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如题所述

专注力不集中的表现:上课经常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与其说话时常常目光游离,记不住对方所说的话;记不清老师上课教的内容和布置的任务;逃避、不喜欢或不愿参加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活动,很难按照指示完成事情。
01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哪些呢?

1、生理因素导致的多动
脑损伤、剖腹产,妈妈孕期受到过一些物理或者化学刺激或者因为遗传因素等表现出多动的现象,很多家长最开始会把这归为孩子调皮,到了上小学才发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家长要注意区分是活泼好动还是多动,如果是多动最好进行及早干预,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早期爬行不足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过多干扰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在孩子小时候,孩子在玩玩具或者看书的时候,看护人总会一会儿让孩子喝口水,一会儿让孩子吃水果,或者看一会儿就担心对孩子眼睛不好不让孩子看书了。还有的看护人会打扰孩子玩玩具的方法,教给孩子各种自己好玩的玩法。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干扰行为。
3、孩子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
很多家长说自己家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一个小时都很专注,一到学习的时候就不能集中了。看电视的专注主要是电视画面的多姿多彩,生动有趣,过度刺激孩子的大脑,而现实中任何的学习都没有这样的视频效果,无法超越电视对孩子大脑的刺激,所以在现实学习中自然不会有持久的专注力。
4、对孩子期待过高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读书时能一心一意,不要乱跑,不要插嘴。但是孩子的学习风格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孩子可能是视觉型的,更喜欢通过看来学习,有的孩子是听觉型的,更喜欢通过听来学习,有的孩子是动觉型的,更喜欢通过动来动去来学习。有的孩子看起来跑来跑去没有在学,但是停下来问孩子的时候会发现孩子学到了很多内容。所以在家里的学习不要局限于一定要正襟危坐。孩子最初的学习是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的。
02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1、避免干扰
孩子在玩玩具,积木非常投入时,如果没有邀请,尽量不要随意加入孩子的游戏,中间过程尽量不要有喂水,喂水果等行为,可以在孩子中断游戏时或者发起一个新的游戏时给与生活上的照顾。
2、避免过早过多接触电子产品
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有一定时间、内容的限制,但是限制不要过多激起孩子的急躁情绪。
3、了解孩子的认知风格
通过各种尝试了解孩子的认知风格,比如给与阅读资源,给与音频资源,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游戏的方式,看看孩子更喜欢哪个方式。
例如有的孩子,经常不能听从老师的安排,可是当老师用图片做了一个日程表,他们就能够很好的遵守了,在家庭中对于视觉型的孩子也可以做一个图片日程表来提醒孩子该做什么了。
如果只是动觉型的,通过游戏或者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来学习东西。在网上看到一个爸爸教孩子英语单词时,把单词卡摆放在客厅,排成一排,然后用溜溜球去撞击卡片,撞到哪个就学哪个,或者学习英语的时候加上表演孩子可能更容易专注。
4、听故事、讲故事大赛
如果孩子对于信息只是输入不太能很好地看到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当信息输出时就能很明显得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所以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每天让孩子给家人讲一个故事,全家人都讲一个故事,然后评选故事大王,甚至在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录制下来,发到班级群里或者朋友圈,让孩子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和成绩感,当孩子把看的故事讲出来的时候,孩子不仅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很好地整合,讲的过程本身就是专注地过程。
5、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和孩子一起阅读时,不妨把孩子抱在怀中,孩子会感到温暖和愉悦,这就形成了一种连接,阅读与愉悦感的连接,这样慢慢下去孩子每次阅读的时候孩子都会产生快乐的感觉。同时阅读的时候,孩子会专注于看图画,识字的时候会专注到文字上,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会提升。
6、注意力训练游戏
抓手指
一家人围成一个圈,伸出双手,左手掌心向下,右手食指向上,顶在旁边家人的左手手心下,然后说出“蜻蜓蜻蜓落,这里有草垛,抓”,当听到抓的时候,左手掌心要抓住别人的食指,右手食指要想办法不被抓到。这个活动既锻炼了注意的警觉性,又锻炼注意的分配。

