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中,什么是借,什么是贷

如题所述

“借”和“贷”所表示的是增减含义;“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扩展资料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账簿的左侧,贷方在账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账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

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

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2
借”、“贷”两个字做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所以这个“借”、“贷”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可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借”和“贷”,包括资产类、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等账户结构,具有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账户设置灵活、有利于会计电算化等优点。

借贷记账法是理解会计的一个拦路虎,要理解会计首先要搞懂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民国时期的从日本引进来的,日本的借和贷跟英文的Debit和Credit差不多,但引到中国来以后,中国的借款和贷款却是一个意思,它们是一个近义词,所以这给中国人正确理解会计造成了障碍。

记账不是要解决借和贷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各个账户增增减减的问题。比如现金存款、银行贷款、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的增增减减,然后我们根据会计的账户编制我们所需要的报表,也就是汇总报表。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第2个回答  2019-09-19
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符号分别作为帐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帐户的性质与结构。如:资产类帐户,借方登记增加的金额,贷方登记减少的金额。资产类账户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负债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金额,借方登记减少的金额。
第3个回答  2021-04-27
1、借是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概念为贷。
2、贷是会计学专业术语,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贷”就是减。
应答时间:2021-04-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
第4个回答  2019-10-28
借方与贷方是相对而言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就是说发生一项业务必然引起双方额度的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