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具体差异

如题所述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具体差异?

春秋与战国,最重要的区别不是赵魏韩瓜分晋国,而是道德与战争的改变。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都有浓厚的血缘连接,周朝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的联姻,使周王朝保持相当的凝聚力,巩固其天下共主的权威。

战国时代开始,除去燕国早已摒弃姬姓,因为魏国始于姬姓,所以法理上僭越称王,漠视周王朝的权威,所谓册封更多是周王朝向赵魏韩三家示好。春秋时期讲究“出师有名”,齐桓公与宋襄公都要求周王册封方伯,以便抵御楚国的威胁,而大合诸侯,楚国就是因为擅自吞并诸侯国,而被视为蛮夷之国。

战国时期,各国皆以利益为重,只要时机成熟,便出兵征伐,且攻城略地霸占人口,并对败军实行残酷的绞杀战略,以便增强国力向着统一努力。所以,晋国灭亡时赵魏韩三家早已建立,却依然以册立诸侯,能够自行决断战争开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春秋与战国是如何定义划分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放弃镐京,迁往东都洛邑,即现在的河南洛阳。至此开启了东周时代。东周在历史上又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不过这个划分都是后世史家对东周的再次划分,在当时并没有使用这两个称呼来对应时人所处的时代。

春秋作为东周时期列国国史的通称也是有着历史渊源的,由于秦朝“焚书坑儒”,将各国的史籍都焚毁了,到了汉代其他各国的国史基本上都已经散佚失传,唯独剩下鲁国的国史《春秋》流传下来。

其中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将近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其中不仅包括了鲁国本国的国史,还包括了当时其它诸侯国的编年史。据传孔子也曾修订过《春秋》,因此也被儒家学派奉为经典。到了汉朝时期,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下,将《春秋》列入五经之一,成为了重要的典籍。

至此,一方面由于书籍本身的重要性,一方面由于所记载的内容,与历史上具体的历史阶段大致吻合,所以后人便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作为“春秋”。

“战国”这个名称具体来源于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贵族韩、赵、魏三家卿大夫联合灭掉了另一个大族知氏,之后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这三家贵族又逼迫当时的东周周威烈王承认他们的诸侯地位,至此,战国时代开启。公元前386年,姜氏齐国又被田氏齐国所取代。

“战国七雄”的局面逐渐确定,随着时间的发展,战国策中所记载的这些史实又被后世史官所采用以及认可,并且在多方考证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最终使用了“战国”这个名称、其中,战国时期的结束在秦朝统一中国那一年,即公元前221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