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都经历了什么波折让他这么愁?

如题所述

主要是国破家亡,从皇帝到囚徒的人生巨大转变,而个人的爱情跟祖宗的基业在自己手上毁于一旦,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 但正是这样的处境也造就了他,在诗词道路上的辉煌!没有人生的万千挫折,哪来这诗词中充溢着的数不尽的感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著名的李煜的词中,已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亡国之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遥望南国慨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最后只能化作一江春水。从李煜对宋朝极尽所能的逢迎附和中,可以看出他只是要保住祖宗的基业,如果按照他自己的性格,他甘愿做个隐士,而他别说把祖宗基业发扬光大了,连保住都不能,还饱受屈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不悔,能不恨吗?李煜可以说是在一个错误的时期,错误的地点,干了一个错误的职业(如果把做皇帝比作职业的话),也许是真的要应验他的“帝王之相”,他父亲软弱无能,给他留了个烂摊子;几个哥哥的早死,让他当皇帝变为可能;还有就是当时南唐的社会氛围,造就了李煜一个不是皇帝的皇帝。由于亡国他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与欢乐,却得到了后人对他诗词造诣的肯定与赞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1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的李煜能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无奈命运弄人,也是刻于历史卷宗上的亡国之君。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而这时他的个人生活也很悲惨.先是爱妻周后去世,后来小周后有被赵光义霸占.所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第2个回答  2008-11-29
1.自己的哥哥为权弑叔,并最终病死
2.只想做一个写诗赋词的闲散王爷,甚至相当一个隐者,却被推上了政治舞台
3.南唐时时处于北宋的压迫下难以喘息,自己身为一国之主却要卑躬屈膝,处处小心
4.周后的离世,带走了他的红颜知己,更是他挣扎与政治泥沼中的精神寄托娥皇较李煜年长一岁,十九岁时受聘为太子妃,几年后李煜成为江南国主。(娥皇为李煜生有一子,仲宣,但几岁时因故夭折。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娥皇,因爱子猝死,病疾加重,不久就匆匆离开人)
5.最终的国破家亡,南唐的基业终结于自己的手中
第3个回答  2008-11-21
浪淘沙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此词为入宋后抒写幽闭时心情。

“往事只堪哀”,是说想起往事就悲哀,而不是说想起悲哀的往事。后主被俘入宋后,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虞美人》词说“往事知多少”;《菩萨蛮》词说“往事已成空”,可见他的“往事”是指过去欢乐“往事”。如今触目皆悲,所以想起欢乐的往事,更倍增伤感。开篇流露的是幸福的失落感,接下来表现的是沉重的孤独感。庭院长满了苔藓,可见环境的极度荒凉冷清。室内也是死气沉沉。珠帘不卷,既是无人卷,也是无心卷帘。户外荒凉,触目肠断,不如呆在室内消磨时光。可长期龟缩幽闭一室,内心的孤独还是不能排解。他在期盼人来,期盼着与人交流、倾诉,可等待“终日”,不见人来,也无人敢来。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李煜在汴京,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也没有人敢来看望,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绝望。这就是李后主的心态。

在极度孤独中度日的李煜,打发时光、排遣苦闷的最好方式是回忆往事。金剑沉埋于废墟,壮气消沉于荒草,复国的机会与可能是一点儿也没有了,只好任命吧!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成了李煜的绝命诗.因为这首词写出后,那些旧臣哭出泪来,让赵太祖极不放心,不久就用药酒毒死李煜.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第4个回答  2008-11-22
怎么说呢,亡国之痛到了他这地步确实不多,主要和他的性格有关。你想吧,从小锦衣玉食,什么波折都没,宋朝的军队都打到他家门口了他都不知道,这么良的一个人突然混到被软禁的地步,能不伤心吗。
不过也有可能是遗传的吧,从他老子父亲开始就生活在别国的压力下,经常没来由的发下愁,一干大臣也是这德行。
不过,如果没有这些遭遇,李煜怎么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呢,恐怕也写不出为他博得词中帝王的后世名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