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金刚经·持经功德分》第十五:“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花香,而散其处。”后用“香花供养”表示虔诚的敬礼,用“香花券”来称呼香客供奉菩萨的凭证。最早的香花券是入寺参拜者自愿买的,现在的香花券已经渐渐成为寺庙门券的代名词了。不过,也只有自给自足寺庙把自己的门票称为香花券。
中国寺庙道观很多,出售香花券的不多但也不少。普陀、峨嵋、五台、九华等四大佛教名山寺庙多,香花券相对也比较多。鉴于篇幅有限,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江浙地区影响比较大的汉传佛教寺庙的香花券。
杭州·林隐寺 灵隐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山上,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灵隐山离杭州城约12里,又俑“灵苑山”“仟居山”。相传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印度高僧慧理来到灵鹫峰,说:“此天竺灵驽峰之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曰,多为仟灵所隐,今复尔耶?”於是在这里结芦而居,名山曰“飞来峰”,建寺为“灵隐寺”。康熙二十八年(l689年),皇帝驾监杭州,在灵隐寺“亲洒宸翰,书‘云林’二字,赐名云林寺。
杭州·上天竺法喜寺 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有著名三寺,时称“天竺三寺”(通称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刹。下天竺创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馀年,创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历史。清高宗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并亲题寺额。天竺三寺历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观相同,兴衰与共,历史上被誉为“天竺佛国”。
临安·卧龙寺 卧龙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玲珑山。玲珑山在临安市区西南3公里,海拔358米,石径蜿蜒,林泉清幽,是拥有千年历史的佛教胜地。。玲珑寺初建于唐,播名于宋。玲珑山寺虽小,却自古有名。苏轼、黄庭圣、佛印、徐霞客、郁达夫、林语堂、梅兰芳、蒋介石、杨虎城等诸多历代名人雅士曾踏迹此山,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与动人传说。
上海·玉佛寺 上海安远路的玉佛寺,虽然建寺刚满百岁,比起一些千年古刹,显得十分年轻,但已是驰名中外。
玉佛寺原在江湾,是清末大官商盛宣怀的家庵。清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普陀山僧慧根去印度朝拜礼佛,在缅甸募得玉佛五尊,途经上海,留下两尊供在盛氏家庵,并改庵名为玉佛寺。两尊玉佛均为整块白玉雕成,稀世之珍。后因庵年久破旧,一度迁往他处。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禅宗临济派僧可成在现址重新建寺,历时十年才全部竣工。
上海·静安寺 相传创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二四七年),寺名为沪读(即吴淞江)重无寺。唐代改寺院名为永泰禅院,宋代始改为静安寺。寺院的原址在吴淞江畔,因江水波涛冲击,危及寺基,乃于南宋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年)迁至现在的地址。静安寺久经风雨,也不知建了多少次,毁了多少次。“文革”时,静安难逃,庙亦不庙,变成织染厂的天下。拨乱反正之后,大力修复,寺院获得新生。
上海·云翔寺 云翔寺原名“白鹤南翔寺”。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当地人掘地得到直径一丈有余的巨石,常有两只白鹤飞来停在石上,僧人德齐和尚认为是“佛地仙迹”,即四出化缘 ,募集钱款,在此建造了寺庙。寺成白鹤向南飞去,故名白鹤南翔寺。
到唐开成年间(公元836-840年)行齐各尚到此,“鹤为二齐来”。当时有莫家弄佛教门弟子莫少卿捐款地,重新扩建。至此已有寺基一百八十亩,以太平、金黄、四虎、永兴四座桥为界。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弥陀殿、大悲阁、七佛阁、藏经阁、净因堂、三缘堂、园照堂、悟元堂等殿堂楼阁一千零四十八间,僧众七百多人。从此白鹤飞去不回,只留下巨石上几行诗句“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真迹在台綦”。宋绍定年间(公元1228-1233年)御赐“南翔寺”,匾额,遂改名为“南翔寺”。之后南翔寺朝钟暮鼓,香火缭绕。元朝诗人苏昌龄“千载南翔古道场,层楼杰阁冠诸方”的诗名,可见当时盛景一斑。
