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里武功最高的是谁?

金庸小说里武功最高的是谁?
大家可以都说一说,比一比!

先分析一下。先说射雕三部曲。五绝:斗了七天七夜王重阳才技高一筹获胜。王重阳比林超英厉害。所以就算小龙女得到林朝英的真传也最多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并驾齐驱。《神雕》里郭靖和金轮在第一次舞林大会上三局两胜的比赛里切磋,实力相当。后边金轮学会了龙象波若功后肯定超过郭靖一大截。学会黯然销魂掌的杨过能杀了金轮,杨过比金轮强。老顽童在知道杨过学会黯然销魂掌也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再说《倚天》中张无忌的武功。最后在少林的时候,周芷若学了九阴真经,张无忌也知道不可能快速解决掉。但是杨过的后代黄衣女郎轻松办掉。黄衣女郎武功不可能高过杨过。雕的寿命:小型种类能活15~25年,大型种类如金雕能活80年。姑且把独孤求败的雕算成能活平均数50年。杨过见到的时候雕25岁。独孤求败得到这个雕的时候是25岁。那独孤求败死的时候就是50岁左右。5绝的年龄都比独孤求败高。三部曲又怎能不提?这说明独孤求败的确实存在是个伪命题。是虚设的。为了触发杨过的武功来源。不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张三丰,他只学了三分之一的《九阳真经》,怎能打的过学全《九阳真经》的还身兼《乾坤大挪移》的张无忌,两人都会《太极拳》。所以,射雕三部曲武功最高者---杨过。先放一边,再分析别的著作。《天龙》中。能进入高手列的。萧峰、虚竹、段誉、逍遥祖师、无名扫地僧。萧峰在和段誉比拼脚力的时候,已经发现段誉的内功在他之上,只是不会使用。后边段誉经通了六脉神剑,又吸了鸠摩智的功力。所以萧峰不敌段誉。逍遥祖师传下来的武功,逍遥子都会。逍遥子、李秋水、童姥是师兄弟的关系。所以功力应该接近,逍遥子是把70年的功力传给了虚竹,后来虚竹又吸了李秋水和童姥,所以虚竹的功力应该就是210年的功力,肯定也就强过逍遥祖师。至于扫地僧能轻易制服萧远山和慕容博,不是因为他武功高,而是因为萧、慕容两人在少林偷艺30年,武功套路已经被扫地僧完全掌握。就像王语嫣熟通各派武功一样。即使武功高也不会高过拥有210年功力的虚竹。至于达摩祖师。在鸠摩智到少林要师弟的时候,已经说了,少林72绝技不是达摩创的,而是在达摩之后的一代又一代钻研出来并汇总的。所以达摩只是会易筋经。游坦之学会了易筋经却打不过萧峰,所以《天龙》中武功最高的应该是虚竹。再说《笑傲》。《笑傲》中,能进入排名的也就是东方不败了。东方不败和任我行+令狐冲+任盈盈+向问天并且立于不败之地,之所以会输是因为任盈盈抓住了那个姓杨的。所以东方不败无疑是《笑傲》中的第一。其他几部著作中的武功即使高,也不会有以上排名出来的人有威信,姑且不提。至于阿青用一人对3000精兵,看似神勇,其实很好解释。杨过在《神雕》中最后部分返回襄阳,带着小龙女杀入几万人的蒙古军中。谁都知道蒙古兵的战斗力,所以阿青的武功也就不是最高的。所以现在综合出来的就是杨过、虚竹、东方不败。(累了,喝口水去)接下来分析他们三人武功路数。杨过:全真剑法+玉女剑法+部分九阴真经+黯然销魂掌。有的人会说杨过还会玄铁剑法,其实那不是剑法,只是磨练杨过心志的锻炼,有点类似无招胜有招。虚竹:虚竹的内功算出来是有210年,但是招式什么的,就是把北冥神功的所有招式都教给了他,其中包含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此外还有天山童姥的生死符东方不败:葵花宝典。其实杨过的武功,基本上都是用剑,后来的黯然销魂掌虽然厉害,但是也是有使用限制的,相对于剑法,肯定也是比不过《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虚竹刨掉内功的功力不算,武功路数也就是北冥神功。令狐冲的武功就是独孤九剑+吸星大法。任我行是吸星大法。所以综合来看。杨过即使功力稍高,也就是比令狐冲稍强一点。虚竹的北冥神功和吸星大法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向问天的武功在《笑傲》中也是一流的,虽然赶不上方证、冲虚他们,但也不是很弱。设想,在这种情况下,东方不败还能稳操胜券,武功何其之高?????不要以为这样就完了。接下来才是重点。东方不败得到的葵花宝典。只是原版葵花宝典的三成。这种情况下都已经这样的犀利了。更何况是创作葵花宝典的人呢?那谁才是创作葵花宝典的人呢???书中有云:前朝太监。那前朝太监是谁呢?《笑傲》这本书中,并没有直接写朝代,所以还得分析。。。参考1:书中祖千秋评酒具时提到过"元瓷",本朝之人当不会用此口吻叙述本朝之事,由此可知《笑傲》的时代背景当晚于元。参考2:书中所提到的官职。地名。县府建置均为明清两代所特有。参考3:书中林平之道:“其实说穿了也不奇怪。你可知我曾祖远图公,本来是什么人?”岳灵珊道:“不知道。”林平之道:“他本来是个和尚。”岳灵珊道:“原来是出家人。有些武林英雄,在江湖上创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临到老来看破世情,出家为僧,也是有的。”林平之道:“不是。我曾祖不是老了才出家,他是先做和尚,后来再还俗的。”岳灵珊道:“英雄豪杰,少年时做过和尚,也不是没有。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小时候便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 熟悉明史的人应该知道此段对话可以佐证笑傲乃明朝以后。