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库存占用金额怎么计算啊??

单位时间内,比如说一年,是连续性的库存控制策略,我已经知道平均库存量的计算方法,假设为Q,那么计算平均库存占用金额,究竟是用Q乘以货物单价,还是Q乘以单价再乘以存储费率(也叫持货成本)??
跪求神级人物指点!!!!!!!

平均库存占用额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存占用额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
比如:老板投了100万去买货,一年卖了3600万,周转次数就是36次,等于用100万赚了36次钱,假设毛利率是40%,一年下来就是40*36=1440万。这是相当可观的盈利数字了。
库存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金额=(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是指企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用什么价格来记账,以及在库存商品的明细账上是否反映商品的实物数量。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所提供的核算指标来划分,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为数量金额核算法和金额核算法。
数量金额核算法是同时采用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两种量度对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核算方法,它既可以提供库存商品的数量指标,又可提供库存商品的金额指标,数量金额核算法又可分为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两种。
扩展资料
企业购入商品可以采用进价或售价核算。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和进价的差价额,可以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月末应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将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还可以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日常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这一方法是商品流通企业,尤其是商品批发企业常用的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成本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08
平均库存占用额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存占用额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

比如:老板投了100万去买货,一年卖了3600万,周转次数就是36次,等于用100万赚了36 次钱,假设毛利率是40%,一年下来就是40*36=1440万。这是相当可观的盈利数字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1-10
平均库存占用额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x0d\x0a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存占用额额\x0d\x0a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x0d\x0a\x0d\x0a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x0d\x0a\x0d\x0a比如:老板投了100万去买货,一年卖了3600万,周转次数就是36次,等于用100万赚了36 次钱,假设毛利率是40%,一年下来就是40*36=1440万。这是相当可观的盈利数字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