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冬麦区有哪些小麦品种?

如题所述

本区包括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晋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省天水地区,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以北地区。本区虽然幅员辽阔,但生态差异相对较小。本区是中国小麦的主要产区,常年种植小麦1200.0万~1333.3万hm2,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40%~44%;小麦总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51%左右。本区有4个省级科研单位,3个高等农业院校,以及10余个地(市)级单位从事小麦育种,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育种家,因此,本区育成的新品种多,品种的丰产潜力提高快,品种更换较快,近50年来共实现了7次品种更换。

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部种植地方品种。本区小麦地方品种类型丰富,分为普通类、圆颖多花类和拟密穗类3大类,北方冬麦区总计的18个型中,本区就具有16个(钱曼懋,1980)。其中圆颖多花类为中国所特有,分布在豫西。这一类有5型:①长曲芒长方穗的如平原50、出山豹;②短曲芒棍棒穗的如张飞胡;③全无芒纺锤穗的如亮光头、爪子牙;④塔形穗的如镇平苦麦;⑤分枝穗的如小佛手。拟密穗类为地方品种中丰产性较好的,其中的蚂蚱麦(陕西)、蚰子麦(山东)、扁穗麦(胶东)等成了中国北方小麦育种的基础亲本。50年代中期进行了地方良种评选,各省评出了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并从地方品种中系选出一批改良品种。地方品种主要有河南北部的辉县红,南部的固始三月黄、内乡白火麦,山东的扁穗麦,陕西的蚂蚱麦等。系选的主要有徐州438、石特14、文登扁穗、黄县大粒半芒、齐大195、开封124、泾阳302等。这些品种推广后成为本区的第一次良种普及。

50年代中后期,杂交育成的小麦品种迅速推广。碧蚂1号由于抗条锈病、丰产且适应性好,到1959年在本区年种植面积便达533.3万hm2,在全国达600.0万hm2,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同时推广的还有碧蚂4号、西农6028、石家庄407等。南大2419抗吸浆虫,在本区南部推广。早洋麦在本区北部推广。地方品种及其系选品种则退居到瘠薄山区种植。这是本区第二次品种更换。

60年代中期,先后推广了一批抗条锈病生理小种的小麦新品种。济南2号适应性广,耐寒性较强,在本区北部水、旱地都有种植,年种植面积曾达200万hm2。北京8号和石家庄54同时在本区北部推广,年种植面积各自都在100万hm2以上。本区南部主要推广内乡5号。它大穗大粒,丰产性和适应性都好,年种植面积曾达133.3万hm2。南部同时推广的还有内乡36。在此期间,从意大利引进的偏春性品种阿夫、阿勃开始在本区推广。由于丰产性和抗锈性好,它们与内乡5号、济南2号、北京8号等相配合成了本区第三次品种更换的主体品种群。同时,这次品种更换以实行品种搭配和品种组合为特点,实现了较为合理的品种布局。例如,河北省中南部和山西省南部以石家庄号、北京8号为主;山东省以济南号、北京8号为主;江苏省淮北以徐州号、济南号为主;安徽省淮北以济南号、内乡5号、阿夫为主;河南省以阿夫、北京8号、济南2号、内乡号、郑州号为主;陕西省关中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以阿勃、陕农号为主(庄巧生,2003)。这时已显示出本区育种力量较强,小麦育种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开始,随着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13、条中17和条中18的出现,本区又陆续推广了一批抗条锈的新品种。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泰山1号,它综合性状好,分蘖成穗多,迅速普及本区,1979年种植面积达373.3万hm2,成为在推广面积上仅次于碧蚂1号和南大2419的我国第三大小麦品种。丰产3号和矮丰3号也是这一时期重点推广的品种。它们秆粗、穗大,丰产性好,最大年种植面积分别达186.0万hm2和33.3万hm2。博爱7023是阿夫系选育成的品种,郑引1号是意大利的品系st1472/506。二者均因穗大多花,耐肥抗倒,抗条锈病而在本区很快推广,最大种植面积二者均达133.3万hm2。济南9号抗条锈病和干热风,在山东取代了济南2号;徐州14耐旱、耐瘠,适应性广,在本区东南部发展较快,二者分别曾达最高66.6万hm2。泰山4号株型紧凑,抗倒、抗锈。蚰包丰产性好,曾创下8262kg/hm2的高产纪录。上述这些品种是本区第四次品种更换的主体品种。这次品种更换的特点是更换过程交错进行,但总趋势是品种的株高降低幅度较大,丰产性和稳产性又前进了一步。

