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所学美术教育理论试分析和评价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启发幼儿自愿接受学习
二、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三、教学内容、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客观、公平、合理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美术教学法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和目的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幼教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
在认识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像力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掌握幼
儿心理,研究美术课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以熟练掌握幼儿园美
术教学的方法。
第四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任务、原则和方法
1、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任务:①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②
发展幼儿手的动作,教给幼儿简单的美术技能;③发展幼儿的智力;④培养幼儿
良好的品德。
2、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①积极性原则;②直观性原则;③顺序性原则;④因材施教原则。
方法:①观察,②示范,③运用范例,④游戏法,⑤练习法。
第五章 幼儿园绘画教学
l、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①教幼儿认识和使用绘画的工具材料,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
②绘画的内容、造型和构图。
③颜色的运用。
④装饰画
2、幼儿园绘画教学的种类和指导
物体画教学、情节画教学、意愿画教学、装饰画教学
3、幼儿园美术课的组织
课前的准备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幼儿美术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幼儿美术教学法”是广播电视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理论知识,具备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能力;制定美术教学计划和编写教学的能力;组织领导幼儿上好美术课的能力;组织领导幼儿开展课外美术活动的能力;分析和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能力。
3、教学要求:
幼儿美术教学法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教学中要注意随时总结当前教育实践中的经验,重视吸取现代美术教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按照幼师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1、可以发展幼儿园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
2、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戏性。
2、教材难度要适中,教学要求要注意针对性。
3、教师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要浓厚,辅导的态度要亲切,辅导要注意启发性。
4、教师要同家长密切联系,不断沟通情况,注意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四)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教会幼儿掌握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任务之一。这些粗浅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主要是:1)认识和学会使用绘画、手工的工具材料;2)通过观察、正确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3)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4)掌握较合理的绘画程序和步骤方法,较完整地安排画面。
第二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美术课的类型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部分
(一)、绘画
1、命题画
2、意愿画
3、装饰画
从工具和材料,表现技法上看,绘画又分为:
1)折纸添画
2)棉签画
3)印章画
4)指点画
5)按物体的轮廓描画涂色
6)蜡笔水彩画
7)水墨画
(二)手工
1、泥工。包括:命题泥工、意愿泥工、彩塑等
2、纸工。包括:折纸、粘贴、撕贴、剪贴、染纸等。
3、自制玩具。包括:纸制、泥制、其他材料制做玩具。
(三)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的内容有:欣赏一些幼儿能够理解的美术作品,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置以及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等。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课的类型
(一)、命题课
(二)、意愿课
第三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教学原则
(一)兴趣原则
(二)直观性原则
(三)审美性原则
(四)系统原则
(五)发展性原则
(六)灵活性原则
第二节 教学方法
(一)观察分析法
(二)讲解演示法。包括:结合实物讲解和结合范例讲解。
运用范例时要注意:
1)运用范例要恰到好处。 2)运用范例与进行讲解要有机结合。 3)运用范例与进行演示要有机配合。
演示画法有如下三种:
1)归类法 2)分解法 3)添加法
(三)游戏练习法
1、添画游戏 2、涂色游戏 3、构图游戏 4、智力游戏
(四)形象比喻法
(五)情境激励法
(六)丰富联想法
第四章 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第一节小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小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小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小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
1)运用看看、做做玩的方法,激发幼儿学画的兴趣。2)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提高幼儿的学画兴趣。训练幼儿画出基本线条和简单形体技能。
1)线、形、体的训练 2)色彩训练
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
1)教会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 2)教会幼儿认识利用绘画工具、材料,培养幼儿绘画时的良好习惯。
2、泥工教学
1)教会幼儿认识工具、材料,懂得其名称和使用方法
2)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节 中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中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中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1)泥工 2)纸工
