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学法指导

如题所述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好的学习方法自古就被看作是学习成功的桥梁,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适合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学习方法,学习就会更加主动,学习兴趣巨增,求知欲会大大增强。下面就这一学期我校开展的一系列教研活动中,我从会领悟到的学习方法谈一谈:
一、联系生活,理解课文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情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绪,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这让我想起我曾听过的《手上的皮肤》一课,师在教授第二自然段时,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让学生摸摸自己的手,感受一下自己的茧在哪?听到这里,我不禁为师这个巧妙的方法叫好,可细一想,却发觉这个方法有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太短了,手上没茧。我个人觉得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回家去摸家人、邻居的手,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就能感受到文中所说的职业不同,手指生茧的部位也就不同;与人握手,可以判断出对方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这样,联系学生自己,甚至别人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感悟课文,加深了学生的感受,可以做到不言而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好懂得生活、学会生活。还是以《手上的皮肤》为例,手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可是却不是每个人都熟悉我们手上的每一个部位。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对照自己的手,看看纹路是哪些,褶皱在哪里?手指肚的图形是指纹,什么样的是斗形、箕形、弓形?这样以学生的手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让课文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起来学生会更感兴趣。
二、回归文本,以读促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感悟,顾名思义,“感”就是感触,“悟”就是领悟。感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心理能力。我听过一位老师教授《阅读大地的徐霞客》,那节课师注重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注重多边交流,能让学生带着目的地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因此教师要善于深入钻研教材,预设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情感。而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充满情趣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热烈探求。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师借学生之口扣住了中心句提出了有一定的难度,又具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和开放性的问题: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他人“奇”在哪里?书“奇”在哪里呢?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深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做批注。而这读的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师诱导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和作者真诚的对话,和文中人物心贴心的交流;也使生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主动地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内容到中心、由外在到内心的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迸发了智慧,同时情感受到了熏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学生自然融入其中,做到了以读促悟。
总之,要让学生取得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佳效果,必须找到符合儿童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内容的途径。而这样的途径亟待我们在实践中研究、探索、总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