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从来不想改的人是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那缺点能给他带来些好处的吧?

比如,小偷小摸。比如,嗜烟酗酒

大概没有什么“缺点”是没有“价值”的,不是说“这世上没有 ‘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 ‘财富’ ”么?

真正清醒的人应该知道,这类“财富”有点烫手!

有人给纣王弄来一副象牙筷子,纣王很是喜欢,可箕子觉着不妙,劝他不听,以为是小题大作。其后果然,箕子后来据说逃亡到朝鲜去了。

有个穷光蛋拣到一条丝腰带,然后就想点子弄棉袄,然后再弄棉裤,再弄鞋,再弄帽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仪狄(夏初官员)造酒献给大禹。大禹喝了觉得甘美异常,说: “日后必有因饮酒而亡国者! ” 于是下令禁酒。久禁不绝,乃至于至今仍不免有酒驾之患。

《易 • 坤 • 文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多读读圣贤书,你还愿意迁就这些小节小恙么?

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关键是,得让他自己认识到,这是一个缺点。而且缺点也是相对的。就比如说,一个人总是唠叨。为什么就没人问问,他为什么总是唠叨?还不是因为他说了,可是没人理会他说的。如果他说了一遍以后就有效果,他还会唠叨吗?有时候一个人的缺点也是给逼出来的。最可气的是,把别人逼出来了缺点,自己还不知道。还大言不惭的去说别人不改。这是什么逻辑?!

俗话说,修身养性,从不想改变自己习性的人是不会修身的,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修”什么?但其“性”是要坚持的,就是习惯于自己的德性。

缺点不同于错误,感觉上缺点似乎比错误轻一点,并不能引起当事人自醒,习惯已成自然;如果说其己经自知,还不如说他还不自觉,根本不认为是缺点,看到其缺点的则是旁人;见之我行我素,往往也可能是不符合这个旁观者的生存态度,因之而看不惯,认为是其缺点;进而会认为其人心理有问题,甚至阴暗。

的确,有不拘小节之人,有大大咧咧之人,或在大众之下吞云吐雾、挖鼻剔牙、脱袜抠脚、吐痰濞涕……,这就是“缺点”之类恶习;进而行为轻佻、凌弱霸行、不屑一切、冷漠颓丧、消极赖皮……,这已经进入“痞子”之列;这类人没有正确的三观,没有积极的憧憬,得过且过,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自由自在无所约束还不以为然,即人们所谓的另类;归根结底是其三观本就如此,分不清正误,视常态为异,出格违序为正常;与其说是他知道自己的缺点,不如说其是自觉“出格”过了点份,稍有收敛,而并不自以为是其缺点,故而从不认错。

自觉之人在于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有可能自律不犯,才会改正自身不良缺点;那些从不想改正缺点之人,其实是根本无自明的人,自然不会有所自律,主动去改变自己的缺点,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们不希望不想改之人有改正缺点的那一刻;改正必须在其有自知之明到来之时。

江山易改,品性难移,一分为二的看这种人的话,我认为和,家风,遣传,教养,知识,修养, 社会 ,都有一定的关系。

第一:自我欺骗

我很明白我有哪些缺点,却欺骗着自己,那是别人看待我的缺点,而我自认为它不是我本身的缺点。简单地说就是你觉得是缺点,可我不觉得对我有什么坏处。我当然不会改变,无关痛痒。典型的麻痹自己人格,久而久之,越来越会把自己的缺点当成“闪光点”,自认为很优秀。可是无形中朋友们会渐渐疏远,甚至觉得你有点讨厌。

第二:懒

影响我们做出改变的最大敌人——懒。包括我之前自己也是这样的,总是喜欢拖延,用懒代替一切。知道自己的缺点,不是不想改,是还没想好什么时候改变。有时候会在网上看到其他人很优秀,就是勤奋努力的结果。可自己缺点就是不愿学习,就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做出改变。结果到了第二天,又觉得算了吧,明天再改变吧。一拖再拖,便产生我不想做出改变的心理,心想:不止我一个人不爱学习啊。

