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题所述

铁与硫酸铜反应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化学方程式为:

1、硫酸铜,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uSO₄。水溶液呈弱酸性,显蓝色。

2、硫酸亚铁,化学式FeSO₄,溶于水,且水溶液为浅绿色。

3、铜,化学式Cu,为红色固体。

扩展资料:

湿法炼铜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元素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这种方法叫湿法炼铜。

技术发展: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在汉代许多著作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南北朝时更进一步认识到不仅硫酸铜,其他可溶性铜盐也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

南北朝的陶弘景说:“鸡屎矾投苦洒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显然认识的范围扩大了。到唐末五代间,水法炼铜的原理应用到生产中去,至宋代更有发展,成为大量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

葛洪是我国晋代著名的炼丹家。一次,葛洪之妻鲍姑在葛山用铁勺盛满曾青,几天后,葛洪拿那个铁勺使用,奇妙的现象出现了:铁勺变成“铜勺”,红光闪闪,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葛洪把“铜勺”放在火上烤,“铜勺”逐渐变黑。

这些,葛洪在《黄白篇》一书中均做了记载。

在欧洲,湿法炼铜出现比较晚。15世纪50年代,人们把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偶尔看出铜出现在铁表面,还感到十分惊讶,更谈不上应用这个原理来炼铜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酸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化亚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湿法炼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