石,覆盖大片草地。

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公司只开采煤层最厚的一层,被业内人士斥为“挑肥拣瘦、只吃菜心”。超过6000万吨、估值约360亿元煤炭资源,被白白扔掉。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持续14年的开采中,相关监管部门、中央环保督察组多次到访,该公司却总能料事于先,应付自如。

据报道,公司经常白天迎接检查、夜间组织开采。甚至“下午2点左右,检查人员走了,下午4点,公司开始电话通知,晚上6点采煤”。表面还“打着治理的标语”,蒙混过关。

对于涉嫌违规之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称,目前最需要搞清楚的,一是其手续资质是否齐全合法,二是区块属性。“如果是自然保护地,性质就严重了,就不只是存在非法盗采行为,还违反了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性质就非常恶劣了。”

第4个回答  2020-08-07
青海的祁连山非法采煤,私自采煤是非法的,违反国家法律的,但能采煤这么多年并没有人举报,无人管理,已经说明了,有一定的问题。不说当地干部,知道并不管理,采煤会有很大的动静,无人管理,这么多年,有可能上下级会有受贿。不可能是监督不严,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些还需要一些部门深部调查才能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