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的性质

如题所述

历史含义

历史教育
《新华字典》对于“历史”的解释是: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2、过 去的事实;3、过去事实的记载。;4、指历史学。[1]

历史,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学简介
历史学,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历史学的功用
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

历史,它往往会以惊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现,如何从过往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应对今天的现实生活?答案是,学习研究历史。

因此,历史学就有了它最重要的功用——经世致用。

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都在强调着历史学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的启示和帮助。

当一个民族成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民族时,那将是整个地球,乃至宇宙之福。

历史教育
定义

历史遗迹
历史教育,以历史和历史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广义的历史教育,指人类社会各界所进行的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历史教育,特指学校教育中,以历史学为依托,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师生共同探究、成长的教育活动。

功用

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哲理,说明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

具体说来,历史教育的功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对个人而言,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

2、 对一个民族而言,增强民族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世致用,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3、 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中国历史教育
沿革

历史教育
中国的历史教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废除科举制,建立现 代学校,历史课始终是各级学校教育的必设的课程。文革以后,学校历史教育逐步恢复正常,培养出一大批新型历史研究人才。

问题

然而,由于近年来人们在教育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实用主义以及历史学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当前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以下问题应当引起特别的关注:

第一、高校历史教育举步维艰。高校历史系是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主力军,而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陷入了招生难、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相当数量的高校历史专业所招收的新生基本上是从其他专业调节而来的,学生们往往不安心专业学习。在各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许多的历史系却缩小招生规模,还有不少大学将历史系改成旅游文化管理学系或开设旅游文化管理学专业,以图生存。

第二、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缺陷。中学教育是国民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一个公民接受历史教育、了解祖国的历史主要在中学阶段,其人格的塑造也主要在这个阶段。正因为如此,当今的历史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历史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没有将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人格培养联系起来,而是以传授历史知识,特别是以政治教育为主。这种历史教育既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中学历史教材多为大学历史课本的缩写本,概念多,现成的结论多,叙述形式呆板,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正在进行历史教材改革试点。

4.教学方式陈旧、单调。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5.历史教师自身水平亟待提高。他们的学历和职称总体偏低,特级、高级教师的比例尤低。有些初中历史教师为兼职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和教学训练,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6.初、高中历史教学难以衔接。目前初中开设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课,高中开设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为限定选修课,这样难以避免初、高中教学内容重复,而且二者之间的难度、深度距离太大。这些问题导致教师授课不便,学生学习困难。

第三、影视、小说等歌颂帝王将相、“戏说”历史成风。优秀的电影、小说如《鸦片战争》、《林则徐》、《李自成》等曾在传播历史知识、培养爱国情感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但现在,许多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更关心票房收入,而不是社会效益。众多历史影视剧、小说中展现的是被美化的封建皇帝,在嘻笑怒骂中一味歌颂封建王朝的“太平盛世”,在“戏说”和编造中散布被歪曲的“历史真相”。它们向观众、读者传播的是帝王将相创造历史这种英雄历史观和封建落后的文化,其负面效应影响深远。

第四、公众历史知识贫乏,历史意识淡漠。据一份关于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掌握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受测试的1065名参加者,平均得分为27.69分,及格率为15%,而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平均得分也只有33.46分,仅比一般人高出5.77分。某体育明星不知道卢沟桥为何物。有人身着日军军服招摇过市,其民族意识竟淡漠到了这种地步!至于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肆意破坏文物古迹、斥巨资修造假古迹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改革

学校历史教育迫切需要改革和自我反省。中国历史教育界的每个人,也应该自觉地以历史知识为依托,将历史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去探寻历史中的真理、前人的智慧。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已经日益注意到历史传承的必要及历史的经世致用功能。《百家讲坛》就是其中一个优秀的典范。我们的教育也日益地在倡导“人民历史观”,“历史课程的人格教育、公民教育”,将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古今中外的人民历史和英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历史与科技文化生活历史、历史知识与历史思想、学习研究历史与记录创造历史相结合,日益地突出历史教育对个人、对民族、对世界的现实作用,日益地突出历史教育的思想与智慧性。

当前,中国历史基础教育改革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已经日益在各地展开并在探索中前进。期待广大的历史教师能担负起时代的使命,致力于将历史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感动、学会爱国,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求真求实求用。

让我们传承历史、经世致用!

各国历史教育
中国

第一部分 前言[2]

中学历史教材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 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 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制度,即政治体制。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由于国家的类型不同,或同一类型国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不同,其政治制度也会有差异。

2、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

经济制度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

扩展资料: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第2个回答  2020-10-30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是17世纪法国人重商主义学派蒙克莱田在《写给皇上和皇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首先使用的。这里的"经济学",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经济学"概念不同,"经济学"在当时研究的是家庭收支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奴隶制经济社会中奴隶主家庭经济占社会经济绝对地位的情况下,经济学研究的当然是奴隶主家庭的收支和管理,因此,当时的经济学也可称庄园经济学;蒙克莱田在《写给皇上和皇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中,为了区别,说明它研究的是属于国家范围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的局限于家庭或庄园的经济学,故而加上"政治"二字成为"政治经济学",从此以后,"政治经济学"-词被广泛使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