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大师帮我讲解一下“红斑狼疮”的问题

请问 关于红斑狼疮 是属于什么疾病 对人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能不能结婚生育 对下一代有没有遗传?? 请各位帮我讲解一下

所谓的红斑狼疮其实就是热毒侵入人的五脏六腑,对人的各脏器造成严重损害的一种系统性疾病,因为热毒可以通过血液和脉络到达人体的每一个地方,所以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现代医学把红斑狼疮划为免役系统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是不全面的,这只是对红斑狼疮损害人体的部分表象的描述。当然红斑狼疮对免役系统和结缔组织的侵害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对于一种全身性疾病,只是把部分表象当作治疗的对象,其治疗效果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绝大多数因贻误治疗而造成严重后果,轻者损害身体,重者危及生命,现在西医对红斑狼疮的治疗就是处于这种尴尬境地。
我们的祖国医学把红斑狼疮确定为日晒病是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长期的实践和辨证而得出的结论。现代西医可以通过血液化验出狼疮因子(也就热毒因子),侵害人体的就是这些热毒因子。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就象我们平时上火会有各种表现,有的流鼻血,有的口腔溃疡,还有的长痔疮等等,可见上火的表现和红斑狼疮的表现是非常相似的,只是红斑狼疮对人体损害程度要比上火严重的多,能够侵害到全身各个脏器的也只有热毒因子(也就是这股大火)可以做到。那么这股热毒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确定红斑狼疮病因的关键所在。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红斑狼疮患者都有一个共有特点——皮肤细嫩。当然这个细嫩并不是针对其先天性的肤质而言的,而是针对红斑狼疮易发人群的综合体质情况作出的结论,这种体质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有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也就是说红斑狼疮的易发人群就是那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比较低的人群(比如学生、孕妇、室内工作者,以及天生皮肤细嫩的人等等),这些人很少经受风吹日晒的考验,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也较低,如果突然遭受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以后,很容易形成热毒因子而侵入其五脏六腑,导致红斑狼疮病发作。
现代医学把红斑狼疮分成很多种类型,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以及其它的种类,这都是根据热毒因子造成的外在表象划分的,没有科学依据。我们中医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中医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不是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念。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热毒因子侵入人的五脏六腑就会造成人体 阴阳失衡。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平衡失调和破坏,则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即将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从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溃了就没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
中医根治红斑狼疮的遵循先泻后补的治疗方针。基本原理就是先将其热毒因子消除,然后调理被其扰乱的身体内环境,达到致中和的状态。患者体内阴阳调和了,红斑狼疮自然就痊愈了。
