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是

如题所述

我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是如下:

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行文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

扩展资料: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古代文学中:散文包括古文、骈文和辞赋,骈文和辞赋基本上属于韵文范畴,但在行文体制上更接近散文。

现代文学中: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发展历史

先秦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两汉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