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如题所述

摘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实行项目法管理体系、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推行以及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手段的不断现代化等,无疑给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管理 1 在现行的招投标制度中,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文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之一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即投标方案)与施工用施工组织设计(即实施方案)都各具特色,应区别对待。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施工方案的种类,来确定编制的重点和深度。 1.1 投标方案与实施方案的区别 1.1.1 方案作用:投标方案主要用于工程投标;而实施方案主要用于指导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 1.1.2 侧重点:投标方案的侧重点是总施工部署、施工进度、主要分部施工方法和质量安全文明措施;实施方案则要求详细、全面。 1.1.3 编制时间:投标方案在投标前编制,是投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制时间往往很仓促;实施方案在工程开工前编制,但施工中应完善、补充。 1.1.4 投标方案一旦投出就不允许更改,一套合理的投标方案往往能大大提升中标几率;而实施方案是可以变更的,但前提必须是根据客观条件进行合理的变更,最后确定最佳实施方案。 1.2 投标方案与实施方案的关系。实施方案以实施方案为准则进行修改和变更,同时也将投标方案进一步深化,使其更加完善。 2 将施工组织设计贯彻于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是现实的需要对于某一实体工程来讲,从招投标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就是一本全面指导工程施工的“特别规范”,它比规范、规程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招投标阶段,投标单位主要根据投标方案制订报价方案,可以说,合理的投标方案,先进的工艺设计,为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等,都是使投标单位在该阶段制胜的主要途径。而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则要确立动态实施方案的观点。我们总是先制定好施工组织设计才能开始施工活动,但大部分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组织设计总频繁变更,有的根本不符合施工现场的情况而不能真正落实。笔者从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中认识到,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很多施工单位都忽视了方案本身的动态特性。一个项目的建设需要经历长达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各个环节也不可能按部就搬地完全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所以要在开工前就将整个项目的工艺流程以及技术、安全和工程质量等措施考虑周全似乎不太可能。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开展施工活动,把握好实施方案的动态特性,用实施方案指导施工活动。一方面方案的动态特性可通过方案的编制组织体现出来,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是指派个别人员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这多会导致材料、劳动力和机械等各部门脱节,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初期就遇到障碍,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会因为编写部门和实施部门脱节,使施工组织设计不能很好的指导施工活动。另一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也可以通过方案的动态特性的管理体现出来。方案的动态特性的管理即应对施工组织设计实行动态管理,推行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管理失控。鉴于此,我们在编写和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就不得不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对于实施方案的编制,施工前应着重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确立、施工部署的确定、基础部分施工方法的选用、施工总进度计划(各阶段节点)的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各项需要量(包括劳动力、施工机械、周转材料、材料等)计划等;开工后,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再制定阶段性实施方案。比如主体结构阶段、装饰阶段等,重点以分部工程施工方法的选用、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以及各项需要量计划等为主。对于实施方案的编制组织,必须有各部门的共同参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担任主编,以确保所有人员能在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有序的开展施工活动。更重要的是对于在项目真正实施时,如果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就要对相应的分部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在项目建设中,各分部项施工方案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不足。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也要推行动态管理、跟踪管理的办法,从而使其更加规范化。 3 编制投标施工方案的几点体会 3.1 要编制一套优秀的投标方案,重点在于要参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把握好重点项目,同时兼顾整体防止遗漏。投标方案是承包方对工程施工所作的总体部署和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所作的全面承诺,招标方主要根据投标方案评标,所以,投标方案不允许出现半点差池,否则就会招致招标方的各种疑问而降低中标机率。从这一点来分析,要编制一套优秀的投标方案,关键是必须编制一套合理的实施方案。 3.2 在投标阶段,招标方所看重的是投标单位的管理班子和现场管理体系是否得力。在议标工程洽谈中,业主往往会对此提出明确的意见。鉴于此,投标单位一定要在投标方案中予以明确。 3.3 一套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对于工程投标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投标方案中必须明确重要节点的完成日期,如有必要还应该列出复杂施工项目的具体计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赵永东 (陕西一棉物产管理有限公司) 105 摘要:本文结合实践、论述了混凝土裂缝原因、种类及裂缝的控制措施和裂缝处理。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原因及控制混凝土裂缝是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强度、抗渗性、抗腐蚀性,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构件的耐久性,并进一步降低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 1 混凝土结构裂缝种类和成因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1.1 设计方面的原因 1.1.1 构件在设计时构件截面尺寸设计不合理,断面配筋不足,钢筋排列顺序不当造成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不足、变形过,致使构件在承载后产生裂缝。 1.1.2 构件在设计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只对正常使用的荷载情况进行验算,而不考虑构件在浇筑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各种变形因素,导致构件的构造筋配置不足,而这种变形往往会使构件产生裂缝,这种裂缝是由于构件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变形和缺少相应部位的构造钢筋约束所产生。此类裂缝通常板面多于板底,尤以板角居多,裂缝往往成龟裂状。 1.1.3 基础的刚度不足、沉降缝或伸缩缝设计不合理、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不足、地基承载力不均匀导致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最终使上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形,这种变形所形成的拉应力超过了结构的抗力,从而引起裂缝。 1.2 材料方面的原因混凝土中水泥水化收缩是其自身的特点。相关资料证明混凝土的拌和水中水泥水化所必须的水含量约为 20%,剩余80%的水分都要被蒸发,水分在蒸发时就要引起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收缩本身并不会产生裂缝,但如果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规律性的裂缝。 1.2.1 泵送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往往受本地的骨料种类、钢筋的最小间距、泵送管道的直径、流动度、板厚这五种条件的约束,为了满足泵送混凝土的要求,商品混凝土大多采用尽可能小的粒径骨料,减少粗骨料的用量。