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残障设施做得好?又有哪些做得不好?

如题所述

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残疾人士,相比较正常人而言,他们的行动不是那么方便,生活起来也会比较困难,因此国家做好残障设施很有必要。那么在我国有哪些残障设施做得比较好,又有哪些残障设施还需要改进呢?

做得好的残障设施

在中国,有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电梯,供残障人士专用。残疾人上下楼梯本来就不方便,但是通过这一做法,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残障人士专供电梯,不仅使用便捷,而且覆盖了大多数的小区和办公场所,让残疾人的出行更加方便。

在中国,有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独立卫生间,卫生间内采用的是坐便器,方便他们使用,同时避免尴尬。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覆盖面也很广,几乎覆盖了每一个商场和办公场所,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个难题。

需要改进的残障设施

残疾人士尤其是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士,在过马路的时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在国外红绿灯一般采用的都是声音加触感提示,这样能给视力障碍的人提供方向指导,让他们顺利通行。但是在国内这样带有导盲声音和触感提示的红绿灯很难见到。

之前有人说之所以不设立这样的导盲声音和带有触感提示灯的红绿灯是因为声音太吵了,影响到了周边的居民生活,最终才被关掉。但是在编者看来,即使关掉,也应该很快去找相关的替代品,比如可以加装振动传感器、触碰式声音导航等。

除了红绿灯需要改进,作为残障设施的盲道也需要不断完善。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道路上都是能够看到盲道的。盲道的作用是给盲人判断方向用的,而且在拐弯处会有一些凸起的点作为提示,这样就能让视力障碍的人独立出行。

但是现实中的盲道却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比如一些盲道不是连续的,有时候中间竟然会断开一截距离。而这所以出现这样不连续的情况,大概率是因为出现了障碍物,比如沙井盖、大树等。同时,还有摊贩会在盲道周边乃至盲道上摆摊,共享单车占用盲道,这一系列问题都加大了视力障碍人士出行的难度。

总体来说,中国的残障设施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仍旧有一些需要持续完善的地方。同时编者还想说,“关爱残障人士,人人有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替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5

