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如何支持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如题所述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粮食市场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粮价的主要支撑。从2004年起,国务院决定对紧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购买农民的粮食。符合要求的收储库点按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所需收购贷款由国家政策性贷款足额供应,贷款贴息补贴和临时收储保管费用补贴由中央财政负担,实行先预拨、后清算。2010年,中央继续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杣稻、中晚籼稻、粳稻、白小麦、红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市斤0.93元、0.97元、1.05元、0.9元和0.86元,较2007年增幅分别达33%、35%、40%、25%和25%。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粮食4100多亿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9

避免集中性的收购对稳定市场来说至关重要。鼓励农民自储粮食,通过农产品抵押提供资金引导农民在合理的市场价格下卖粮是根本出路。在发达国家,无论是粮食产量过剩的欧美还是产不足需的日韩,民间库存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库存只处于辅助地位。十分重视大米生产安全的日本,其政府库存也仅为10%。相比之下,我国粮食库存大部分掌握在国家手中,貌似安全,实则不然。一方面,因运转体系庞大导致了效率低下,以及浪费现象严重。更重要的是,中央和地方、中储粮和其他企业之间的纷杂的利益博弈导致国家虽名义上享有最低收购价粮食所有权,实际调控效果却被弱化。不过,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能随便移植到我国,因为以民间库存为调控的载体必须以完善的信用体制为前提。加上我国仍然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农户分布零散、种植规模过小,很难监管,履约成本太高。但可以考虑以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大户为试点,推行政府补贴+民间库存的方式实现宏观调控。农民是否愿意进一步增加粮食库存,关键取决于粮食最终能否变成现金收入。为了满足农民因生产生活对现金的需求,国家应制定政策允许农民将存粮作为抵押物及时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在粮食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的情况下,国家可以在粮食主产区通过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向粮农发放贴息粮食抵押贷款,弥补他们因存粮而承担的利息损失。同时可充分发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功能,积极引导产粮大户等民间库存主体通过国家交易中心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粮食交易,有利于国家更全面地掌握粮食市场信息,包括民间库存规模、市场供需及其变化等情况。 

第2个回答  2018-01-09
‍‍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实施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是为解决“工农”问题,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而采取的重要手段。2008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表示,将采取10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包括增加156亿元农资综合直补、再增加50亿元良种补贴、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

在这些措施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值得特别关注。最低收购价政策始于2004年,国家规定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价低于最低价时,由国家指定的粮食企业以最低价进行收购,稳定市场价格。2006年,小麦也被纳入最低收购价范围。随后的几年中,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一直没有改变,还是分别维持在2004年和2006年的水平。与此同时,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大幅提高。相比之下,国家对最低收购价制度的运用显得非常谨慎。最低价收购的“前身”是保护价收购。在2004年之前,保护价收购是补贴农业的主要方式,但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受到一些指责,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政策成本太高,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了大量粮食,却不能顺利销售出去,积压在粮库里,储存和运输成本不断累积,而且,农户也因此而遭遇“卖粮难”的问题;

二是可能导致垄断行为,国有粮食企业在财政补贴的支持下,具有其他粮食企业不能比拟的优势。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