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打击日本法西斯的史实

如题所述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苏联最长的铁路干线,它连接着东亚与欧洲,西起车里亚宾斯克,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7400多公里。它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分段先后建成,本世纪30年代铺成双轨,并同蒙古、中国的铁路相连。 《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到三个月内,苏联对日宣战。1945年春季,这条铁路空前繁忙起来,为了与日本关东军作战,苏联政府从西部向远东紧急调运大批兵员与物资。在德意日法西斯同盟中,日本排行老三,但却最疲实。先是意大利宣布投降,接着是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人们原以为日本也差不多了,殊不知地处东亚的日本却全然没有投降的表示,不仅如此,日本法西斯打仗比德国法西斯老道。德国两线作战,兵力全部押上;日本也开辟了几个战区,军队撒得到处都是,却从不倾巢而出,而是留足了预备队。到纳粹把兵力全部拼光,彻底崩溃后,日本却还保留着一支人数达410万的地面部队。 至1945年春夏之交,日本尚有三大块陆军集结:首先是本土及本土附近的岛屿,配置陆军约230万人;其次是侵占中国沿海以至内地的日军,约有80万人;再就是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 根据日本陆军被分成三大块这一现实,苏军总参谋部曾考虑过对日作战的几套方案。苏军考虑过直接进攻日本本土,但日本本土配置着最大的重兵集团,而苏联海军又支持不起战略性登陆战役,因此只得作罢。苏军也考虑过深入中国内地,寻歼侵华日军,但侵华日军分散在广大地区,没有密集集团,很难找到决战对手。同时苏军只能沿着张家口方向进入华北,而这一地区的恶劣自然条件又严重限制着战役容量。这样一来,可选择方案便仅剩一个了,这就是全歼日军在大陆上最密集和最强大的集团--关东军,使日本丧失陆军中的精锐部队,迫使它无条件投降。 至1945年春,关东军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加上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但按欧洲战场的标准衡量,它的技术兵器相对较弱。这支上百万人的大军只配备有5000多门火炮,1000多辆坦克和不足2000架飞机。不仅如此,它的装备质量也较差,如没有重型坦克,坦克的最大行程不超过160公里等等。为完成苏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部署变更,大量兵力和兵器要在短时期内进行长达9000到12000公里的调动,而且在主要路段上,只能依靠唯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来实施,运量极度膨胀,铁路已达到忍受的极限。在对日作战准备期间,约有13万6升节满载部队和物资的车皮从西部驶抵远东和后贝加尔。到1945年8月,苏联在远东共集中了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和3个防空集团军,包括后勤部队在内共有150多万人,26000多门火炮,5500多辆坦克和3800多架飞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31
1938年日本军队在有苏联驻军的蒙古国和日本扶植建立的伪满洲国边境制造摩擦,朱可夫被派往边境,组织对日军事部署。1939年5月诺门坎战役爆发,在朱可夫指挥下,苏联军队大量使用装甲兵,进行闪电战似的立体机动作战,最终合围日军,取得胜利。这一战役由于远离欧洲主战场,所以不被人注意,但是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定在东南亚,使得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可夫因在这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朱可夫被授予大将军衔,随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
麻烦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