后背画画或写字
在孩子的后背上画一些图形,比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太阳,五角星,或者一些数字,让孩子猜画的是什么,这可以提高孩子触觉的敏锐度,从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传话筒
一家人一起做这个活动,如果三个人做可以这样操作,第一个人说一句话,用耳语的方式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也用耳语的方式传给孩子,让孩子最终说出传的那句话是什么。这个活动可以逐渐增加难度,最开始可以是一个词,然后一句话,难度再大一点可以是几句话一起。

听指令做事
首先我们可以跟孩子介绍一下活动规则,让孩子去按照我们说的来说给我们听。比如,“请你走到窗口把窗子关上。然后把卧室的门打开,拿过一把蓝色的椅子坐在椅子上唱一首歌,唱完之后向上跳三跳。”孩子只负责听,不负责做。接下来请孩子反过来指挥我们。我们按照孩子的命令去做,但是可以假装孩子的命令很难执行,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指挥大人的乐趣,增强力量感。
囊中探物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收集一些物品,比如说玩具、汽车、纽扣、电池等等,然后把这些东西放进一个袋子里。接下来请孩子闭上眼睛或者用眼罩把孩子的眼睛蒙起来,然后大人一次从袋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放在孩子手上,让孩子通过触摸的方式来猜猜手上是什么。把孩子能够识别的物品放在一起,结束后摘掉俩孩子的眼罩,让他们看到正确识别的物品。这一轮结束以后该大人来猜物品了,孩子从袋子里一个一个拿东西,大人猜是什么。这里大人可以适当示弱,故意猜错一些物品,让孩子愿意挑战下一轮,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找不同
找不同游戏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专注度。可以买一些找不同的书籍,和孩子一起来找。另外也可以进行真人游戏,真人游戏可以这样来进行,先让孩子仔细观察你5秒钟,然后你转过身去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做出两个改变,让孩子找出哪里发生了变化,下一次再多一个变化,之后可以让孩子做出变化家长来找。
走迷宫
可以买走迷宫的书籍或者用积木让孩子自己制作迷宫,甚至用笔来画迷宫,都是训练注意力的好方法。

运球
可以让孩子用一个纸板把一个乒乓球从一个位置运到另一个位置,在运送的过程中,孩子会非常专注,另外踢足球,拍篮球也可以锻炼注意力,特别是拍篮球时一边拍一边数数,更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度。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和家长一起玩接球的活动,比如家长把各种小球放在桌子上,孩子拿一个杯子,家长每次发一个小球,孩子负责接住小球,家长根据孩子的状态可以增加发球的频次,从而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和注意力。用筷子夹溜溜球也可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和专注度。
简单的拍球练习也是非常好的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方法。
嘴巴手指不一样
数字1-5,用手指表示出来,同时用嘴巴说出来一个数字,但是手指表示的和嘴巴李说的数字是不一样的,“嘴巴手指不一样,2(手指一定出示的不是2)”
舒尔特方格
是在一张纸上画上 25 个方格,格子内任意填写上数字 1 ~ 25 共 25 个数字。训练时,让孩子用手指按 1 ~ 25 的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家长在一旁记录所用时间。数完 25 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舒尔特方格可以做一些变式,比如变成16个格子。

7、正念数呼吸
这个方法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也特别有效。具体做法是在规定时间内,比如一分钟或3分钟内,让孩子数一下自己呼吸的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每天练习几次,时间久了就可以提高孩子专注力。因为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次数上时,会非常专注,很少走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4
第一点:

我们需要和孩子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时间表格,有规律地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时间,从而做到生活和学习都保持一定的规律性,让孩子明确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第二点:

尽量避免干扰因素,有些家长经常会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玩手机或者电脑,这样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不妨也可以看看书,一方面可以减轻孩子学习的干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第三点:

选择一些专注力训练课程,这是我让我儿子去巧问教育的时候,他们每天都有的课程,课程内容不是强制孩子去老老实实坐在那里,而是通过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把专注力的训练融合在生活应用和学科中,加强孩子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控能力,在游戏的条件下,2至3岁孩子注意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5至6岁孩子可达到96分钟。巧问教育的老师还会设置“奖励小红旗”这类的积分小制度,对孩子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样的制度也能促使孩子认真倾听老师的上课内容,提高课堂注意力。
第2个回答  2020-09-14
注意不集中的孩子通常会有以下这些表现:

1.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容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频繁的改变注意对象;

