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怎么算?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怎么算?货款总金额是60599元(含12点的税)
这个税率是多少?怎么算的?
是60599×0.12=7271.88吗?还是具体该怎么算?
麻烦解释清楚点

计算公式

1、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采用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公式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3、进口货物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公式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和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1)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2)6%简易征收办法。

(3)4%简易征收办法。

(4)3%小规模。

扩展资料

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按下列规定开具:

1、项目填写齐全,全部联次一次填开,上、下联的内容和金额一致。

2、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填写有误,应另行开具专用发票,并在误填的专用发票上注明“误填作废”四字。如专用发票开具后因购货方不索取而成为废票的,也应按填写有误办理。

3、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发票专用章,不得加盖其他财务印章。根据不同版本的专用发票,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分别加盖在专用发票的左下角或右下角,覆盖“开票单位”一栏。发票专用章使用红色印泥。

4、纳税人开具专用发票必须预先加盖专用发票销货单位栏戳记。不得手工填写“销货单位”栏,用手工填写的,属于未按规定开具专用发票,购货方不得作为扣税凭证。专用发票销货单位栏戳记用蓝色印泥。

5、开具专用发票,必须在“金额”、“税额”栏合计(小写)数前用“¥”符号封顶,在“价税合计(大写)”栏大写合计数前用“ ”符号封顶。

购销双方单位名称必须详细填写,不得简写。如果单位名称较长,可在“名称”栏分上下两行填写,必要时可出该栏的上下横线。

6、发生退货,销售折让收到购货方抵扣联、发票的处理方法。

7、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除加盖纳税人财务专用章外,必须同时加盖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章,专用章加盖在专用发票底端的中间位置,使用红色印泥。凡未加盖上述用章的,购货方一律不得作为抵扣凭证。

8、不得拆本使用专用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注意事项有以下:

1、开票时,发票的抬头要与企业名称的全称一致,2017年7月1日以后,增值税发票必须有税号,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

2、报销要及时,发票时间尽量不要跨年,否则不能税前扣除。

3、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发票内容应按照实际销售情况如实开具,不得根据购买方要求填开与实际交易不符的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纳税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专用发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0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计算公式如下: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 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产品税前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产品销售收入= 国内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与产品销售收入相对应的销售成本。

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 = 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企业期间费用合计×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比例(%)=该种产品销售额/企业生产全部产品销售额(包括该种产品)×100%。

扩展资料: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作用:

1、协助公司发展战略

分析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状况,预测人员需求,制定、修改人力资源规划,经上级领导审批后实施。

2、在各部门的协助下进行工作分析;

提出岗位设置调整意见;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及岗位任职资格;编制、修改和完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合理评价岗位价值。

3、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调整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

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4、能够为企业明确将来应该实现的目标。

通过市场营销策划,可以使企业确立明确的营销目标。不仅可以加速企业营销由现实状态迁跃,而且可以减少许多迂回寻找目标造成的无效劳动。有了目标,企业的营销活动就有了方向,就可以进行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采取措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5、为企业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业务框架。

由于营销策划明确规定了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和业务框架,对企业的核心业务、增长业务都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因此,企业领导和管理层在进行业务决策时减少了难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专用发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3

计算公式

1、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采用简易办法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公式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简易办法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3、进口货物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公式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和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1)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2)6%简易征收办法。

(3)4%简易征收办法。

(4)3%小规模。

扩展资料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作用:

1、协助公司发展战略

分析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状况,预测人员需求,制定、修改人力资源规划,经上级领导审批后实施。

2、在各部门的协助下进行工作分析;

提出岗位设置调整意见;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及岗位任职资格;编制、修改和完善部门、岗位职责说明书;合理评价岗位价值。

3、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调整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

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纳税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专用发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9

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在税金的实际计算过程,通常是三种税金一并计算,又由于在计算税金时,往往已知条件是税前造价。

因此税金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达为: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综合税率的计算因纳税地点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推导过程如下(以市区为例):

综合税率(%)



所以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不含税造价×税率(%)



扩展资料:

1、收税金的目的:

国家和地方自治体的大部分工作都以各种形 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国家负责外交、社会基础设施整备、经济政 策等与整个国家相关的工作。

另一方面,地方自治体负责福利、教育、保健卫生、警察、消防等以生活环境为中心、与各区域紧密相关的工作。

2、种类:

税金可以分很多种。其中与我们最密切相关的税金就是居民税和所得税。

居民税(地方税)和所得税(国税)都是针 对个人收入所征收的税金,在收入金额认定等方面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它们也有不同 之处,比如说所得税是针对本年度的收入征收的税金,居民税是在下一年度针对前一年的收入征 收的税金,而且它们的税率等也是不同的。

税金,企业所得税法术语,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所提及的“税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部分。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等。税金由承包人负责缴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税金

第4个回答  2018-05-29

无论含多少点的税,都是:

含税总金额=不含税金额+税额

=不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税率(税点)

=不含税金额×(1+税率)

不含税金额=含税总金额÷(1+税率)

问题中的货款总金额是60599元,税点是12(实际上没有12%的增值税税率)

不含增值税金额是:60599÷(1+税率)=60599÷(1+12%)=54106.25元

税额:54106.25×12%=6492.75元

不含税额金额、税额合计:54106.25+6492.75=60599元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