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着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为别人着想?

有没有这方面心理学的书籍啊?

  《洛克菲勒难题》总体概括
  作者:崔基哲 罗锦贤
  2006年6月第1版 定价18元

  总体来说这本书是一本不错的书,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更多的强调宽容和换位思考的成分,虽然开篇有点做作,初始阅读时让我觉得作者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但是通读全文后,会发现有很多引人思考的成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一种宽容、助人、尊重他人和换位思考的思想,与其他书籍不同的是,作者给出了具体的、可执行的方法。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勇气,因为给出道理很容易,想说出一番道理更加容易,想说清楚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不可实现,但是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作者必须冒着为人评价“幼稚”、“理想主义”和“不全面”、“有待商榷”的风险,但这本书,还是成功做到了提供可参考的方法。给作者的建议是,开篇换一种手法,前几章是论证作者观点的重要部分——原因和全部解决措施的基础——这部分,应该有更为全面和详实的论证以及缜密的逻辑,否则很难让人信服。
  虽然在总体上肯定该书,但对其中观点,我依旧像对待其他任何一本书籍一样,持存疑态度。整体来说,书中强调的内容与我的思想基础并不非常相符,对我来说,作者有些理想化,更多的相信“人性本善”,我不想在这里探讨人性问题,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探讨,但是当我面对这个话题时,不能不让我想到自己在诸多管理书籍阅读中所遇到的困惑。在诸多管理书籍中,我一直心存疑虑,究其根本,我并不非常相信人性本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虽然我很讨厌用这种词汇来概括自己,不过这个可以简单的说明问题,我一项认为自己对很多事情都持悲观态度,而日常充满了快乐不过是因为我太过悲观,而希望更快乐的迎接每一刻——所以我比大多数人快乐。对这个话题,我在逐步思考,但相信不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结论,我只希望自己能够从更为乐观的角度看待更为深入的问题,并将这种乐观情绪直接反应于自己的管理风格上,以及像本书强调的人际交往上来。

  欢迎光临我的Blog: http://gudao.mysmth.net

  《洛克菲勒难题》信任和背约
  作者以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一则小故事为始,提出“信任”问题的一个崭新思路:对任何人都要“既相信,又不相信。”这里的“既相信,又不相信”与半信半疑有很大区别,半信半疑“很难得到别人对他的信任(41)”。

  第一章 背约之隐
  人们违背约定的原因,作者认为有两种:
  1、 资源缺乏:这个包括绝对缺乏和相对缺乏:“绝对缺乏意味着人们根本没有遵守所需要的资源。(3)”关于这一点,我还是很认同的,但是自己需要注意,认清自己有哪些资源,不要轻易做出承诺;“相对的资源缺乏,是指人们在履行约定的过程中,认为自己的投入过大,而违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却不大,这样便中断履行约定的过程。(8)”对于这一点,应该注意在良好的沟通,争取获得对方的理解。
  2、 原则的副作用:在这部分中,作者认为当有些人在并不缺乏资源的条件下,依旧没能履约,其根本原因就是“原则的副作用”。作者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例子以便于大家理解,比如破罐子破摔(作者称之为肆无忌惮,比如一个人杀人后,认为杀一个自己也是死,就不在乎多杀几个了),不堪重负,高不可攀。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几个例子从本质上来说都可以认为是“破罐子破摔”。最终作者给出一个结论就是,“原则的副作用让违反原则的人陷入绝望,进而做出的消极逃避、自虐、极端暴力的行为……一个人一旦否认了原则(“原则的五个层次:良心、人与人之间的约定、规章制度、道德、法律。(按由高到低的顺序。P31)”),就不可能再遵守这一原则了。这就是洛克菲勒难题所说‘不能相信任何人’的原因。(36)”

  《洛克菲勒难题》第二章 信人之道
  对于“美好心愿会不会成为人们辩护自己过错的借口?(59)”,作者认为“在美好心愿和最后行为之间增加一层‘动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59)”
  “认可别人的美好心愿,不是非得承认别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出于善良动机;反过来,即使对方不认可自己在某一件事情上的善良动机,只要对方清楚‘美好心愿’和‘不良动机’之间的区别,不否认自己的美好心愿,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60)”对于心愿和动机之间的区别,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虽然不能否认可能存在“撒气”的“不良动机”,但是不可否认其“美好心愿”。所以作者的答案是:“相信别人的美好心愿,但是不相信别人每次都兑现承诺。(62)”而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既然不能相信别人一定兑现承诺,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对方失约的准备,帮助别人的时候,或者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都要激活自己和别人的闲散资源,这是正确应用洛克菲勒难题答案的关键。(62)”

