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个夏天,一个弥漫着感恩的夏天

如题所述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的日子,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的日子。

那一年的7月10日,就要和亲爱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说再见,从此各奔东西,告别学生时代,走上社会,踏上人生新的旅程。

那一年,国家对大学生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不再进行统一分配,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找工作。那时候大家的心里都是忐忑的,因为我们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是在那一年开始有了人才交流会。我们被推上市场,进行双向选择。改革是痛苦的,阵痛是难免的。但一切都会过去,我们是年轻的一代,那时候正是活力四射,青春激扬的年龄。我们无所畏惧,勇敢前行。

当时户口是市区户口的同学,都早早被家人安排好了事业编制的工作。而我们大部分外地户口的都人只有羡慕的份儿。于是毕业了,留在城市自己闯荡。临时租住的宿舍不是南北通透,而是东西通透。上午东边晒,下午西边晒。比蒸笼还要蒸笼。楼体破旧的感觉,只要一踩上去就会整个人漏到底下去。一间不足20平米的屋子里,足足住了二十几个人。就这样简陋的条件,还成天被停水被停电。因为我们是外学校的,还时不时被本学校的欺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想放弃,我们要义无反顾的留下来,靠自己的力量找到工作。后来我们在附近住的市里面的同学,也是我们的大班长,知道这件事情后。她义无反顾地找到我们的住处,二话不说搬起我和我朋友的行李就走。无论如何让我们住到她家去,不让我们再受这样的委屈。

这是那个炎炎夏日里,我和朋友最快乐的时候。白天我们出去找工作,晚上就和我们班长去小街上打扑克。每天玩拱猪玩得不亦乐乎。朋友爱唱歌,晚上班长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就去路边摆摊儿的DVD那里,交上几块钱,朋友就尽情地唱上几首。

在那个假期,我和朋友也报了师姐的电脑班,但黑心师姐给我们上了走上社会的第一课。是她让我们第一次明白了:原来在金钱面前,利益面前,人可以不讲任何情和义。

在那个假期,也遇到了我会铭记一生的家教学生。她积极向上,人到中年还努力学习英语。当然学习这个事情在现在变得很普遍,但那个年代好像她那个年龄的人,就是下了班织织毛衣打打麻将kk歌。她是日化商场的经理。她告诉我她从17岁上班,从最低层的小服务员做起,靠自己的力量一路打拼到经理的地位。一路走来,非常艰辛,但她要更加努力。因为中国加入了WTO组织,所以她想走在别人前面,想把英语学好,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于是每天利用中午别人休息的时间,让我给她补习两个小时的英语。最后,除了工资,还送给我一个小小的精致可爱而又淡雅朴素的日化包。那个包我很喜欢,一直用了多年。

在那个假期,也得到了我的实习带队老师无比信任。在他们夫妻双双出差的时候,他把家和一个十岁的孩子都全权交给我。尽管那几天,我和朋友要带这么一个超级捣蛋的十岁男孩。还要管他的吃喝拉撒。我们被折腾的精疲力尽。但有恩师的这份信任,这份重托,一切付出都值了。

后来老师帮我推荐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于是我义无反顾的留了下来。当时妈妈已经在家乡帮我找到了一份稳定的事业编制的工作。为了我的工作,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去求人。当听到我说我要留下来不想回去的时候,妈妈没有伤心欲绝地责问我,为什么要辜负她的努力。妈妈只是很平静地问了我两个问题。妈妈说:你想好了?我回答说:想好了!

接着妈妈又问我第二个问题。妈妈问:你不后悔?我回答说:不后悔!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有本事就吃饭,没本事要饭也活该!妈妈没有再问什么,只是说了一句:好吧,你去吧。于是我的职业人生也就这样开始了。

非常感恩于妈妈的理解与支持。因为骨子里我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我不想窝在家乡平平庸庸的过一辈子。我想闯一闯,即使失败,我也死心了。直到今天,即使我没有闯出我想闯的道路,也没有活出我想活的样子。但我不后悔,因为我曾经年轻过,在应该拼搏的年纪,我也曾经努力过。这已足矣。

现在回想起来,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个夏天。遇到的人都是值得感恩的人。发生的事儿也都是值得感恩的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好的给我以启迪,给我以力量。坏的教会我去看透社会,看穿人心。都是未来路上宝贵的经验。

感恩香港回归,给我带来莫大的力量。感恩一起共患难的朋友。感恩在宿舍中排挤我们的小妹妹,感恩断水断电的房东,感恩危难之处,强势支援的班长。感恩见利忘义的师姐。感恩鼎力相助的恩师!感恩理解心疼我的妈妈!感恩分配制度的变革!感恩自己的不懈坚持。感恩自己的义无反顾,也感恩自己的勇敢前行。

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个夏天,一个弥漫着感恩的夏天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欢迎关注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