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黑豆眉豆绿豆黄豆粽功效与营养?

如题所述

俗名:红豆、赤豆、红饭豆、米赤豆。

性味:性平,味甘酸。   功效 健脾止泻,利水消肿。


宜食: 适宜各类型水肿之人,包括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力更好;适宜产后缺奶和产后浮肿,可红豆单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适宜肥胖症之人食用。   


《食疗本草》:“和鲤鱼煮烂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食性本草》:“赤小豆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产书方》:“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本草纲目》:“通乳汁,和鲤鱼、鲫鱼、黄雌鸡煮食。”


绿豆


经典中医认为:可消肿通气,清热解毒。将生绿豆研碎绞成汁水吞服,可医治丹毒,烦热风疹,药石发动,热气奔腾。补肠胃。可作枕头,使眼睛清亮。可治伤风头痛,消除呕吐。经常吃,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神,通行十二经脉,除去皮屑,滋润皮肤,煮汁汤可解渴,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之毒。但不可与绿豆鲤鱼同吃,否则使人肝黄形成渴病。


专家指出,绿豆中的蛋白质比鸡肉多,钙是鸡肉的7倍,铁是鸡肉的4到5倍,并有丰富的维生素C、B群、胡萝卜素等。在中医中,绿豆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暑、清血利尿、明目降压等功效,是不可多得的"济世良谷"。


绿豆还有排毒美肤,抗过敏的功能。比如容易口角长疮、溃烂,易长痘痘、常有过敏现象的人,应多吃绿豆。长期多吃这种现象很快就会得到改善。


绿豆  --能解百毒

中医认为绿豆可解百毒,能帮助体内毒物的排泄,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绿豆可解酒毒、野菌毒、砒霜毒、有机磷农药毒、铅毒、丹石毒、鼠药毒等。绿豆还含有降血压及降血脂的成分。取食绿豆芽,可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舌疮口炎及阴囊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坏血病等。绿豆芽脱下的豆皮名为绿豆衣,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之功


黑豆


功能

1、治肾虚消渴 炒黑豆,天花粉各等分,研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煮黑豆汤送下,一日二次。

2、治肝虚眩晕黑豆和醋同放于牛胆中,悬于通风处阴干,取出后每晚服7粒,日久自愈。

3、治阴虚盗汗黑豆衣15克、浮小麦15克,水煎服。

4、治中老年白发黑豆适量,蒸熟晒干,反复几次,日服二次,每次6克,嚼后淡盐水送下。

5、治各种非遗传性白发黑豆120克,米醋500克,以醋煮黑豆如稀糊状,滤渣,以洁净牙刷蘸白醋,外刷毛发,日一次(皮肤病者不宜)。

6、治脱发黑豆500克,水1000克,文火熬煮,以水尽为度,取出放器皿上,微干时撒些细盐,装于瓶中,每服6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7、治妇女闭经黑豆30克,红花8克,水煎后冲红糖50克温服。

8、治小儿胎热黑豆6克、甘草3克、灯芯草7寸、淡竹叶1片,水煎服。

9、治高血压黑豆200克,陈醋500克,浸一周后,每次嚼服30粒,日三次。

10、治老人肾虚耳聋、小儿夜尿 猪肉500克、黑豆1∞克,煮熟任意食之。

11、治产后风气、血结黑豆3升,炒热至烟出,装入酒瓶,浸一日后,每服此酒半小杯,日3次,令微出汗,身润即愈。

12、治男子便血黑豆一升,炒熟,热酒浸之,去豆饮酒。

13、解巴豆中毒水煎黑豆汁饮之。黑豆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因其品种、气候、土质的不同,品质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以色黑、光为佳。黑豆的吃法也有很多种,磨面可蒸成馒头;煮熟可作凉拌菜;炒熟可作零食小吃;打豆浆可作饮料;生芽可作蔬菜,既增加维生素的含量,蛋白质和脂肪也更利于消化。黑豆虽系营养保健佳品,但一定要熟吃,因为在生黑豆中有一种叫抗胰蛋白酶的成分,可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引起腹泻。在煮、炒、蒸熟后,抗胰蛋白酶被破坏,消除了黑豆的副作用。


营养分析:

1.黑豆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之功效。

2.黑豆中微量元素如锌、铜、镁、钼、硒、氟等的含量都很高,而这些微量元素对延缓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非常重要。

3.黑豆皮为黑色,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尤其是在胃的酸性环境下,抗氧化效果好,养颜美容,增加肠胃蠕动。


眉豆

主治

1.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2.健脾化湿 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白带过多。眉豆

3.化湿消暑 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4.治疗水肿,砒霜中毒,细菌性痢疾。

荚果供食用;干燥白色种子名"白眉豆",种皮名"眉豆衣",开放的花名"眉豆花"均供药用。豆和衣的功能为和中化湿、消暑解毒、健脾胃、止泻痢,花能清暑化湿、治下痢脓血。