  欢迎光临我的Blog: http://gudao.mysmth.net

  在后面的例子中,作者从个人和企业两个方面介绍这一点,对个人来说,我的理解是,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给自己留后路,首先要相信对方的“美好心愿”,这样避免当遇到“被耍”的情况发生时怀疑对方的动机,而另一方面又要给自己留好后路,也就是预备计划,一旦对方没能达到承诺,自己也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这样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不会有很大的损失。我还是认为人很多时候是很主观的,经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同一件事情“被耍”,如果自己的损失很大,那么对他人的“怨恨”会很强烈,而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则很可能一笑而过,其实这里的Plan B也是让自己不蒙受很大损失,又能够理解他人的保证措施。同时作者很强调闲散资源,因为闲散资源给他人是既不让自己有很大损失,又能够帮助他人的一种方式,我不知道心理学上的名词,但是肯定是更好的获得心理平衡和愿望的优秀方式,把闲散资源利用起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道理!具体的做法个人认为可以稍微注意一下自己都有那些闲散资源,同时他人有什么需求,随时关注,一旦可以给他人提供帮助,就应该主动去帮忙;同时,更加也不要忘记关注他人的闲散资源,当你需要求他人帮忙的时候,如果您的要求是他人的闲散资源,那么这也就更加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在这一点上,可以认为是某种程度的“度”的把握。至于对企业的东西,我个人不是非常赞同作者观点,就不多说了。
  当人们与他人合作时,总是会冒着一定对方失约的风险,作者在一个例子中提出了他对承诺方是否会履行约定的评判依据:“可以估算实现盈利过程中张总(承诺者)和自己各需投入多少,如果估测的投入比例在25%-35%之间,那么张总(承诺者)兑现承诺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张总投入的比例远远超过70%,但是他认为在以后的事情上或者在别的事情上你(自己)能帮助他(承诺者),那么他也可能为了长远的合作而放弃现在的利益,兑现他的承诺。否则,他以后很可能认为当时的约定是一个‘不对等’的约定,不兑现承诺。(76)”(最重要的是该承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P83)这让我想起来刚刚看完安德烈•科斯托拉尼的《股票培训班》中的一个小例子,一个人说他能够弄到便宜的某种东西,当别人问他是否签订协议时,他说:“如果价格比我们约定的高,那么他不会发货;如果价格比我们约定的要低,我也不会付款。”当时我很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是当你把这句话脱离那个买卖关系,而放到这个例子中时,就可以发现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关键在于双方对各自付出或者说损失的评估,即使双方之间有文字性依据在,对方兑现了承诺的款项,同样也会希望在其他方面把损失“找回来”,即使没有办法,也会在未来的合作中寻求其他方式或者不与之合作。同时当我们对待失约时,作者也提出了他的观点:“当对方失约的时候,看作是投资失败,而不是人品问题。(72)”他在例子中投入了他的闲散资源——时间,为一家公司提供帮助,但是对方最终并没有兑现承诺的金钱,因为对方并没有认可他的付出,结果他离开了,作者认为如果开始时提出报酬,可能因为对方无法支付而无法开展这个项目,而他的闲散资源——时间也无法有效利用,所以作者把这件事情看作是投资失败,而非信任危机。这种方式在我看来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公司之间的合作,或者是合同关系,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通用的评判合作、信任和承诺的方式,虽然我认为在这方面作者的思考方式和评判依据依旧粗糙和单纯,但是这给我提供了一个把握其中“度”的思路,在这方面来说,非常感谢作者。还有一个需要在承诺时需要注意的是,平等原则,人与人之间合作应该是平等的,虽然大多情况下,双方至少在感觉上是不平等的,人们可能由于儿时经历的原因,公司可能因为大小或者所处地位的原因而迫不得已同意对方的“承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应该更加注重沟通,并关注双方之间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因为我还是那个观点,“总有一天是要还的”,如果不是一种平等的合作,总是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当强势一方承诺弱势一方时,一定要注意,对方是自愿和慎重思考的,而非出于无奈或者愧疚。在我的工作中,由于我所处公司是出资一方,不可避免的对我管理的公司项目部来说我们处于一种强势地位,虽然大多情况下我会努力将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上,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为条件所迫,我必须“压”对方完成某些事情,当然基本上每件事情还都是成功了的,我觉得这是因为对方更多的是看到长远的利益,而非这一刻的得失,关键还是在一直以来的做事方式。
  需做:闲散资源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资源,自己都有哪些?

