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坚持实践原则的基础上,做到以问题为导向

如题所述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实践的角度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我们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直面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消化问题,努力把握好奋进新时代的实践路径。

1、直面问题是前提。

坚持问题导向,在直面历史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中推动思想阐发和理论深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其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就是要敢于直面问题、正视问题,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

2、找准问题是基础。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是找准问题。只有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准确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问题来源于实践。要找准问题,就要了解实际、掌握实情,而这只有通过扎扎实实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才能达成。

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不把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围绕问题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搞清楚,就无法具备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主体条件。如果说发现问题是本事,那么,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入问题并把握问题的实质,则更见功力。

现实问题纷繁复杂、乱花迷眼,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原则,努力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才能找到真问题、实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解决问题是关键。

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在推动历史的实践中创立的,它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由此来看,找准问题无疑是重要的一步,但更关键的在于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要拿出正确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要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就在于从事解决问题的人本身,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正在呈现全新的面貌,而由此所凸显的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也必然前所未有。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尤其要把着力点放在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进而不断塑造与我们正在干的事情相适应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4、消化问题是要义。

所谓消化问题,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总结经验、掌握规律,从而得出有助于面向新问题和更广阔问题领域的更高一层的新认识和新把握。

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并不代表任务的终结,重要的还在于从解决问题中找出共性的东西,不断地把个别性经验转化为理论性成果、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炼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成果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如果我们对提高能力的理解与实践只是终结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在不自觉中中断了一个完整的能力提升过程。

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解决问题的实践智慧和经验成果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到理论与实践贯通,为今后取得更大的胜利提供思想武器和理论前提,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强大优势。

扩展资料

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为鲜明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与日俱增,民主法治迈出重大步伐,文化自信更加彰显,大国外交阔步向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发生这些历史性变革,最重要、最关键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直面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开拓性、创造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坚持问题导向、回答和解决重大问题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和源泉。以问题为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极为鲜明的理论品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党中央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新的实际和新的发展,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系统回答。

这一伟大思想坚持目标导向、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以其深刻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战略性前瞻性,不仅从理论上提出“8个明确”,更在行动上规划“14个坚持”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维度,既有战略安排又有具体部署。

既把眼光投向远方的目标又聚焦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注重用全局的眼光来审视当下的实践、当下的工作,提出战略性的新举措,体现了革命理想与求实精神的完美结合,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从根本上引领了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预判风险所在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我们要看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大局是稳定的,但我们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实践,必须坚持全局的眼光审视当下的问题,用创新的办法破解长期解决不了的难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决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我们既要充分了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又要充分把握本地区本部门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切实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0
呵呵,中国就是这样的,想要实现,没有这么快的。都是靠着关系的一层一层的下来,上级是,下级也是,想要实现的话,估计还得好几个十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2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