营养成分

种子每百克含蛋白质22.7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7克,钙46毫克,磷52毫克,铁1毫克,植酸钙镁247毫克,泛酸1232微克,锌2.44毫克。种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尚含豆甾醇、磷脂、蔗糖、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豆荚含哌啶酸-2(Pipecolic acid)。含蛋白质、维生素B1、及C、胡萝卜素,并含蔗糖、葡萄糖、水苏糖、麦芽糖及棉子糖;另含1-哌可酸及具有毒性的植物凝集素。另含豆甾醇、磷脂等。


黄豆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蛋白质36.3克,脂肪18.4克,碳水化合物25克,钙367毫克,磷571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0.4毫克,硫胺素0.79毫克,核黄素0.25毫克,烟酸2.1毫克。还含有卵磷脂,大豆皂醇A、B、C、D、E等各种物质。


食疗作用

1.增强机体免疫

功能500克的大豆含蛋白质相当于1000克瘦肉或1500克鸡蛋或6000毫升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同时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人体组织细胞起到重要的营养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2.防止血管硬化

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


3.促进骨骼发育

大豆中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4.通导大便

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纤维,既可通便,又可减少胆固醇。


5.抗缺铁性贫血

黄豆中的铁不仅含量多,而且易被人体所吸收,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6.降糖

降脂大豆中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对糖尿病有治疗效果。大豆所含的皂甙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可抑制体重增加,减少血清、肝中脂质含量和脂肪含量。


7.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

大豆皂甙对阿霉素所致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升高可显著对抗,对阿霉素所致小鼠死亡有显著保护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30
绿豆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之功。
《本草纲目》记载,红小豆“味甘,性平,无毒,下水肿,排痈肿脓血,疗寒热,止泄痢,利小便,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健脾胃。……”
《神农本草经》说“生大豆(黄豆),味甘平。除痈肿,……止痛”
黑豆,性味甘、平、无毒。有活血、利水、祛风、清热解毒、滋养健血、补虚乌发的功能。《本草纲目》说:“黑豆八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活血解毒。”
薏米性凉,味甘、淡。《本草纲目》中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
中医认为黑米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
莲子性味甘平、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等功效。莲子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β-谷甾醇,生物碱及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莲子有镇静、强心、抗衰老等多种作用。
《本草纲目》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载:“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花生含油脂多,消化时需要多耗胆汁,故胆病患者不宜食用。花生能增进血凝,促进血栓形成,故患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
燕麦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已被古今中外医学界所公认。《救荒本草》指出燕麦性味甘平。能益脾养心、敛汗。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用于体虚自汗、盗汗或肺结核病人。煎汤服,或“舂去皮作面蒸食及作饼食。”
黑芝麻甘,平。归肝、肾、大肠经。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但要注意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忌食;根据前人经验,男子阳痿、遗精者忌食。

从以上介绍看,这些食物本身没有相克作用。可以一起煮食。但其中有些具有禁忌症。如果您与同食者均无需要注意的禁忌症状,可以放心食用。若有人具有禁忌症。最好去掉禁忌食物后再煮食。 注意(会导致疾病的食物):
1、萝卜:严禁与橘子同吃,否则易患甲状腺肿,因为萝卜有一种叫硫氰酸盐的物质,可转化成硫氰酸,与橘子中的类黄铜作用,成为羟苯甲酸而导致甲状腺肿;忌与胡萝卜、何首乌、人参同食。

2、甘薯:不能与柿子同吃,两者相聚后会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胀、胃痛、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也不宜与香蕉同吃。

3、韭菜:不可与菠菜同吃,两者同吃有滑肠作用,易引起腹泻;不可与蜂蜜同吃,同吃会引起心痛;不可与牛肉同吃,同吃会令人发燥上火。要特别提醒们是,炒蔬菜时不要放韭菜。

4、茄子:忌与黑鱼、蟹同吃,同吃会损伤肠胃,老茄子不宜多吃,否则会引起中毒。

5、菠菜:不宜与豆腐同吃,因为豆腐中的钙易与菠菜里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草酸钙,常吃者会缺钙;不可与韭菜同吃。

6、南瓜:不可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吃;不可与羊肉同吃,同吃易发生黄疸和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

7、竹笋:不宜与豆腐同吃,同吃易生结右;不可与糖、羊肝同吃。

8、茭白:不宜与豆腐同吃,同吃易形成结石。

9、芹菜:忌与酸醋同食,否则易损伤牙齿;不可与黄瓜同吃。

10、芥菜:不可与鲫鱼同吃,否则易引起水肿。

11、黄瓜:不可与西红柿同吃,因为黄瓜中的维生素C抑制酶,可破坏西红柿里的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不可与芹菜同吃。