80年代初期,泰山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博爱7023、郑引1号等仍在生产上种植。与此同时,推广了以百农3217、济南13、山农辐63为主的新品种。80年代后半期又推广了陕7859、徐州21、冀麦26等新品种。百农3217是80年代全国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1984年曾达200.0万hm2。济南13是80年代第二大品种,产量高而稳,1985年面积达139.2万hm2。山农辐63千粒重高且稳,1983年面积达115.4万hm2。陕7859在豫中和苏皖北部1990年达117.8万hm2。徐州21主要在豫中和苏皖北,1988年达80.0万hm2。冀麦26早熟,耐干热风,是80年代冀中南部主体品种,1990年面积达80.0万hm2。这一时期面积较大的品种还有鲁麦1号,它耐肥水,兼抗三种锈病和白粉病,1988年在鲁中南和苏、皖北部种植66.6万hm2。豫麦2号和豫麦7号,曾分别于1985年达73.3万hm2和1987年达80.6万hm2。小偃6号是80年代陕西关中地区的主体品种,曾发展到河南等省,年种植面积一度达66.6万hm2,因稳产、质佳,至90年代生产上仍在使用,成为我国在生产上使用时间长的小麦品种之一。晋麦21在晋南,西安8号在本麦区西部和鲁麦7号在本麦区东部,于80年代后期年种植面积分别达到71.0万hm2,64.0万hm2和59.3万hm2。此外,宛7107是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河南南阳地区的主体品种,1987年面积达56.4万hm2。上述这些品种的推广实现了本区第5次品种更换。这一时期新品种的特点是有相当一部分品种有1B/1R易位系为亲本育成。另外,推广的品种数量多,各地都利用了一批更适应于本地的品种。80年代后期,条锈菌生理小种再次发生变化,条中29号渐成为优势小种。在1990年条锈病和白粉病大流行后,含有1B/1R易位系血统的品种大都失去了抗锈性而被淘汰。90年代初期,除西安8号、陕7859、冀麦26、鲁麦1号、豫麦2号、百农3217、宛7107、徐州21等继续使用外,推广了以冀麦30、豫麦13、豫麦18、鲁麦14、鲁麦15、鲁215953、晋麦33为主体的一批新品种。冀麦30集抗寒、早熟、抗病、高产于一体,发展很快,1991年面积达120.0万hm2。鲁麦14群体调节力强,抗病性好,1992年达125.3万hm2。鲁麦15适套种,1993年达89.3万hm2。鲁215953后期根系活力好,占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山东省桓台县小麦面积的90%。豫麦13高产、稳产、熟相好,1992年面积达106.7万hm2,是河南省第六次品种更换的主体品种之一。豫麦18产量三要素较协调,面积自1994年开始便在100万hm2以上,至1998年达219.2万hm2,是黄淮麦区第六次以至第七次品种更换的主体品种之一。晋麦33是旱地使用的良种,1992—1994年面积都在26.6万hm2以上。除以上品种外,90年代前期陕7859、百农3217、济南13等面积仍有53.3万hm2;鲁麦1号、鲁麦7号、鲁麦12、鲁215953、豫麦2号、豫麦10号、豫麦13、豫麦17、宛7107、博爱74-22,徐州21、冀麦31等都曾达33.3万hm2以上。这是第六次品种更换。

90年代中期以来,本区又育成一大批更加丰产、抗病、抗逆的品种,如河南省的豫麦21、豫麦41、豫麦49、豫麦54;山东省的鲁麦21、鲁麦22、鲁麦23、莱州953、济南16、济南17(优质麦);河北省的冀麦36、冀麦38、石4185、衡水4041;陕西关中的陕229;晋南的晋麦45、晋麦47;苏北、皖北的皖麦19、徐州24、徐州25及引进的豫麦18、陕229。由于这些品种为主体的扩大推广,在9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本区小麦的第七次品种更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