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蒲松龄画像就是本人吗?

如题所述

一,一部《聊斋》五百传奇快意恩仇

小时候看电视剧《聊斋》,开头黑漆漆,一顶灯笼由小变大,由远到近,背景乐诡异深幽,就如行走在荒冢荒山间,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一部《聊斋》,五百传奇,鬼怪人畜,真真假假,快意恩仇。

蒲松龄生前并不出名,境遇不好,熬白了头也只是个教书匠。年轻时去省城济南参加考试也没中,读那个时候的读书人科举失败基本意味着人生的失败。

可以说,蒲松龄生一生不得志,经济拮据,生活困顿。

但他死后两三百年里,《聊斋》被辗转传抄,而且被一次次排版印刷,不仅在中国走红,更远涉重洋,来到了英法德意捷波俄,越日,拉丁语言文字国家,可谓世界闻名。蒲松龄的名字才得以传遍世界各地。

二,蒲松龄画像揭秘:容貌八九不离十

蒲松龄容貌平淡无奇,乡野老人家模样,非常普通。

山东淄博蒲家庄蒲松龄故居悬挂了一副蒲老爷子去世前前两年(74岁)的画像。

为什么容貌八九不离十?

因为这画,蒲松龄有题字:癸己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麟为余肖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

可见,蒲松龄对肖像容貌还是满意的,这容貌神情本身看上去也并非特别去加工修饰的。

加上题字也看得出,蒲松龄性格朴实无华,着装可能超过他现实生活中的讲究和经济能力(或者说他追求崇尚的),故而这样题字。这从反面,也证明容貌离真人是八九不离十的。

三,清代文字狱:反而促成了蒲松龄写鬼怪

蒲松龄生活的时代够黑暗了,满清统治者刚刚实现了统治,对于思想文化那可是控制得异常残酷。

《明史》案近千人株连,动辄凌迟斩首抄家,血迹斑斑。文字狱极大震慑了读书人,清朝给汉人读书人三条出路:

通过科举,为官或按照规定做抄抄写写的工作,其实第二种才是大多数。

隐居起来,莫开口,莫动笔。

还有一条,把脑袋绑到裤腰带,自己写东西修书,但说不定就会卷入文字狱。

蒲松龄在《聊斋》里说:集腋成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已。

个人和社会现实,让他压抑苦闷,又不能顶着干自寻死路,只好谈狐说鬼,破闷解愁,书中的狐鬼前世被杀,后世报仇的故事也隐喻了这个世道人间。

就是这个谈狐说鬼破闷解愁,成就了《聊斋》的特殊故事内容,特殊的写作方式和寓意隐喻。

《聊斋》不是寓言,不是神话故事,更不是历史,它太独特了。

四,尊重原创:写口述故事人的姓名

中国地大物博,掌故众多,民间的传说故事十分丰富。

为了写好《聊斋》,蒲松龄有时候自掏腰包,在到村边路旁搭张小桌子几把椅子,请过客歇脚,喝一碗抽一口,给他讲个新奇,有趣的故事就可以。

蒲松龄无论做人做学问都很虚心,认真。他把故事很好地记录下来,然后回家加工创作,最难得是还注出白天讲故事人的姓名。

这就是尊重原创,尊重作者――哪怕这个故事最初不是那个讲故事的人,但起码也接近了尊重了。

这就是几百年前蒲松龄的版权思想,尊重原创的做法。这足以让现在的我们汗颜。

蒲松龄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他免费为乡亲写状子写信件,自己访问总结写《日用俗字》,《农桑经》等,这就是当时普及读物啊。

真正的大师,服务乡亲,服务土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