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几十亿光年外的星系,为什么看不到一个星球的表面?

如题所述

光线通过晶状体成像后的向大脑输送生物电信号是有视网膜感光细胞完成的,感光细胞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约有12000万个,对弱光刺激敏感;视锥细胞有650万~700万个,对强光和颜色敏感!简单的理解就是这些细胞是有个数限制的,如果成像过小,那么并不会触发感光细胞的信号,或者成像只有一个点,无法区分,那么正常人肉眼的分辨率极限是多少呢?大约为1角分,相当于50米外一个大小为15毫米的物体,大约就是1角硬币的大小(19毫米直径)!当然这个分辨率和我们瞳孔直径是有关的,但很抱歉我们无法改变瞳孔直径(,一般瞳孔范围是2-5MM,经过长期训练夜视能力的瞳孔会有少许扩大)!

尽管晶状体和瞳孔不能无限制扩大,但我们可以使用工具来改变这个局面,此时望远镜就登场了,绝对要感谢伽利略以及牛顿和开普勒的钻研精神,现代光学望远镜都是从这几种望远镜的光学结构里派生出来的,但无论哪种结构,光学主镜的直径就最终决定了我们能看清的范围,口径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为:

口径X=1.22×波长×距离/观测物体长度

与分辨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可见光的波长,但一般取550nm,假如要看清比邻星上一个直径1000千米的黑子,那么需要多大的口径呢?

X=26789.194M

即:26.8KM左右,才能看到比邻星上直径约1000千米的黑子!当前地球上即使加上在建的望远镜,最大口径也只有42M

当然各位不要以为比邻星是一颗行星,它是一颗红矮星,和太阳一样也会有黑子活动!但即使这个分辨率也只能看到一个点而已!所以仍然是看到而并非看清,必须要远超这个口径才能看清楚黑子!

尽管我们看不清比邻星上的黑子,也看不到上面发生的耀斑,但我们却可以检测比邻星亮度变化来推测它发生的活动,比如亮度急剧加大时,那肯定是发生了大量的日冕层活动,超级耀斑爆发了,如果亮度减低,可能的情况就是大面积黑子爆发!

当然这也是检测系外行星的方法之一,不过两者是有区别的,因为黑子发生是随机的,而行星则是规律性出现,注意区分即可,但这方法理论上可行,但黑子改变的亮度实在太小,假如小于我们检测的下限,那么很抱歉一样是睁眼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9
看一个星球的表面需要光学成象,其他成象方式无法达到所需分辩率,比如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清晰的月面,但其他星球实在太遥远,因此只能看到轮廓而无法看清表面,如九大行星,不但距离遥远,而且很多因素影响,如太阳太亮,火星有大气,土星有光环(实际上是无数大小不一的岩石带)等等,阻碍了光学观测。
第2个回答  2019-08-09
因为能观测到远距离的现代天文望远镜,工作原理都不是直接性质的,例如射电望远镜等,主要通过感光来成像,所以要想看到星球的表面,目前的科学手段还没有达到。
第3个回答  2019-08-09
目前的天文望远镜看见的主要还是相对比较近的地方,毕竟宇宙这么大,至于你说的看的几十亿光年的外的星系,根本不是看到,而是看到的几十亿前的图像,因为光年是距离单位,也就是说人类看到的是以前的图像,还有为什么不能看到星球的表面,因为每一个行星和恒心都具有大气层,就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所以根本看不到行星的具体状况。。
第4个回答  2019-08-11
简单的理解就是这些细胞是有个数限制的,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