痊愈以后会不会复发是红斑狼疮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西医对红斑狼疮的治疗是大剂量激素冲击和免役抑制剂(化疗)的控制疗法,也就是说只是在控制,没有将热毒因子消除,当然也谈不上痊愈,而是把热毒因子控制在一个红斑狼疮患者可以承受的状态,也就是稳定期。长期的激素和免役抑制剂的副作用造成人体抵抗力的降低,控制疗法就会失去作用,红斑狼疮患者就会处于危险境地,并且激素的控制作用也掩盖了很多脏器损害的结果。这时的患者往往都已经形成严重的脏器损害,有的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损伤,比如;股骨头坏死变形,胸腔、心包严重积液,胸膜肥厚,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中医的治疗是从根本上消除红斑狼疮的根源——热毒因子,并且通过中药神奇的调理功能把患者的身体机能调理到一个正常人的状态,也就是对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达到一个正常的状态,所以中医的治疗不会复发。
为什么很多患者使用中医没有效果呢,这就是中医的悲哀了。很多中医人士甚至庸医,不仔细研究中医的精髓,打着中医的旗号,根椐西医的理论在招摇撞骗,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就是中医治本,西医治标,如果中医也治标其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不但没有将病治好,并且严重损害了中医形象。
SLE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外因为起居不慎,日光暴晒,感受邪毒,七情内伤,劳欲过度等,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毒热和瘀血内生而发病。
病理变化为热毒炽盛,播灼营血,损伤血络,则见发热,舌咽溃痛,皮肤红斑,吐、呕、尿、便血。热灼阴虚,血瘀络虚,外邪痹络,则关节疼痛。阴虚气耗,邪毒痹心,则心悸气短,胸闷或痛,唇紫。阴虚血瘀,则低热,红斑色黯。肾阴亏损测头晕,脱发。阴损及阳,脾肾阳虚,则下肢浮肿,腰脊酸软。此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血行不畅,瘀毒内结测胁肋疼痛用办下块。
辩证分型
1)热毒炽盛症状:高热,面部红斑或紫斑,血疱,或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关节和肌肉酸痛,烦躁口渴,或神昏谵语。舌红或紫,苔薄黄,脉滑数。本型见于急性或亚急性病例。
证候分析:热毒炽盛,则见高热;营血被播,里热炽盛,溢于肌肤,则为面部皮肤红斑。血炽而瘀,则为紫斑;瘀毒为患,则为血疱;热伤血络,则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瘀络虚,风湿热邪,痹阻经络,则关节肌肉酸痛;热盛伤津,则烦躁口渴;热入心营测神昏谵语;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均为热毒内炽,营血热盛之象,舌紫则为血热致瘀之象。
2)阴虚血瘀症状:低热起伏或伴烦热,皮肤紫斑,肌肉酸楚,关节隐痛,或呈游走性红肿热痛。舌黯红,苔薄黄,脉细数。本型见于轻度活动病例。
证候分析:热耗阴伤,阴虚血瘀,则低热起伏,皮肤紫斑;络脉空虚,则关节隐痛;风湿热邪由肌表入经络,痹阻气血测肌肉酸楚,关节游走性红肿热痛;舌黯红,苔薄黄,脉细数,为阴虚血瘀,络虚邪痹之象。
3)气阴两虚症状:心悸气短,胸闷或痛,皮肤黯紫斑,口唇青紫,自汗不眠,或神昏狂躁。舌紫黯,苔黄,脉细数或结代。本型见于心肺损害或中枢神经损害的病例。
证候分析:邪毒久郁,气阴两亏,心失所养测自汗不眠,邪毒痹心,则心悸气短,胸闷或痛;血脉瘀滞,则皮肤黯紫斑,口唇青紫;邪毒攻心,则神昏狂躁;舌紫黯,苔黄脉细数或结代,均为气阴两虚,邪毒痹心之象。
4)肝郁血瘀症状:胁肋疼痛,胸闷脘痞,或见胁下疤块,皮肤黯黑,皮下瘀斑,月经紊乱。舌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弦或涩。本型见于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的病例。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血行瘀滞,则胁肋疼痛,胸闷脘痞,皮肤黯黑,皮下瘀斑;瘀毒内结,则胁下疤块;女子以肝血为用,肝郁血瘀,冲任失调,则月经紊乱;舌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弦或涩,均为肝郁血瘀,邪毒内结之象。
5)阴阳两虚症状:红斑黯淡,腰酸,头晕目黯,脱发,面色少华,纳呆腹胀或便溏,神疲浮肿,畏寒肢冷。舌黯胖,苔薄,脉细弱。本型见于狼疮性肾炎病例。
证候分析:邪稽正虚,肝肾阴血不足,无以滋养脏腑经络,则腰酸,头晕目黯,脱发,面色少华;阴损及阳,血少而滞,则红斑黯淡;脾肾阳虚,则纳呆腹胀或便溏,神疲浮肿,畏寒肢冷等;舌黯胖,苔薄,脉细弱,为阴阳两虚之象。
[编辑本段]诊断标准