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坐便区设施、淋浴区设施、盥洗区设施)、走廊防撞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通讯,在生活中更是有无障碍扶手,沐浴凳等与其相关生活的设施。20世纪初,由于人道主义的呼唤,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它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25
一、根据大家平日所见,国内的无障碍设施可能已经很好了。会有这样的印象,大概是因为:
1、在国内大部分城市的路边、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地方,我们经常会看到盲道。
2、2008年我国举办了残奥会,官方在那段时间对公共设施做了很多无障碍改进,这个大家应该都有看到或听说。同样的还有2010年广州的残亚会期间。
二、其实,目前国内的无障碍设施还没想象的那么乐观。以下我想结合亲身体验,说一下现状。
说是亲身经历,那我自己当然就是需要用到无障碍设施的人了。我是一名视障者,就是平时大家说的盲人。所以下面就从视障者的角度,来说说国内的无障碍设施。
1、盲道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人行道上通常都有盲道(城市一般都有),就是人行道地上呈条状、有明显凸起的那些玩意儿。正常来说,盲道是提供给视障者判断方向用的。要走人行道时,视障者需要沿着盲道才不容易走偏,盲道的拐弯处会有一些凸点作为提示(而非直线段那种突出条状),这样视障者就可以完全依靠盲道独立出行了。
但这只是理想的状态。再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盲道可能只是一项面子工程。
现实中,国内很多盲道并不是持续的,中间可能会突然断开一段,断掉的这一段上很有可能会出现一棵树、一个沙井盖或其他阻碍物。既然盲道是帮助盲人走路而存在的,为什么还在中间给盲人制造障碍甚至危险呢?如果有盲人经过时这个沙井盖没盖着,后果将不堪想象。
而且现实中,盲道往往不只有本身设计不合理造成的障碍,还常出现一些人为造成的障碍。举两个例子:一是路边摊,很多摊贩根本就不会注意到或尊重盲道的存在,直接将摊设在盲道中间;另一个安全隐患是共享单车,近两年出现满大街的共享单车,方便了大家的出行是个好事,但有很多共享单车被直接放在盲道上面就不好了,那些乱停单车的人可能没有想过或意识到,盲道的通畅和安全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
2、红绿灯
视障者在中国过马路,通常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很多外国的红绿灯会有声音加触感提示,而目前在国内,带导盲声音和触感提示的红绿灯是很少见的。几年前我家附近还有一个带导盲声音的红绿灯,但这两年这个声音消失了,据说是因为有人投诉太吵就被关掉了。
这些原因导致我们视障者在马路这条生死线上挣扎这么多年……我作为视障者,急切地期待这种状况能尽早得到改善和解决!因为有人嫌吵就把能保障视障者生命安全的东西撤掉,在我看来是不妥的。况且,即使撤掉声音导盲,其实还是有替代方案的,例如加装震动传感器,这样至少视障者可以通过触摸来判断是否可以通行。解决问题并不难,只要足够重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9-25
在中国,有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电梯,供残障人士专用。残疾人上下楼梯本来就不方便,但是通过这一做法,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残障人士专供电梯,不仅使用便捷,而且覆盖了大多数的小区和办公场所,让残疾人的出行更加方便。有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独立卫生间,卫生间内采用的是坐便器,方便他们使用,同时避免尴尬。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覆盖面也很广,几乎覆盖了每一个商场和办公场所,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个难题。需要改进的残障设施,残疾人士尤其是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士,在过马路的时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在国外红绿灯一般采用的都是声音加触感提示,这样能给视力障碍的人提供方向指导,让他们顺利通行。但是在国内这样带有导盲声音和触感提示的红绿灯很难见到。
第4个回答  2021-09-25
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残疾人士,相比较正常人而言,他们的行动不是那么方便,生活起来也会比较困难,因此国家做好残障设施很有必要。那么在我国有哪些残障设施做得比较好,又有哪些残障设施还需要改进呢?

做得好的残障设施

在中国,有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电梯,供残障人士专用。残疾人上下楼梯本来就不方便,但是通过这一做法,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残障人士专供电梯,不仅使用便捷,而且覆盖了大多数的小区和办公场所,让残疾人的出行更加方便。

在中国,有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独立卫生间,卫生间内采用的是坐便器,方便他们使用,同时避免尴尬。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覆盖面也很广,几乎覆盖了每一个商场和办公场所,为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个难题。

需要改进的残障设施

残疾人士尤其是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士,在过马路的时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在国外红绿灯一般采用的都是声音加触感提示,这样能给视力障碍的人提供方向指导,让他们顺利通行。但是在国内这样带有导盲声音和触感提示的红绿灯很难见到。

之前有人说之所以不设立这样的导盲声音和带有触感提示灯的红绿灯是因为声音太吵了,影响到了周边的居民生活,最终才被关掉。但是在编者看来,即使关掉,也应该很快去找相关的替代品,比如可以加装振动传感器、触碰式声音导航等。

除了红绿灯需要改进,作为残障设施的盲道也需要不断完善。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道路上都是能够看到盲道的。盲道的作用是给盲人判断方向用的,而且在拐弯处会有一些凸起的点作为提示,这样就能让视力障碍的人独立出行。

但是现实中的盲道却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比如一些盲道不是连续的,有时候中间竟然会断开一截距离。而这所以出现这样不连续的情况,大概率是因为出现了障碍物,比如沙井盖、大树等。同时,还有摊贩会在盲道周边乃至盲道上摆摊,共享单车占用盲道,这一系列问题都加大了视力障碍人士出行的难度。

总体来说,中国的残障设施已经做得不错了,但是仍旧有一些需要持续完善的地方。同时编者还想说,“关爱残障人士,人人有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替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