  《洛克菲勒难题》第三章 承担之妙
  作者认为“导致人们偏离美好心愿的两大原因是缺乏资源和原则的副作用,而后者是主要原因。(90)”为了“脱离原则的副作用,帮助他实现美好心愿的方法,就是给他补充资源,并让他看到以后的希望。”作者认为应该做到:“第一,要明确原则;第二,要相信对方有遵守原则的美好心愿,美好心愿就像一颗种子,只要有适宜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第三,利用闲散资源,做好承担他不能遵守原则的后果的准备,即代替承担;第四,要给对方一定的空间,耐心地等待他的改变。”简单概括就是:“明确原则、相信美好心愿、利用闲散资源提供代替承担和等待。(90)”
  在培养他人自信方面,作者举了一个陈维的例子,强调注入资金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自信需要资源的支持,“对一个缺乏资源的人简单的强调自信的重要性,只能让人觉得‘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真正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95)”
  对于子女教育,作者认为“孩子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什么都听孩子的。(107)”“父母要100%地决定孩子的学习内容;同时要100%的尊重孩子的意见。”解释起来,“父母可以强迫孩子学习某项技能,但孩子没有完成好时应由父母承担(给孩子发泄的机会。作者的例子中,孩子弹钢琴,弹错了,要打手指——打父亲的手指)。这样孩子既可以得到尝试的机会,又不会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这就需要父母在平时的小事上,给孩子提供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并且代替承担。”
  在上下级之间,“上级应该尊重下属的意见,同时要具备强制下级完成业务的权威。企业之间的和睦,以及各级员工之间的和睦,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牺牲和睦为代价的更好方法也许可以给企业带来短期的利益,但是不利于长期发展。反之,牺牲短期效益的和睦,可以奠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为了和睦而放弃原则。(109)”
  在上述四点中,承担责任时很重要的一点,对此,作者做出了更详细的说明,“承担要诀:从狭义上讲,代替承担只是代替别人承担违背原则的后果,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从广义上讲,代替承担应该包括原则、相信美好心愿、利用闲散资源提供代替承担、等待全过程,它是主动的。(116)”“闲散资源是0,原则、相信美好心愿、等待三项可以说成是1,两者结合可以变成10、100甚至1000.。(117)”
  “没有人愿意和一个只讲原则的人在一起,也没有人愿意和一个不讲原则的人在一起——原则和感情的冲突。”“答案在于代替承担。代替承担包括原则明确、美好心愿、闲散资源和等待。对违背原则的人,首先明确原则,执行惩罚,减少其资源以后,用自己的闲散资源提供代替承担,以此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对方不仅不会受到伤害,而且还会感激。因此,有了代替承担以后,原则不是伤害感情的杀手,而是巩固感情的助手。(119)”“大部分情况下,被罚人真正需要的,不是执法者的代替承担,而是执法者的美好心愿。(119)”这个可以理解为处事中的“放和收”,在做事过程中,尤其是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收有放,唯有做好了“收”,才能更好的做到约束,才能树立权威并避免错误;而唯有做好了“放”,才能将获得对方的理解,使合作持久下去。在这一收一放之间的艺术就是管理的艺术,也就是“度”的把握,本书给这种把握提供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思路,后续我还要进行更多的思考。
  后面的部分提到了一个“等待”,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点每个人都清楚,个人没有从作者的描述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不做摘录。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review/115843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9
建议你看看<方与圆>或者<商道人道>等这方面的书,不错!
第2个回答  2008-11-12
楼主不用这样吧,只要你和人家吵架了你做的一些事,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你把自己当作那个人(在这个前提之下不要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你就会体会到他的幸福与痛苦了,你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想想其他人会不会被你伤害到,这样就可以了,希望你可以看明白我说的话。

参考资料:我就是这样子做人的,希望你可以更好楼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