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如题所述

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扩展资料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儒林外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7
关于清代,有康、乾盛世的说法。《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其一生正跨越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是历史学家们公认的大清王朝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然而,我们从吴敬梓及其友人的相关生平史料中所读到的,是读书人境遇的险恶,生存的艰难,生命的挣扎,委实令人怵目惊心。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古代中国,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六朝古都的南京,所诞生的一部最伟大的文学作品。鲁迅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是清代中期唯一的一部全面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为杰出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在普通读者圈内的影响,却是远不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乃至于三流的作品《封神演义》、《三侠五义》等,甚至与用文言文写成、讲述花妖狐魅故事的《聊斋志异》相比较,它的读者人数,也要大为逊色。还是引用鲁迅的话。1935年,他在为青年作家叶紫的小说集《丰收》写的序中,就曾经深有感慨地说:“伟大的文学是永久的,许多学者们这么说。……《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 《儒林外史》不普及,与它所写内容的新旧,关系不大。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任北京大学教授、身为中国小说史研究专家的吴组缃先生,曾经说起:“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与命运,除了反右、文革、上山下乡之外,《儒林外史》里已经全有了。”这足以说明《儒林外史》在内容上所具有的现代性。论艺术手段,前引鲁迅有高度地评价,胡适也深表敬意。他说,《儒林外史》能够不朽,“全在他的技术高明”。 我个人的意见,造成《儒林外史》不普及的原因,或许这样两点才是更重要的:其一,它挑战了世人文化素养的极限。《儒林外史》常常以白描的手法,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辛辣地讽刺着文人的无行或瑕疵,抨击着世风的浇薄与道德的沦丧,涉及了太过广泛的文化知识层面,要彻底理解它的文本,完全弄懂作者的旨趣,尽赏其艺术上的妙笔,绝非轻易之事。其二,《儒林外史》考验着世人解剖自我灵魂的勇气。书中深刻犀利地剖析着人性的真伪,宛若一面神奇的镜子,照见人的肺肝,洞悉人的灵魂。作者所针砭嘲讽之种种,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周围,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依然存在着,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是《儒林外史》中被嘲讽的族类。因为讳疾忌医,许多人不愿读《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思想底蕴,是异常丰富博大的。对此,已经有诸多的学者,从方方面面进行过深入的发掘。我本人近著的一本小书《话说吴敬梓》,也试图从若干方面对其加以阐释解读。今天,我们只能谈一下《儒林外史》的创作命意,换言之,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题目——《儒林外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儒林外史》开卷第一回,是一首词,词的后面,作者解说: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大家别轻易放过了这段话。《儒林外史》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正是要描写一个在当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为数甚众的读书人,拼着性命,如同华山一条道,人生的一切,就是追求功名富贵。这些人,如果加以分类,有这样几种:或者“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或者“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或者“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总之,不外乎为功名富贵扭曲灵魂、丧失本我、人格畸变的一群。 这里我主要举书中三个“疯子”为例。第二回,正文故事开始,周进出场。这便是一位“舍着性命去求取功名富贵”的典型代表。周进乃山东兖州府汶上县人氏。同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读书人一样,他自幼读书应科举,一直到六十多岁,已经过了我们现代退休的年龄,却是一个秀才也没有考取。为了谋生,他曾经教馆。先是在县城教私塾,接着以“每年酬金十二两银子”受聘,来到农村薛家集教学堂。这当然不是什么美差肥缺,更谈不上什么前景,仅仅为满足糊口的需要而已,但也因为不擅于应酬,村里众人不欢喜他,村里的头面人物夏总甲嫌他呆头呆脑,也终于“安身不牢”,“将就混了一年”,就被辞了,再度失业。闲着在家,吃饭成了问题,不得已接受他姐夫金有馀的建议,随了几个客商,到省城替他们记账。但在内心深处,周进又何尝忘怀了举业功名! 一天,周进上街闲逛,“看见纷纷的工匠都说是修理贡院。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晚间同姐夫商量,说是想去看看。金有馀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伙商人也同着去看。