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13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见表2),并经国内 27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1987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2.光敏感 x10’/升或溶血性贫血: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3.口腔粘膜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5.胸膜炎或心包炎 :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 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
6.癫痫或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 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7.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蛋白尿>0.5g/dl或3+; 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 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白细胞少于4x10’/升或血小板少于100
9.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1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11.抗Sm抗体阳性
12.O降低
13.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皮损部位)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编辑本段]病理现象
(一)发热
红斑狼疮的免疫功能异常,体内可产生许多种物质,作为致热源而使机体发热。约80%的病人可有发热,大多数为高热,约12%的病人表现为低热。有一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就是不明原因的发热。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个年轻女性出现较长时期的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有关节酸痛和肿胀,以及出现皮疹,要高度怀疑有没有患红斑狼疮的可能,要请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看看有没有各种自身抗体的存在,以明确诊断。
发热往往说明红斑狼疮病情在活动,要采取措施及时治疗,以免使病情发展。红斑狼疮引起的发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后,体温能迅速消退,恢复正常,如果激素停用,则体温又可回升。但是在红斑狼疮病人中,特别是长期大量使用激素后也会出现发热,这时候要高度警惕有没有感染的出现。因为激素使用后,抑制了人的免疫力,降低了人体抗病和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此时细菌可以乘虚而入来感染机体,最多见的是肺部感染,特别要当心结核杆菌的感染,要及时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免使病情发展而危及生命。
(二)红斑皮疹
80%以上的病人有皮肤损害,红斑、皮疹呈现多样型。颧面部蝴蝶状红斑和甲周,指端水肿性红斑为SLE特征表现。蝶形红斑不超过鼻唇沟,而鼻梁、额、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在上臂肘背、掌背、指节、趾节背面、手掌、足底部等部位亦可有不同形状的红斑。形状有盘状红斑、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多形红斑等。
盘状红斑的形状呈现片状,边界清楚,稍隆起中司平坦,上有角质屑粘附,拭之不去,与下面毛囊相连,为一毛囊角栓,以后可留有萎缩性疤痕,略有凹陷。
皮疹有红色丘疹、斑丘疹,一般不痒或稍痒,在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发生,以面部、颈部、四肢为多见。少数人有水泡、血泡。红斑、水泡消退后,可出现表皮萎缩,色素沉着和角化。
光敏感,约有1/3病人一晒太阳光即出现整个面部发红。主要是对紫外线敏感,夏季在屋荫下,由于辐射面部亦会发红,有些病人日晒后出现阳光过敏性皮疹。
(三)粘膜溃疡和脱发
约有1/5病人有粘膜损害,累及口唇、舌、颊、鼻、腔等,出现无痛性粘膜溃疡。如有继发感染可有疼痛。
红斑狼疮病人容易引起毛发脱落,除了由于皮疹部位的炎症引起的脱发外,其他部位也会脱发,不光是头发,而且睫毛。眉毛、体毛亦会脱落。
脱发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弥漫性脱发,残留的头发稀疏,失去光泽或枯黄,毛发干细,且容易折断,形成稀发或斑秃;另一种脱发集中在前额部,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流海”处,头发稀疏、枯黄、容易折断,头发呈长短参差不齐,形成“狼疮发”。