因此泵送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一般都相对比较小,导致等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拌和水用量比普通混凝土要多,产生的水化热也较多,从而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降温时因自身约束引起的温度应力也比普通混凝土要大许多。 1.2.2 为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可泵送性,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都会使用外加剂,其中大多是兼有减水、泵送、缓凝等综合作用的高效复合外加剂,此类外加剂会造成初期的水化速度较快,瞬时产生的水化热也较多,如果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外加剂加入量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就会在一些部位形成薄弱区域,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缝。 1.3 施工方面的原因 1.3.1 混凝土在终凝前抹面压光不符合要求产生非结构性浅表层裂缝。由于混凝土坍落度大,水泥浆较多,在终凝前因水分蒸发表面收缩极易出现收缩裂缝,对于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更为显著。如果在混凝土终凝前未及时严格抹面压光,则收缩裂缝就不会被修复,最终形成非结构性浅表层裂缝。 1.3.2 混凝土在浇筑时不能严格控制水灰比,现场随意加水。施工作业人员现场浇筑混凝土时为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尤其是在浇筑梁、柱等断面尺寸较小的构件时,随意向混凝土中加水稀释。随意加水稀释混凝土会导致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从混凝土内部分泌到其表面的泌水通道增大,而且产生泌水现象部位的抗压、抗拉强度等都将进一步降低,进而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抗渗性以及耐腐蚀性。更严重是将会导致混凝土局部形成了软弱层,增加了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 1.3.3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不及时造成收缩裂缝。为了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必须在成型后一定时间内维持周围环境有一定温度和湿度,若凝结以后的混凝土表面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控制在12 小时内)未进行覆盖或未及时浇水养护,将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水分迅速蒸发,最终导致产生收缩裂缝,尤其是在风速大、湿度小、气温较高的环境下,更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翟理虎 (山西太行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划。以有砼内支撑的深基坑施工位例,投标方案中对于支护挡土结构的施工时间就必须予以明确,另外内支撑拆除与地下室施工的安排、内支撑浇筑与土方的交叉作业安排等内容也应该给出细致的分析;对于主体结构的施工,电气、给排水、暖通的配合与插入,内粉刷、门窗、楼地面工程施工安排以及砌体的插入时机等都要给出具体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再编制一套科学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以增加投标方案的可信度。 3.4 投标方案中必须设计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深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护难度较大,投标方案必须重视这一点。建筑物、道路、电缆、自来水和煤气等设施距基坑越来越近,以及对古树、地铁等的保护都应该重视起来。 3.5 做好施工平面布置规划,倡导文明施工。这些是衡量承包方施工管理水平高低和是否注重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方面不会对工程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招标方一般都比较看重这些方面。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如何真正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项目工程全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作用,如何使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上接第105 页) 10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8
有关拟建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基本技术经济的文件。施工组织总设计、年度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冬雨季施工组织设计的总称。其基本任务是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决策方案,对拟建工程的施工,在人力和物力上、在时间和空间上、在技术和组织上,作出一个全面而科学的安排。它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为建筑工地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按施工组织设计排定的施工进度计划执行,可以保证拟建工程按合同工期完成;可在开工前就了解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机具设备、劳力及其使用的先后顺序和它们占据的空间位置;可把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和经济、施工前方和后方、施工企业的计划和具体工程的施工组织、总包和分包、企业各部门、施工各阶段以及各工程的施工紧密地联系和协调起来。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①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即施工方案。②施工进度计划。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④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暂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前两项指导施工,后两项则是施工准备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的繁简,一般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结构特点、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定,以满足不同的实际需要。复杂和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需较为详尽,小型建设项目或具有较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则可较为简略。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为解决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全局问题的,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安排好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的相互衔接和配套。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为具体指导施工服务的,要具体明确,要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合理组织平行流水和交叉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组织设计须及时修改和补充,以便继续执行。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
(1)本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点、建设期限、分批交付使用的条件、合同条件;
(2)本地区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情况;
(3)施工力量,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等资源供应情况;
(4)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等。

2.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1)根据工程情况,结合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施工方法等条件,全面部署施工任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定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
(2)对拟建工程可能采用的几个施工方案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评价,选择最佳方案。

3.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反映了最佳施工方案在时间上的安排,采用计划的形式,使工期、成本、资源等方面,通过计算和调整达到优化配置,符合项目目标的要求;
(2)使工序有序地进行,使工期、成本、资源等通过优化调整达到既定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人力和时间安排计划、资源需求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

4.施工平面图
施工平面图是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它把投入的各种资源、材料、构件、机械、道路、水电供应网络、生产、生活活动场地及各种临时工程设施合理地布置在施工现场,使整个现场能有组织地进行文明施工。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用以衡量组织施工的水平,它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技术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