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写给白居易的一首七律诗词,你有哪些了解?

如题所述

人称“诗魔”的大诗人白居易以七十五岁高龄逝世于洛阳之后,初继位不久的唐宣宗李忱为他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诗名就叫《吊白居易》。在诗中,唐宣宗称赞他的作品在民间影响极大,“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评论就是出自此诗。李忱写诗凭吊白居易,当然有惋惜一代文豪逝世、致以悼念的意思,同时也包含了向社会各界表明态度,证明自己是个爱惜人才、顾念老臣的皇帝。

一、社会风气:唐人写诗是流行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唐诗是公认的高峰之一,这和唐代社会风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唐人写诗成风,不但文人画家写诗,高僧道士、达官贵人也热衷写诗,就连身居高位的皇帝本人以及他们的后宫妃嫔,能写几笔的也不在少数。

在唐代,诗不仅仅是写景抒情的工具,还承担着社会交往的作用:婚丧庆吊写诗,迎来送往写诗,就连干谒求官,唐人也用写诗的方法来达成。

社会风气如此,擅长写诗的人受到追捧也就十分自然了。李白初入长安时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白居易也同样有顾况留下“长安居,大不易”的轶事。

二、白居易:写诗行,仕途不太行

不论当时,还是后世,白居易的文坛地位一直都相当高。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将,元稹与他合称“元白”,刘禹锡与他合称“刘白”,还有“诗魔”、“诗王”等外号。

但是相较而言,他的仕途却并不十分显赫。他通过科举出仕,任职左拾遗,这是一个负责向皇帝提意见、修补其决策缺失的职位,隶属于谏诤机构。巧合的是,在白居易之前,杜甫当过左拾遗,李白也曾经被唐代宗任命为左拾遗,只是尚未到任就去世了。

白居易秉承着读书人主流的“忠君之事”理念,认为皇帝赏识提拔了自己,自己就应当尽言官的职责来报效朝廷。因此他频繁地上书提意见,并把反映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新乐府”文学理念结合起来,希望起到针砭时事、补察时政的作用。可惜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唐太宗那种虚怀纳谏的气度,唐宪宗对此感到相当不愉快,甚至还曾经抱怨说“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后来,白居易甚至还因为写讽喻诗而被边缘化,外放到江州、忠州、杭州等地任职,“江州司马”、“白堤”之类的轶事就是这样产生的。

三、李忱:“小太宗”的理想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去世,在那个平均寿命不长的时代,他跨过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门槛,已经算是高寿了。朝廷赠他为尚书右仆射,谥号“文”,他曾经有别号叫“香山居士”,死后也葬于香山。

就在白居易去世的同一年里,唐武宗死去,宦官马元贽等人拥立光王李忱为帝,这就是唐宣宗。

在唐宣宗在位时期,对内对外都呈现出了正面向上的势头。皇帝本人勤于政事,也限制宗室和宦官的权力,听得进去臣子的意见,也能节俭惜物。对外方面,塞北、安南等方向的局面都很不错,著名的“河湟归义军”事件就发生在他在位期间。

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李忱是个想干出一番事业的皇帝,他死后被人称为“小太宗”,证明他的努力也确实被天下人看在眼里。这样的一个皇帝,对忠心进谏的前朝老臣写一首悼念诗,顺便表达一下自己的施政态度,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最后附上这首诗的全文:

《吊白居易》    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8
我的了解就是,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吊白居易,这首诗是唐宣宗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李忱跟白居易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对彼此互相欣赏,两个人经常坐在一起促膝长谈。
第2个回答  2021-09-28
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诗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诗歌,代表了当时的感情,是一个特别有名的诗句。
第3个回答  2021-09-28
了解一些,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有名的诗,并且人们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这里面的诗句也是非常经典的,在诗歌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第4个回答  2021-09-28
这首诗的名字叫吊白居易。他非常欣赏白居易,没有来得及和白居易切磋,就听到了白居易已经去世的消息,这就让他非常的遗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