2.做作业时,做一会儿玩一会儿;

3.对老师的指令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4.看书时,一会看看这本书一会翻翻那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5.做作业是经常拖拉,常常以各种理由喝水、吃东西,中断做作业;

6.坐在凳子上就好像猴子屁股一样,总是坐不住;

7.做事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事不能有始有终;

8.办事总是丢三落四的,学习拖沓 ········

长期注意力不集中将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效率低下,容易导致多动症,不能专心做一件事,学习进度经常跟不上,对学习丧失兴趣,有的孩子自己学不到东西,还影响课堂纪律,让老师感到很头疼。

孩子注意不集中的原因:

1、孩子睡眠不足、焦虑或感到疲劳,天热、口渴、生病或某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不安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2、看电视过多。长期看电视的孩子习惯了电视的动态画面,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就不习惯静静地听老师的话。电视是被动型的学习方式,没有互动,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语言也容易发展迟滞。

3、给了孩子过多的玩具和书籍教育。如果只是把玩具和书扔给孩子自己去玩,家长没有加以指导,就很容易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涣散的毛病。因为孩子一般都会很快地厌倦,并不断地换玩具,一本本书乱翻。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就形成了。

4、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5、触觉敏感。大量的触觉信息可能直接通过前庭进入大脑,从而导致脑压过高,神经抑制困难,大脑过于兴奋,对身体下达的指令混乱,就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

6、前庭觉发展不足。所有进入大脑的信息都需要经过前庭觉的过滤筛选才能进入大脑,但是,前庭敏感的孩子,会把大量的信息不分主次,都输入到大脑,导致大脑脑压过高,脑神经抑制困难,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如何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营造环境

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们本来好奇心就比较强,若环境比较嘈杂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无法专注。

不同阶段不同要求

给孩子分配的学习时间要合理,不同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不一样。2岁左右大概7分钟,3岁左右大概9分钟,4岁左右大概12分钟,5岁左右大概15分钟。若你的孩子的持续时间比较低,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然后循序渐进慢慢一点点增加孩子的专注时间。

穿珠训练

年龄在2-3岁的孩子可进行穿珠子的训练,边穿珠子边数数,同时识别珠子的颜色和形状,可以指定穿珠子的数量,也可以指定按不同颜色排列来穿,还可以计时,鼓励孩子又快又对。

划数训练

年龄在4-6岁的孩子一般对数字比较感兴趣,有的已经会简单的计算,可以进行找数字的训练,要求孩子在印满数字的纸上找到其中一种数字,比如找到这张纸上所有的数字5,并做出标记,速度要快,争取一个也不要漏掉。

感觉统合的发展是整体的,一项能力发展不好,必然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父母不能只想着改善注意力,要从整体上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只有经过系统的感统训练,孩子的所有能力,包括语言、胆量、自信、注意力才能一起获得提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4
1/8分步阅读
1、保持自己的声音平静缓慢。孩子做了错事,你生气是正常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2/8
2、预料到孩子可能会出麻烦,并做好准备;在麻烦到来时,努力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3/8
3、避免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态度的语言,如“不许”、“停止”、“不”。

4/8
4、把孩子的坏毛病同孩子本身区分开来。比如,可以和孩子说:“我喜欢你,但我不喜欢你不听话.”

5/8
5、对任何积极的行为给予承认,作出反应,哪怕是很小的行为;如果你不带成见,有意寻找孩子身上好的东西,你会找到一些的。


6/8
6、争取在房间内为孩子留出一块自己的空间,避免用鲜艳强烈的色调装饰,保持房间俭朴整洁。把书桌摆放在空空的墙下,使它远离干扰,这有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7/8
7、一次只做一件事。把玩具存放在带盖的盒子里。一次只给他一件玩具。如果孩子在画画或在读书,你要关上收音机或电视。多重的刺激会使他不能精神专注。


8/8
8、给孩子制定一个非常清楚的作息表。规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电视和就寝的时间表。要遵守时间安排,但当孩子出现不遵守时间的现象时,也要灵活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你的作息安排将成为孩子自己的习惯。
第4个回答  2020-09-14
发现患儿有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也是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精神健康问题之一。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具体需要,合理运用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或个体化教育项目等治疗方法,对患儿进行全面的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症状及社会功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