第三: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

优秀的人,他们心里都会有个明确的定位。他们会自己寻找自身的不足,我还有哪些缺点还没改?我需要付出哪些努力?甚至会询问朋友我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因为他们想要追求完美,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人脉,不想被别人讨厌。最重要一点是他们懂得自己想要什么。而如果没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就是前两种的结合自我欺骗+懒,就会容易产生畸形的心理。因此,不想改变,终究是因为自己还没想透,没有明确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缺点,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缺点它不会帮助我们什么,反而是我们成长道路的绊脚石。我相信我们都不想因为缺点而影响我们的生活,那就做出改变吧。如果你的缺点是懒,那就制定好每天要执行的计划,然后强迫着自己学习。如果你的缺点是脾气不好,那就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发脾气前想想对方听到伤人的话有多伤心,毕竟伤人的话说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如果你的缺点是不会与人相处,尝试着迈出第一步,多与人交流~

尝试做出改变吧,你会因为你做出的改变而自豪。加油哦!

"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从来不想改的人",是"种类繁多"而明知故犯的特殊人群构成。前者是教育的示范引领与言行不一所致,后者是"陋俗习惯"的自然流程与"江河好改,秉性难移"所在。例举两个典型事例供大家参选:

一,别人身上的各种各样缺点,使我们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有些人生活上"滥吃耍嘴皮子",有些人谈话时唾沫四溅,粗口胡说,有些人家庭中暴力倾向,行为失控,有些人穿着上放纵脏乱,"托泥带水"等等。这一切的所作所为,缺点错误源于先前教育的缺失与"细节效能",延续性形成了"无法自拔"的"自然现象"。

二,自己身上的缺点莫非是教育子女"滴水不漏",自己本人言行举止滥用,要求别人苛刻严厉,自己行为失控放荡,明明知道烟酒对身体 健康 有损无益,但经常性夜不归宿,"烟雾缭绕"。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种"自我解嘲"与"独占鳌头"的心理反映,也是有"缺点""唯我独尊",有错误"一如既往","有过节","我行我素"的"目中无人"极端放纵习俗。

谁不知道?分两点考虑

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我们自身觉得自己有问题而不想去改还是我们跟别人说过了某个问题,我们以为别人清楚了而不悔改那?

我们自身如果出了问题,我们还是知道的前提下,还是不想去改变的人只有一点,还是没有“长大”。

这个长大并不是说年龄或身高方面的长大,而是说我们的心理。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 健康 ,是否成熟都是很直接的影响着我们的三观。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我们长大,那么他就不会清楚的认知到这是一个 社会 。

他只会知道自身有错误,而不会知道和这个错误将会给自身所带来的伤害,既然都不知道将会带来什么伤害了,自然就不会去改变了。

我们自以为别人知道

当我们将别人的缺点告诉别人的时候别人并不理会或是并未改变,我们就会说这个人真不知悔改。

但是,这些我们所认为的错误真的是“错误”么?还是你们圈子当中的一些的局部看法么?

每个人对自己都是有一定了解的,局外人终究是局外人。

我们只可以跟别人说我们认为的缺点,而不能“强制的”让别人变成我们心中的那个样子。

最后,如果是别人,我们只需表明自己的想法,剩下的还是要尊重别人的意见。

十几年前的我也曾经是这样的。第一是固执也就是死心眼子。觉得我就是我。不需要改变。第二其实是逃避 。一想到要改变自己就要逼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就觉得累和怕。

十几年前,我不喜欢交际,喜欢窝在家里一个人静静的看看书,写写字。只以为是提升自己。后来结婚,有家。需要钱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走出去才能赚钱。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平庸之辈。你也可以看看你身边的人和公司单位的人这样的人是不是平庸。

人无完人,把缺点都改了,那就不是人了,估计得立在墙上了,还得立块板儿。

不伤害他人,不影响他人,这样缺点无关痛痒。改与不该又如何?

妨碍他人或影响身心 健康 、事业发展的缺点还应该改掉。自己不容易改,可以让好朋友监督。

人人都有缺点,请多包容:人人都有优点,请多欣赏!

人 们常说的:知错改错不算错,知错不改错加错。可有一种人,就是犟驴,死要面子,自以为是,明知故犯,有错不改。由于Ta的这种任性和固执,导致好机会往往遇Ta擦肩而过,朋友都会悄悄离Ta而去,这就是不会服输造成的结果,这种人要付出沉重代价才会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