到龙门下,行主人指着说:“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来的门了。”进去是两边号房,行主人指着说:“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望见号房中“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金有馀向人讨了开水来灌下去,周进醒了。众人扶着站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放声大哭起来”。众人也劝不住。金有馀说:“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淘痛哭是的?”书中写,“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馀只得同了行主人,一左一右地架着。周进不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他犹自摸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同来的人问起原因,金有馀说:“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这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大家商议说:“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最后议定,“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这次,周进是听得分明,立刻感激涕零地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于是爬到地上,磕了几个头,又吃了几碗茶,“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正巧赶上“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放榜出来,“巍然中了”举人。接着“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试三甲,授了部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儒林外史》中,继周进之后登场的是范进。范进中举的故事,从前中学课本都选有。周进做了广东学道,主持地方考试,见到了实龄五十四岁、履历档案上填作三十岁的范进。从褴褛不堪的范进,周进大约是想到了自己的凄凉往事,将范进的卷子先后读了三遍,才看出其中的好处,范进终于考取了秀才。到了考举人的时间,因为没有盘缠,范进去同岳父胡屠户商议,希望借些使用,被“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范进不甘心,与几个同考的人商议,瞒着丈人,进城参加了乡试。考完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到了放榜的日子,家里已经断炊。母亲说:“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到集上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出门。这时来人报喜,说范进中举了。老太太央及邻居往集市上寻范进,范进正“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报喜,范进不相信。邻居硬将他手中的鸡夺了,将他拉了回来。书中描写:范进三两步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去。他爬将起来,又怕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从周进见号板而撞头、昏倒、不省人事,大哭不止,口里吐血,到范进见报帖而发疯、跌倒、不省人事,情景有别,描写却是异曲同工。周进的悲,是因功名绝望,内心不甘所致;范进的疯,是因孜孜以求的梦想突然间实现,多年的追求片刻间成真,大喜过望所诱发,一句话,如果不因为视功名富贵高于一切,死生以之,哪会有此等“疯症”?周进、范进之流,为什么要舍着性命去追求功名富贵,自然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统治者制定的人才政策,时代风气,世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书中具体描绘了周、范两人发迹前后的巨大现实反差,从中我们不难找出答案。当时的读书人,之所以对功名富贵如痴如醉,应该说,是由他们所处的时代及社会制度造成的。 再看另一个“疯子”王玉辉。他却是连周进、范进那样最终高中的运气也没有。他成为一个“名”的奴才。一生为“名”所役使。书中主要写了他的三件事:一是拜访“名士”。贡生余特做了徽州府学训导,一日,见外面走进一个秀才来,身穿旧宝蓝直裰,花白胡须,约有六十多岁光景。从他递上的帖子,余特知道,这人是本地的老秀才王玉辉。王玉辉却是一个傲慢的人,做了三十年的秀才,对以往的老师,不过是公堂一见公事公办而已。现在,因为余特是大名士,他要来拜见,并恳求将他认做个受业弟子才好。第二件事,从王玉辉扬扬自得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他“生平立有个志向:要纂三部书(一部《礼书》,一部《字书》,一部《乡约书》)嘉惠来学”。第三件事,为了一个“好题目”,怂恿亲生的女儿自杀殉夫。他三女儿死了丈夫,想着家中贫寒,怕拖累父母,与父亲商议,说要“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公婆听见,惊得泪如雨下,劝她快不要如此!王玉辉却是成竹在胸,说道:“亲家,我仔细想来,我这小女要殉节的真切,倒也由着他行罢。自古‘心去意难留’。”又向女儿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亲来和你作别。”(谁见过如此从容的生离死别!!)回去就向老妻说明,妻子骂他,王玉辉却道:“这样事,你们是不晓得的。”妻子痛哭流涕,去劝阻女儿,王玉辉在家,依旧看书写字,候着女儿死去的信息。(谁见过如此的沉着淡定!)过了三日,二更天气,有人来报:“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老太太听见,哭死了过去,救醒回来,大哭不止。王玉辉却是走到床前,说道:“你这老人家,真正是个呆子!