上海·龙华寺 宋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年),吴越王钱弘俶夜泊海上,风雨骤至,见草莽之中祥光烛天,钟梵隐然,于是出资建寺造塔。寺名龙华,取自弥勒降世龙华树下的典故。龙华寺建筑群仍保持着宋代的伽蓝七堂制。中轴线上,弥勒殿后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藏经楼。 南京·鸡鸣寺 本是梁武时同泰寺的旧址。南朝时,梁武帝肃衍信佛教,大通元年(527年)在鸡笼山上大兴土木,创建了同泰寺。梁武帝曾经四次到同泰寺里“舍身”当和尚,大臣们只好拿出巨款为他“赎身”。这后,寺遭雷劈火烧,焚之殆尽。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在同泰寺旧地建成鸡鸣寺,清朝时遭兵燹,同治时重建。十年浩劫中,寺门和佛像、法器,毁之无余,今已其本修复。
句容·隆昌寺 隆昌寺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元年(502年),初名“千华寺”、“千华社”。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释妙峰秦请扩建。得到了朝延的恩准,明神宗又赐名为“护国圣化隆昌寺”。1702年,清康熙皇帝登宝华山,御书“慧居寺”匾额赐寺,遂改称“慧居寺”。1911年后复改名“隆昌寺”。隆昌寺是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宝华山志》载:“宝华律宗为金陵四百八十大梵之最上者。”宝华山遂被称为律宗第一山。
南京·栖霞寺 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四八九年),由明僧绍捐宅为寺,名“栖霞精舍”。唐代扩建,改名功德寺,增建大小殿宇四十九所,规模宏伟,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丛林”。现存寺院建筑为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由寺僧宗仰重建。,栖霞寺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之一。 扬州·观音山寺 观音山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的蜀冈东峰观音山,故名“观音山寺”。观音山寺宋朝名为“摘星寺”。明至元年又开山建寺。明朝洪武年间重建,名“功德山”,亦名“功德林”、“观音阁”。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咸丰时毁于火。现在的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山门等建筑,乃清朝末年及以后所建。
苏州·西圆寺 西园戒幢寺创建于元至元年间(1264-1294年)。本名归源寺。明嘉靖年间已经衰落,成为太仆徐氏的私宅;名西园。后徐氏舍园为寺,称复古归元寺。崇祯八年(1635年),茂林律师来此住持,改奉律宗,名戒幢寺。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战乱。光绪初年(1875年),由广慧和尚筹资建参,并改名为西园戒幢寺。现存寺庙建筑,都是清末民初所建。
苏州·寒山寺 始建于六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天台名僧寒山、拾得两人来此寺,后拾得东渡至日本,寒山在此寺院,遂将塔院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寺最为著名之处在其“夜半钟声”。初为唐朝所铸,可惜早已失传。光绪三十年寒山寺重建时,江苏巡抚陈夔龙仿旧钟式样新铸一口大钟。寺内另存一,为日本人士所赠仿唐式青铜乳头钟。
常熟·兴福寺 南齐延兴中兴年间(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使)舍宅为寺,初名“大悲寺”。梁木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润旁,故又称“破山寺”。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赐“兴福禅寺”额,兴福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亭勒石,立碑在兴福寺内,至今仍完整无损。今天的兴福寺已成为佛教徒礼拜的圣地和国内外游客青睐的名胜古迹。
当年梁武帝自鸣得意地问达摩:“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却说:“实无功德。”
至于怎样才算有“功德”,禅宗自有一套说法。而买香花券算不算功德呢?只有佛祖知道了。
http://come.6to23.com/gct/zhan1/zkyq/index1.htm参考资料:http://come.6to23.com/gct/zhan1/zkyq/index1.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