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宗教

如题所述

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宗教的主要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或实体,并且认为是这种力量或实体主宰着自然进化和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力量产生敬畏和崇拜,进而引申出一定的信仰和仪式。
宗教的产生有四个根源:自然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
1、自然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人类的力量非常弱小,面对强大的自然界人们感到恐惧和无所适从,自然界以必然性的形式支配着人类,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神话和自然神教。
2、社会根源:人类社会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阶段上,社会力量对人的支配逐渐凸显,比如宗族、国家、阶级、私有制、分工等,人对人的剥削和奴役更为凶残,人们的无助感更为强烈。这样人们就把自己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一个万能的神身上,导致神教产生。
3、认识根源:原始宗教根源于人们不能够正确解释神奇的自然现象,是人类认知能力低下的表现。原始人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活动和机体活动而产生灵魂不死的观念。
4、心理根源:马克思曾批判性地指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费尔巴哈也将依赖感视为宗教的心理根源,他认为:“只有依赖感才是表明和解释宗教的心理根源的唯一正确而普遍的名称和概念。”;在恩格斯看来,这种依赖感主要是人们面对异己力量的无奈选择,以寻求精神满足和心理安慰。在某种程度上,宗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术,在那里可以舒缓现实的困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