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唐诗宋词及不少于300字的赏析

急需十首唐诗宋词及不少于300字的赏析,谢谢!

贺新郎  萤     赵闻礼     池馆收新雨。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碎影落、仙盘秋露。漏断长门空照泪,袖衫寒、映竹无心顾。孤枕掩,残灯炷。练囊不照诗人苦。夜沈沈、拍手相亲,�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竞戏踏、金钗双股。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磷火,遍秋圃。  这是一首咏物词。从词的内容上看,他在游扬州隋故苑时,见到了萤火虫,而引起了他的吊古伤今之情。  词的上片,“池馆收新雨。耿幽丛、流光几点,半侵疏户。”新雨后的池馆,萤光照亮了幽暗的草丛,点点萤火,从门隙中照了进来。这是开门见山的手法,首先点出了萤光。“入夜凉风吹不灭,冷焰微茫暗度。”“入夜”句化用李嘉祐咏萤诗“夜风吹不灭”。凉风吹不灭萤火,清冷的光焰在深暗处渐渐变得模糊了。“微茫”,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样子。在这个幽凄的环境中,不觉勾起了对往事的伤悼。“碎影落、仙盘秋露。漏断长门空照泪,袖衫寒、映竹无心顾。”这里用了两件往事,一是“仙盘秋露”,一是“漏断长门”。“仙盘”句,指汉武帝曾作金承露盘。“漏断”句,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长门宫。这两件事,与萤火似不相关,词人用“碎影落”把二者串联起来。这是说,他似乎看到了点点碎影映入了仙盘中的秋露;萤火照耀着陈皇后的泪珠。陈皇后衣衫单薄,流萤映竹的幽影她也没有心情去欣赏。对这两件事怀古的幽思,增加了词的艺术感染力。末二句,“孤枕掩,残灯炷。”这又回到了现实,在漫漫长夜中,孤枕遮掩残灯的光炷,使人堕入了凝愁。  下片,首先写他长夜吟诗,和�儿痴女们的嬉戏。“练囊不照诗人苦。夜沉沉、拍手相亲,�儿痴女。栏外扑来罗扇小,谁在风廊笑语。竞戏踏、金钗双股。”“练囊”用车胤囊萤夜读典。这是说夜深了,囊萤不能照映出他内心的痛苦。笔头一转,说他在黑夜正在难堪的时候,传来了�儿痴女拍手相亲的声音。他们在栏干外面拿着轻巧的罗扇在扑流萤。风廊里传来阵阵笑声,他们把双股金钗扔到地上,模仿踏百草的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并不能减轻他内心的痛苦。他说:“故苑荒凉悲旧赏,怅寒芜、衰草隋宫路。同磷火,遍秋圃。”“故苑”,原来的意思指隋炀帝时洛阳的萤苑。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在景华宫征求萤火数斛,夜出游山而放之,光遍岩谷。杜牧《扬州》诗:“秋风放萤花,春草斗鸡台。”附会为隋炀帝游扬州时事。“隋宫”指扬州西北隋炀帝所建的隋苑。罗隐写扬州诗云:“几年行乐旧隋宫。”这是说,当年的隋苑,随着历史的飘失而成了悲凉的往事,诗人感慨万千,当年繁华的隋宫,于今遍地荒草,鬼火冷焰,败落不堪。末三句是全词重点,突出了咏萤怀古的主题,寓意深远而含蓄。薛砺若的《宋词通论》对这首评价甚高:“古今咏萤之作,当以此篇为最工婉矣。其幽索柔细之笔,何殊碧山咏蝉、赋红叶诸作!”这与一般的咏物词比,确有独到功夫,内涵宕荡,用典自如,表现了艺术造就之深。 例如此类,不知可否? 行的话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6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如梦令》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鹊桥仙 》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6
书店找找,很多这方面的书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