三女儿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这死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恨不生成女儿身,也可以节烈!)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狂笑着走出了房门。死也有题目!为了一个“好题目”,王玉辉竟忍心舍弃一条鲜活的性命,舍弃自己的亲骨肉,父女亲情,远不如青史留名重要,真不知其人耶?鬼耶?女儿死后,王玉辉出游南京,“大先生欣然写了几封字,庄征君、杜少卿、迟衡山、武正字都有”。到了南京,王玉辉“拿着书子,去寻了一日回来。那知因虞博士选在浙江做官,杜少卿寻他去了,庄征君到故乡去修祖坟,迟衡山、武正字都到远处做官去了,一个也遇不着”,这样的文字,不仅如黄小田所评,有了结虞、庄、杜三人的作用,恐怕还有一层寓意,即非类不聚,务名伪妄的王玉辉,与真儒虞、庄、杜三人,其实是冰炭难容。 被功名富贵扭曲灵魂的,在《儒林外史》中,当然不限于上述三人,也不仅仅是读八股应科举的文士,譬如术士陈和甫、山人牛布衣、冒名诗人招摇撞骗的牛浦郎、“老阿呆”杨执中、“呆头呆脑”的权勿用、测字的丁言志,以及杭州所谓的“名士”群赵雪斋、浦墨卿、景兰江、支剑峰等,他们畸变之人格,灵魂之扭曲,均显而易见。 那么,吴敬梓是否要彻底否定功名富贵,不要人去追求建立事功?当然不是。首先,吴敬梓对于自己先辈的道德文章、科第功名,就一直非常陶醉,在他的诗、词、赋及小说《儒林外史》中,多有表现。其次,从他的有关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吴敬梓虽然表达过与功名决绝的情绪,但绝望与否定,却是不能够划上等号的。在诗词中,吴敬梓也多次表达了对自己少年荒唐的追悔。第三,直到晚年,吴敬梓在他创作的《金陵景物图诗》组诗中,其落款“乾隆丙辰(1753)荐举博学鸿词、癸酉敕封文林郎内阁中书秦淮寓客吴敬梓撰”,并分别用了阳文正方形“吴敬梓印”、阴文正方形“中翰之章”印,以及阳文正方形“赐书楼”的图记。他的头衔,是虚衔,因儿子做官而受封,他依然如此看重。第四,对于失意的亲友,吴敬梓常常作诗劝慰,但其中内容,更多的是展望未来,并不是要对方忘怀功名、淡薄富贵。凡此,都足以说明,吴敬梓从来没有否定功名富贵的意思。他反对的,是功名富贵至上,是人被功名富贵役使,是人被功名富贵异化。他所赞许的人生,是具有健康精神、健全人格的人生。这也是他对于当时读书人的殷切期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8
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我颇为喜爱。《儒林外史》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我不得不惊叹作者的巧夺天工,作者的写作手法,那些生动的人物,发人深省的故事,喜爱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
《儒林外史》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我之因此喜爱这本书还是缘于它给了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在《儒林外史》的众多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作者却又巧妙的把故事推向了前朝,避开了统制者残酷的文字狱,这是很有勇气的。并且对于这本书的主题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又讲的十分清楚: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闹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乃终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全书正是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中心抨击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联以及整个社会风尚的,这是它独特的亮点。
还有这本书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都是清晰的,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一一道了出来,一点也不做作。正因作者不喜爱做官因此在第一回楔子里就写了王冕母亲临死时劝说儿子的话: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什麽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遗言,将来要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好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而匡超人的父亲临死时也有类似的遗言: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这些都体现出作者的坦荡。
《儒林外史》不仅仅有丰富的深刻的思想,还有卓越独特的艺术风格,通篇贯穿了讽刺艺术的技巧,它的讽刺艺术几乎到达了超及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因此我更加喜爱这本书,它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都是堪称一流的。坚信这本文学经典会一向传承下去!
第3个回答  2021-03-27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

这些真儒形象反映了传统社会中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探求。我觉得《儒林外史》中隐括全书的王冕形象以及庄绍光形象,都是按照孟子思想来塑造的。

第4个回答  2021-03-27

儒林外史算是一篇讽刺性小说,字里行间散发出古代文人浓浓的酸味,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他们或者虚伪,或者自吹自擂,其中也有一些小丑似的人物,也有一些淡泊名利的侠士,时代的悲剧罢了。但反观现代,依稀还可以看这些古代人的影子,可见人性是代代相传的。作为一个当代的知识分子,算是这个浮躁污浊社会的最后的良知底线,希望我们这一代孩子能守住底线,守住应有的节操和情怀。不故作自傲清高,也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