红斑狼疮引起的脱发和平时我们所说的“脂溢性脱发”完全是两回事,病理基础不同。狼疮性脱发主要是由于皮肤下的小血管炎,导致对发囊的营养供应障碍,使得毛发的生长受影响而致。它是作为红斑狼疮的一种临床表现而存在,有一部分红斑狼疮的病人发病的首发症就是脱发,所以要引起注意,红斑狼疮的脱发比较常见。
一般在病情控制后,毛发可以再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红斑狼疮病人再次脱发可能是疾病复发的第一症状,要引起医生和病人的注意。
(四)关节炎
有90%以上的病人有关节痛,各个病期都可能发生。关节痛有的于发病前数年已经出现,有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触痛和积液,呈急性关节炎表现。受累部位多见的有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趾节等,常有对称性。部分病人有晨僵。有些病人关节病程较长,也有病人只有短时出现,甚至为一过性关节痛。
X片大多见不到骨质改变和关切畸形,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达5年以上,约5%病人可有无菌性骨坏死。
(五)血液细胞减少
由于自身抗体存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自身破坏而减少。
贫血大多为正细胞性贫血,抗红细胞抗体多为lgG型,血红蛋白也下降。白细胞一般为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存活时间短,血小板因其表面lgG型抗血小板而引起自身破坏。
(六)心脏损害
约有1/4的病人有心包炎,轻症可无症状,明显的才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有一时性心包磨擦音,临床不一定能发现。心动超声图或B超和X线胸片需作常规检查,可显示有心包积液。在我院治疗的SLE中发现有心包积液的病人占34.15%。
(七)肺损害
SLE许多病人在X线胸片中示有两下肺基底段点状小结节影和条索或网状阴影,为间质性改变,大多没有症状。
胸膜炎可无症状,只在下面检查中发现,即:B超和X线胸片中有少量至中等量胸腔积液,有时与心包积液同时存在。胸水中可找到LE细胞。
(八)狼疮性肾炎
从临床上看约有75%的SLE病人有肾损害,尿检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少数病人有管型。狼疮性肾炎在早期即发生。病变持续多年,可能会有广泛损害,演变为肾功能不全而成尿毒症。
(九)脑损害
SLE神经系统损害有多种多样表现。精神病变表现为精神分裂症反应,各种精神障碍如烦躁、失眠、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
脑损害常见于慢性SLE终末期或SLE急性发作的重症病例,有少数慢生轻症脑损害病例,经常头痛头晕,脑电图有异常改变,在极少烽病例中是急发期首发症状。一般情况下,及时治疗后,脑损害是可逆的,脑电图、脑CT扫描的异常改变也是可逆的。
颅内严重出血,脑疝可导致死亡。
(十)淋巴网状系统
约50%左右SLE病人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颌下、腋下肿大为多见,质软,活动大小不一,一般无压痛。
许多病人有扁桃体肿大、疼痛、常提示SLE发作。抗菌消炎效果不佳。
约1/3病人有肝肿大,但SLE没有特殊的肝脏病变,少数可有GPT和GOT轻度升高,极少引起黄疸和肝硬化。约20%的病人有脾肿大。脾脏一般在B超中发现有增大情况,如体检验肋下能触及的,已增大1—1.5倍,极少数病人有巨脾症。
(十一)月经不调
月经紊乱在SLE早期,活动期病人常见。月经提前、延期、减少或经量明显增多均有。抗心肌磷脂抗体(抗Acl)阳性者可发生死胎或流产。在B超检查中偶尔可发现有盆腔积液,提示有盆腔浆膜炎存在。
(十二)雷诺现象
两手足对称地发白、紫绀、潮红顺序相继出现的现象称雷诺现象。是肢端小动脉痉挛引起的。SLE病人约有15%—20%两手和两足有雷诺现象,出现于SLE的各个病期,有的于SLE发病前早已存在。该现象由寒冷诱发,多在冬天出现,较重的在20oC以下均能发生,天气温暖能自行缓解,待秋冬时再次出现,有些病人夏季双手也是清冷不温的。
(十三)血管炎
双手双足可出现大量瘀点,为免疫复合物聚积成大分子堵塞微小血管引起的栓塞性小血管炎和末梢坏死性小血管炎,并能引起指端,趾尖凹陷、溃疡、坏死。极少数能引起足背动脉闭塞性脉管炎,有剧烈痛。
双腿可出现网状青斑和片状青紫斑。网状青斑如鱼网状,是由于皮下组织的中央微动脉痉挛引起皮肤缺血苍白,毛细血管的树状分枝引起的青紫围绕中间的缺血苍白区而呈网状改变。以大腿内侧为最多见,以小腿内侧、躯干、上肢、手曳亦可见到网状青斑。
腿上片状紫斑常与网状青斑同时存在,是由于皮肤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或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下出血。有的有血管栓塞而可扪及小结节,片状紫斑以小腿为多见,大腿,上肢也可见到。临床还可见到栓塞性静脉炎。
