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4个部件,有几个部件表示意思?

如题所述

部件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我们介绍几类比较通用的分类方法。

(1)按部件的笔画数的多少来分类,部件可以分为单笔部件和复笔部件。

单笔部件是指该部件只有一个笔画构成,例如“一”、“乙”等;复笔部件是指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部件,例如部件“士”、“重”等。

(2)按部件能否独立成字,可以分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

成字部件是指该部件能够不和其他部件组合而独立成字,例如“吉”中的“口”和“河”中的“可”;不成字部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够独立成字的部件,例如“同”中的“冂”和“病”中的“疒”等。

(3)按照部件的构字层次,可以分为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

基础部件是指不能拆分的最小部件,例如“男”中的“田”和“力”都是不能拆分的基础部件;合成部件是指有两个或多个更小部件构成的部件,合成部件是可以进一步拆分的,例如“想”可以拆分为“相”和“心”,这是对汉字的第一次拆分,但是“相”还可以拆分为“木”和“目”,因此“相”并不是基础部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最早使用汉字部首的是东汉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后人把许慎的部首进行简化。明代《正字通》简化为214个部首,《康熙字典》沿用214部。《现代汉语词典》有201,《新华字典》有189部(旧版)。目前一般以201部为标准,新版《新华字典》改为201部。
部首:字典、词典等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现代汉语词典》)
偏旁: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
部件:汉字形体中可拆分出来的组成部分。
首先,部件是最容易区别开来的,一个汉字中,只要能拆分出来的部分,就是一个部件。比如“幽”,可拆分为“幺、幺、山”三个部件。“谁”可拆分为“讠、隹”二个部件。
偏旁与部首容易混淆。从部首产生之初的情形看,部首是为了归纳汉字意义类属而设置的,比如“山”这个部首表示该部的字都与山有关,“水”这个部首表示与水有关。因此部首最初都是汉字的形旁。《说文解字》中的部首就是如此。许慎首创部首之后,人们发现按照部首来排列汉字,可以比较便捷地找到一个字,于是部首的功能发生改变,由“分析汉字构造”变成了“检索”。从检索来看,540部首太过繁杂,人们就对它做了简化,改为214部。这样查找起来就更方便了。人们把为了查找而设置的部首称为偏旁。经过改造后,有些偏旁不再是形旁。可以这么简单地区别:
部首:有归纳意义作用的汉字部件。如“江湖海”中的“水”(氵),“树植柳杨”中的“木”。
偏旁:为了便于检索而设置的汉字部件,一般是常见部件。例同上。如何区别?可以另举些例来说明。比如“颖”“修”“锦”等字,它们的部首分别是“禾、彡、帛”,“页、亻、钅”是它们的偏旁。不过很多人混淆了部首与偏旁的区别,因为偏旁是从部首演变而来的,他们把偏旁也叫部首了。这是不对的,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