3、欣赏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中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1)开扩幼儿的眼界,提出较为广泛的主题和内容。
2)培养幼儿在观察实物和图片的基础上进行独立作画的能力。
3)发展幼儿连贯地表现情节的技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教幼儿选择与实物相似的颜色画画,逐步做到涂色均匀。
5)教给幼儿装饰画的初步技能。
6)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材料作画的能力:水墨画、纸版漏印、喷洒印画
2、手工教学
1)泥工教学
2)纸工教学
a、粘帖:几何形粘贴;图形粘贴;自然物粘贴
b、撕贴
c、剪贴
d、折纸
e、染纸 工具材料:纸、色、碟和浆糊。制做方法:折叠→染色→打开→粘贴欣赏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美术作品、图片、儿童画册、工艺美术品、玩具、节日装饰及环境布置等。
要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
2)中班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领导:
选择适量的欣赏作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欣赏过程有顺序→积极启发引导、欣赏秩序渐进。
第三节 大班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求与组织领导
(一)大班幼儿学习美术的心理特征
(二)大班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1、绘画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2、手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泥工、纸工、自制玩具
3、欣赏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三)大班美术教学的组织领导
1、绘画教学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扩大绘画和题材范围
2)提高幼儿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的技能
3)发展幼儿连贯的表现事物的技能,鼓励幼儿大胆制做
4)训练幼儿使用各种颜色表现物体色彩的技能
5)传授给幼儿图案装饰的技能
6)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手段,充分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2、手工教学
1)泥工教学
2)纸工教学:折纸、剪贴、自制玩具
3、美术欣赏
第五章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
第一节 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内容与要求
(一)、日常美术活动的特点:1、具有浓厚的游戏性。2、时间安排灵活、内容多种多样。3内容自己选定,编组自由组合。
(二)日常美术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1、欣赏自然景物
2、环境美化和节日装饰:鼓励幼儿大胆地设想美;启发幼儿尽情地表现美;引导幼儿精心地照管美
3、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讲评美术作品
4、进行课外的绘画和手工活动
第二节 日常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制订计划、加强领导
(二)创设条件、改善设备
(三)认真负责、全面指导
(四)启发诱导、培养创造性:同一作品、多种感觉;同一对象、多种角度;同一命题、多种表现;同一内容、多种手段。
(五)注意纵横联系、考虑教育效果
Ⅲ、教学建议:
本章的教学重点为日常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幼儿园日常美术活动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中,应注意吸收“美工区的创设”等相关的新信息,有条件的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第六章 幼儿园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效果分析
第一节 美术教学计划的制定
(一)、学期计划的制定
1、认真学习《纲要》规定的美术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2、深入钻研幼儿园美术教材:注意教材的目的性、趣味性、可接受性和季节性。
3、全面了解本班幼儿的情况
4、学期美术教学计划制定的方法:本班幼儿的基本情况;学期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准备;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安排。
(二)课时计划的制定
1、钻研教材、确定目的、设计教学过程
2、课前教具、材料物质准备
3、编写课时计划:班级、人数、日期和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为:提出课题→讲解演示→布置作业→巡回指导→讲评小结
第三节 美术作业处理与教学效果分析
(一)、美术作业的处理:
1、平面作业存放在每个人一份的作业袋中。
2、立体作业可作为幼儿游戏中的玩具,或在放学回家时由家长带回,以便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3、教师每次上完课后,可抽出部分较好的、一般的、较差的作业,做为研究资料,或将较好的作业放在作业栏中,定期展览。
4、装饰性的作业,可用来布置活动室,或放在作业柜和玩具柜中。
5、泥工作业如不需要保存,可以同幼儿商量。
在取得幼儿的同意后,重新合成泥待用。
(二)教学效果分析
1、观察法 2、作品分析
评价一堂幼儿美术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要求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出。2)一堂课的结构是否自然连贯,课堂组织是否严密,年龄班的特点是否突出,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恰当。3)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是否注意到发展性。4)运用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唤起幼儿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5)教师是否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语言举止是否亲切自然,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第三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
教学媒体的使用说明
1、教学媒体的界定:
本课程有三种媒体,即:文字教科书、录像教材、学习指导书。
2、各教学媒体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三种媒体中,必须以文字教科书为主,力求内容科学,重点突出,知识准确,叙述繁简得当,便于自学和教师教学。
录像教材要突出重点、难点、疑点和实践环节,以及不易用文字、口头说明的知识点和问题,力求配合文字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学习指导书要突出指导性,引导学生自学。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
三者相补相辅,缺一不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