指甲改变。许多病人有灰指甲,与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真菌感染有关。也有因末梢血管炎长期缺血而使指甲变薄变软萎缩而似灰指甲状的。
(十四)消化道损害
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有食欲减退,许多病人有便秘、腹胀。有的病人恶心,脐周腹痛,大便次数增多。腹水与狼疮性腹膜炎,肠系膜炎有关,也有的与狼疮性肾炎低蛋白血症有关。
狼疮引起的胰腺炎极少见。这与胰腺血管有关。
(十五)眼部病变
约20%—25%病人有眼底变化,包括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物有卵圆形式样圆形白色混蚀物,是继发了小血管栓塞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肿胀变形的产物,可造成视觉障碍。随着病情的缓解,这些改变是可以消失的。其它的玻璃体内出血、巩膜炎等。

[编辑本段]红斑狼疮患者的饮食调配
红斑狼疮病人的饮食调配可结合临床辨证中虚实寒热及以上食物的属性进行,对症选用,还可根据现代研究中的人体代谢所需物质进行调配食物,如红斑狼疮患者50%以上有明显的肾脏损害,蛋白质常常从尿中大量丢失造成低蛋白血症、水肿,引起身体的很多病理变化,因此必须及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补充的蛋白质要以动物性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量要适当,瘦肉每天每人不超过100克,鸡蛋不超过2个,如果食入量过多,病人不但不能完全吸收,还增加肾脏负担。肾病尿蛋白阳性患者,最好少食或不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从临床看,红斑狼疮患者能量代谢发生障碍,在形成低蛋白血症的同时,有的还形成高脂血症,特别是当患者伴有发热时,消化功能降低,故宜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食富含脂肪的大鱼大肉。
侵害肾脏的病人,大多伴随水肿,在单采用激素治疗时,又会导致水钠潴留,因此要限制病人的食盐摄入量,给予低盐饮食,以免水肿症状加重。
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首选药物,在红斑狼疮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后,使糖代谢功能发生紊乱,严重者可形成糖尿病。所以在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的患者中,提倡少食高糖食物,限制糖的摄入量,是十分必要的。
红斑狼疮的病理基础是全身性血管炎,此时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出现内脏器官的炎症表现或出现雷诺现象,因此要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长期服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骨钙丢失,造成骨质疏松,严重者可造成骨坏死,因此平时除常规服用补钙剂以外,还应多吃一些含钙食物等。
由于狼疮性肾炎致大量的蛋白质丢失,每个病人每日平均要丢失2克左右,所以会导致血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下降,每日必须补充一些优质蛋白来维持机体的蛋白质平衡。所谓优质蛋白是主要指动物蛋白,如鱼、肉、鸡、鸭等均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决定,可以比平时适当多吃一些,来补充肾脏中丢失的蛋白量,但不能吃得太多,以免不消化。还可以吃一些新鲜蔬菜来补充人体的维生素,千万不要“忌口”。很多人听了谣传,说患了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拼命节食,造成了机体的衰弱,不利于机体的抗病能力。由于肾脏缺血,可使肾脏分泌肾素,激活血管紧张素而产生高血压,同时由于排钠功能的减退,使水钠潴留,更加重了高血压,所以要限制每日钠盐的摄入量,一般每日在3克左右,同时要补充一些活化的维生素D来帮助钙的吸收。外出时要多穿衣服,注意预防感冒,以免使病情加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1
你问错地方了 这里是心理健康呀 建议你 如果真想了解的话 那么了解病理的专业知识 比较好一些 这里也仅仅是拷贝那边的信息给你看而已 肯定拷贝的不会很全面 那么还不如你自己去看 不是吗

不过 听说那个毛病貌似是绝症的说 全身会起小红点点样子的东西 我第一次了解这个病是在新加坡的一部电视剧 貌似是万梓良和范文芳主演的 一路风尘 剧中 范文芳就是患的这个毛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