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没有政权后的乾隆是怎么度过余生的?

虽然乾隆当了太上皇,名义上权力都给了嘉庆皇帝,但是实质上嘉庆得到的权力也不算太多,比较重要的权力还依然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所以他在当太上皇期间和他当皇帝期间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

有民间传闻说,在乾隆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有一次他烧香祭祀的时候,他就对上天说如果能够让他成为皇帝,他不敢多想。虽然自己的祖宗当政了61年,自己不敢多求,能够当政60年就够了,并且最多当政60年,并且到时一定把皇位传递给自己的儿子。

所以,乾隆也就顺利的在自己85岁高龄的时候,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顺治皇帝。但是,这个只是表面上的。

其实,在现实中,虽然他名义上放下了权力,但是朝廷中的所有重大的事项,在顺治想要处理的时候,首先都要过问一遍乾隆,与其说是请教乾隆,不如说是权力在那个时候还没有真正的下方到顺治的手中,所有需要事事过问乾隆。

而在这三年期间,乾隆也并没有安享自己的晚年,反而也是像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一样,每天批阅奏章,每天写文章,阅读古典书籍,虽然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但是依然并没有让自己放松下来,这种敬业的皇帝在古代确实很少见的。

而且,在这三年期间,各地还发生了白莲教起义,乾隆为了这件事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提不上什么休息了,甚至是比他当皇帝的时候更操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乾隆当了三年太上皇,但是这期间他并没有完全放开,真正的国家大事还是由他老人家全权处理,嘉庆帝只是处理一些小事情。

乾隆后期的时候其实清朝内部已经腐朽不堪了,官员为了一己私欲剥削百姓,老百姓名不聊生。刚好白莲教又开始盛行,他们煽动老百姓反抗清政府,农民起义爆发。

乾隆不得已只能派兵镇压,但是当时的交通不发达,对于偏远地区清政府是管不到的,导致战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虽然成功平定了祸乱,但是清政府还是伤了根基。本来朝廷就没什么钱了,被战争这么一耗,国库更加空虚了。

晚年的乾隆可能是对自己和对大清朝没有清楚的认识,以为清朝还是一派繁荣的气象,事实上并不是。当时清朝的内部矛盾已经十分尖锐,乾隆还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不肯把手中的权利放给自己的儿子,虽然名为太上皇,事实上还是清朝的掌权人。

有人说过清朝的衰败是从乾隆晚年的时候开始的,觉得是乾隆毁了祖先留下来的基业,最后还以为自己有什么丰功伟绩,还让自己的儿子给自己收拾烂摊子。但是我觉得清朝的衰落是封建王朝的标准结局,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不能怪在乾隆的头上。

当了太上皇的乾隆估计也是不放心嘉庆帝处理政事吧,担心嘉庆帝做不好,所以想要引导一番,事实上我觉得这样很没必要。

第2个回答  2020-09-20

乾隆和还是皇上的时候一样该干什么干什么几乎掌管全部大事,这样看乾隆当不当太上皇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一直等到乾隆死了之后嘉庆才算真正有了统治权,而乾隆皇帝之所以做出当太上皇这种决定还是为了给祖上康熙一个面子,当时乾隆说他在登基之前就曾经下过誓言自己统治时期一定不能超过祖上康熙,而康熙的统治时期是61年,所以乾隆才在统治60年的时候宣布禅让,但是乾隆的禅让和没有禅让几乎差不多,对于乾隆来说嘉庆就是一个傀儡。

不过乾隆这样做的确是有原因的,在封建王朝的历史当中做出禅让举措的一般都没有好结果除非自己手里面还拥有兵权的,举个例子就像李世民当初就是被禅让的一方,不过当时的情况应该是李世民把刀架在了他父亲的脖子上,唐朝以后的禅让也几乎都是被迫的,所以乾隆明白一旦没了实力哪怕是亲儿子都靠不住。

乾隆独揽大权这种情况在当时也不是什么秘密,其他国家使臣来拜访的时候都是先去求见乾隆的,还有乾隆当时和大臣交谈的时候仍然使用”朕“这个称呼,而且乾隆也明确的说过虽然身为太上皇但是一切大事都由自己做主可以说完全不顾及嘉庆的感受,乾隆在当太上皇这几年虽然说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身体依然非常的健康。

所以大部分人都以为乾隆还能多掌管几年朝政可是谁知道乾隆突然驾崩了,乾隆在临死的前几天还是健步如飞,等到后来乾隆身体有些微恙也以为只是平常的感冒发烧等疾病,连乾隆本人都毫不在意以为睡一觉就会痊愈,但是在发病的第二天乾隆的精神就完全垮了下来第三天就死了。

第3个回答  2019-09-17
乾隆上位后,就是了解,老拜姓的生活是好是坏,因为他知道,只有百姓过的好,他的江山才能稳固,所以,他就出去微服私访,看看百姓需要什么,了解社会的兴衰,所以他也是坐皇帝最兴胜的年代,在他当位直时,国泰民安!
第4个回答  2019-09-15
在这三年时间内,他依旧把握着权力,和以前皇位的时候过一样的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