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乐舞的特征是()

原始乐舞的特征是()
选项:
a、诗乐舞“三位一体”
b、音乐单调
c、扮演者要戴假面具
d、节奏欢快

原始乐舞的特征是诗乐舞“三位一体”。

原始乐蹈在氏族社会中不仅是娱乐工具,也是宗教工具、教育工具,承担着社会生活中的多种功能,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作为娱乐工具,既能自娱,也能娱人;而作为教育工具,包含的内容更是多方面的,例如:氏族历史、生产劳动、战斗技能、伦理道德、强身健体,甚至性的知识等等,都曾是舞蹈教育的内容。

但它归根结蒂是一项审美活动,它在履行多种职能的同时,都不能没有审美的、使人(包括舞者自身)得到愉娱和美感享受的作用。

扩展资料:

原始乐舞是人类共同经历的早期音乐形态,即黄翔鹏先生所提出的“乐舞”形态。

这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艺术,较为简单粗拙,表现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即歌、舞、乐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相互依赖性,尚不足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同时,音乐艺术的起源之始,便是一种综合艺术,有可能是从劳动的呼号、动作、节奏、音调等组合中演化而出,也就是歌、舞、乐同源。从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形式,如有关“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记载,以及青海省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中国原始乐舞的形式在历史上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从黄帝时期直至周代,都一脉相承了这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随着艺术的逐渐发展成熟,至春秋战国时期,原始乐舞为一种新的音乐形态—歌舞伎乐形态所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始乐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1

诗乐舞“三位一体”。

一般来说,早期的陶埙都是橄榄形,体积较小,除一个吹孔外,仅有一至二个音孔;晚期的陶埙才呈蛋形,体积增大,音孔增多。

陶埙中隐藏着古老的原始音乐的奥秘,已有许多音乐史家对此进行过研究。今天,音乐家已经复制出陶埙这一古老的原始乐器,使之登上了演奏现代音乐的大雅之堂。

扩展资料:

起源

陶响球和响器也是这一时期最流行的原始乐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过两件仰韶文化早期的陶响器,一件橄榄形,另一件馒头形,内有泥丸,摇之作响。由于它们不是球体,与陶响球形状不同,故称作陶响器。

最早的陶响球也属仰韶文化早期。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曾发现三件,直径仅 2—3 厘米,内有小泥丸,轻摇作响,外表饰有指甲纹。如此小的陶响球,可能不会单个使用,集合数个一起摇动,响声则会更大。

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中也发现有许多陶响球,四川巫山大溪、湖北宜昌清水滩、江陵毛家山、松滋桂花树等地均有出土,其中宜昌清水滩出土的四件,内装石子,外表有镂孔和各种纹饰,显而易见,陶响球在大溪文化中极盛行。此外,北京平谷上宅遗址中也出有陶响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始乐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25
你的问题有些模糊~~

到底原始到什么程度~~??

1 最最原始的舞蹈(或者暂且不能叫做舞蹈吧),可能只是一些玩耍或纯粹的生存的需要~~

2 后来,可能逐渐复杂和协调,并且加入了娱乐的成分~~

3 再后来,就有某些有知识的人加入其中,那就又多出了一些书面性的成分~~

! 诗乐舞“三位一体”
这已经是一种相当完善的形式了~~

!“音乐单调”,这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系,不能概论~~

!“扮演者要戴假面具”,这也说不定,各个地方的部落人群的文化心理和喜好不同,而南方的部落估计戴面具的可能性较大些~~

!“节奏欢快”,这也要看当时人们的情趣,不同的人,甚至相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心态都可能是其因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1-04
选A
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