一方面,古代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本朝中人是不可以直呼皇帝名字的,更不会称呼皇帝为“他”,这是大不敬。即使要说某位已经驾崩的皇帝,也是称他的庙号或者年号。参考4:《笑傲江湖》在「刘正风金盆洗手」一幕,也出现了一个历史地理证据:书中出现了「湖南省巡抚」五字,由此可以断定,《笑傲江湖》的历史背景,应该是清朝雍正二年以后。明朝的湖南地区属湖广行省管辖,与湖北尚未分治,清初与明制相同设湖广总督管辖湖广行省。康熙三年,湖广行省一分为二,在设湖北巡抚的同时,将原设在沅州(今湖南省芷江)的偏沅巡抚移驻长沙。雍正二年,正式将偏沅巡抚更名为「湖南巡抚」。两省巡抚均归湖广总督节制。此时湖南才独立建省。参考5:书中多次提到“花生”这个词。这种情况决不会早于1700年。因为花生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花生才开始在旧大陆传播。所以推断《笑傲》是清朝的背景。《笑傲》不可能发生在1。清初,康熙三十年之前;2,清中叶,乾隆中期,因为这会和金庸其他作品重合发生矛盾。以及3,晚清时期,即1800年之后,因为时代背景不适合。因此,最可能发生的时代是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即1700年之后二三十年。以此为坐标前推300年,我们就来到明朝永乐年间。那么明朝的犀利太监是谁呢?答案无疑是:郑和。接下来分析为什么是郑和。首先,郑和是武林高手,这是毫无疑问的,史书记载,郑和“初事燕王于籓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这里的太监是极高级宦官的称呼)。”一个阉人,照理说不过是伺候人的下人,凭什么“从起兵有功”?当然凭的是出神入化的武功。 再看看郑和在海外的纪录,“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武功非常惊人,擒获过不少国家的首脑人物:
“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
明军人生地不熟,又没有武器上的优势,凭什么这么牛,逮谁灭谁?其中一大半,恐怕得靠郑和的绝世武功。
郑和是回人,来自云南,又进入中原征讨,后来还到了西洋海外,武功中应该融合了西域、南帝,蒙古,中原,西洋等各支派,才成就了如此高深莫测的武学。葵花宝典上的武功,当是他融合各派武学,且根据自己的情况所创。
由此,也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为什么一个绝顶高手会屈居皇宫之中当太监?如果为人恬淡,找个地方退隐就是,何必要在宫里服侍别人?因为这个太监本来不是一般的太监,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级太监,而且还远征四海,成就了无数功业,这才能满足一个绝顶大高手的欲望。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解决一个历史上重要的难题:为什么明成祖要派郑和下西洋?答案绝对不可思议(个人评断):明史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以才派三宝太监下西洋。其实就算建文帝真的跑到海外,天地那么大,随便找个村子一躲,也没那么容易找到,总不可能全世界地毯式搜索?现在美国要找个本拉登还十年八年没有踪影,何况是当时的条件。再说“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历代帝王都有这个想法,怎么不历代都下西洋呢?而且当时的海军不比陆军,万一在海外兵败了,只能干瞪眼,根本无可奈何。所以,这些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还是得从葵花宝典说起:首先这本书为啥叫《葵花宝典》?“宝”自然是“三宝太监”之“宝”,葵花,向日也。这向日固然有可能是表达他对真主的信仰,但更可能的是寄托她对永乐皇帝的一片痴情。要知道当了太监固然不一定喜欢男人,练了葵花宝典却肯定会的。杨莲亭是个什么东西,东方不败尚且那么迷恋他。更何况英明神武千古独步的永乐大帝?能不吸引三宝太监的一片痴心么?这也难怪三宝太监虽然身具绝世武功,却从来没有想过脱离皇帝自立门户。因为皇上,就是她的一片至爱。
假定永乐不是gay,又是皇帝之尊,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估计不可能看上郑mm,然而郑和却是古往今来第一大高手,任你是皇帝是天子,都是想从要从,不从也得从,否则说不定就得弑君。可怜一代明君,就成了《葵花宝典》的第一个牺牲品。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理由让郑和离自己越远越好,最好到地球的尽头去,于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开始了! 所以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无疑就是:郑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0
其实在金庸小说里根本没有最高这一说法。个人觉得扫地神僧代表的是佛家的最高境界,而张三丰则是代表着道家的最高境界。而逍遥子 则非佛,非道,亦非儒。自立逍遥派。这三个人毫无疑问是最强的,难分上下。
第2个回答  2013-11-2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