12、豆腐:不可与菠菜、竹笋、茭白同吃。
切记(会中毒的食物):
下列食物不可同时烹煮或同时服食,否则会引起或发生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1、团鱼(水鱼、脚鱼)与苋菜食则死亡。吃空习菜汁可解救。
  2、鲤鱼与甘草食则死亡。吃麻油二两可解救。
  3、蜂糖与生葱食则死亡。米炒焦研末甘草二两煎服解救。
  4、狗肉与绿豆食则肚腹肿大。甘草二两煎水解救。
  5、黄瓜与花生食则肚泻。吃霍香丸十克解救。
  6、蚕豆与田螺食则绞肠痛。服童小便一茶杯解救。
  7、鸡肉与菊花食则死亡。细辛一钱、川莲五分煎水解救。
  8、蛇肉与萝卜食则死亡。吃鸡血一两解救。
  9、杨梅与鸭肉食则死亡。吃妇人乳汁100克解救。
  10、鹿肉与南瓜食则胀肚难受。
  11、芥菜与兔肉食则中毒。吃杨梅水50克煎水解救。
  12、冬笋与龟肉食则中毒。甘草二两煎水服可解救。
  13、冬瓜与鲫鱼食则脱水。吃空心菜汁一茶杯可解救。
  14、猪肉与芝麻花食则死亡。空心菜汁一茶杯解救。
  15、牛肉与香附子食则生九子疮。甘草二两煎水服解救。
  16、羊肉与西瓜食则中毒。
  17、洋葱与癞蛤蟆食则中毒。车前子50克煎水服可解救。
  18、油煎鸡蛋不可放糖精食则中毒。牛黄五分温开水吞服。
  19、鸡蛋吃后不能吃消炎片,食则中毒。吃黄泥水解救。
  20、孕妇不能多吃螃蟹,食则流产。
  21、吃桃子不能与白酒同服,多服会令人昏倒。
  22、发牙的马铃著(土豆)不可吃,食则中毒。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起见常把某些食物放在一起。然而,有些食物是不宜存放在一起的,倘若硬要放在一起,会发生反应,甚至产生毒素,危害人体健康。
  鲜蛋与生姜、洋葱:
  蛋壳上有许多小气孔,生姜、洋葱的强烈气味会钻入气孔内,加速鲜蛋的变质,时间稍长,蛋就会发臭。
  米与水果:
  米易发热,水果受热则容易蒸发水分而干枯,而米亦会吸收水分后发生霉变或生虫。
  面包与饼干:
  饼干干燥,也无水分,而面包的水分较多,两者放在一起,饼干会变软而失去香脆,面包则会变硬难吃。
  黄瓜与西红柿:
  黄瓜忌乙烯,而西红柿含有乙烯,会使黄瓜变质腐烂。
速记(千万不要这样搭配):
1、猪肉忌菱角,同食会引起肚子痛。
2、牛肉忌栗子,同食会引起呕吐。
3、羊肉忌西瓜,同食会伤元气。
4、狗肉忌绿豆,同食会中毒。
5、兔肉忌芹菜,同食会引起脱发。
6、鸡肉忌芹菜,同食会伤元气。
7、鹅肉忌鸡蛋,同食会伤元气。
8、甲鱼(又名脚鱼)忌苋菜,同食会中毒。
9、鲤鱼忌甘草,同食会中毒。
10、螃蟹忌柿子,同食会引起腹泻
11、鸡蛋忌糖精,同吃会中毒,重者死亡。
12、红糖忌皮蛋,同食会中毒。
13、白酒忌柿子,同食会引起心闷。
14、洋葱忌蜂蜜,同食会伤眼睛。
15、萝卜忌木耳,同食会得皮炎。
16、豆腐忌蜂蜜,同食会耳聋。
17、马铃薯忌香蕉,同食面部会生斑。
18、香蕉忌芋头,同食会腹胀。
19、花生忌黄瓜,同食会伤身。
20、红薯忌柿子,同食会得结石病。
注意不是吃一次就不可就要了,轻的多喝水,稀释胃液,减少肠胃的摄入量,休息一下;重的呢再去医院,可能会洗胃哦
食物相克的口诀:
食物相克中毒:
菠菜与牛乳
牛肉与韭菜
兔肉与小白菜
芹菜与鳖
柿子与红薯
竹笋与羊肝
麦芽糖与竹笋
橘子与萝卜
红薯与石榴
黄花菜与驴肉
墨鱼与茄子
茄子与螃蟹
西瓜与油果子
田螺与木耳
马肉与木耳
毛蟹与生花生仁
南瓜与虾子
狗肉与蒜头
鸡肉与荠菜
鹅肉与鸭梨
甜瓜与田螺
柿子与螃蟹
李果与鸡肉
鲫鱼与蜜
鲶鱼与牛肉
毛蟹与香瓜
鳗鱼与干梅
维生素与虾子
毛蟹与泥鳅
消炎片与鸡蛋
李果与鸡蛋
猪肉与菱角
葡萄与骆驼
鸭梨与荠茉
柑梨与毛蟹
李果与雀肉
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食物相克的引起中毒的例子.所以大家在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是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混在一起吃哦...
第2个回答  2016-05-2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