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样的尺寸标注组成部分有: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文字、尺寸箭头、基准线、尺寸链、尺寸公差、尺寸限制。
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与被注长度垂直,一端离开图样的轮廓线不小于2mm,另一端超出尺寸线2-3mm左右。
2、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一般由一条两端带箭头的线段组成,有时也可能是两条带单箭头的线段。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
3、尺寸文字: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
4、尺寸箭头:通常出现在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的交点上,用来表示尺寸线的起始位置以及尺寸线相对于图形实体的位置。
6、基准线:用于确定其他尺寸标注的参考基准,通常是图样中的一条明确的线或边缘。
7、尺寸链:当需要标注多个相邻的尺寸时,可以使用尺寸链将它们连接起来,以减少标注的数量和混乱度。
8、尺寸公差:在某些情况下,尺寸标注可能需要包含公差信息,以表示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
9、尺寸限制:当某个尺寸有特殊要求或限制时,可以在尺寸标注中添加相关的文字说明,例如最小值、最大值、对称性要求等。
尺寸界线要与被注长度垂直的原因:
1、尺寸界线与被注长度垂直的原因是为了清晰地标示出被注尺寸的范围,并确保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根据搜索结果,尺寸界线应与被注长度垂直,一端离开图样的轮廓线不小于2mm,另一端宜超出尺寸线2~3mm26。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尺寸界线与被注长度形成明确的对应关系,避免歧义和误解。
2、通过垂直的尺寸界线,我们可以清楚地识别出被注尺寸的起止点,并确保尺寸标注的可读性。同时,垂直的尺寸界线也有助于提供更好的空间,使尺寸标注更加整齐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