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天坛的传说

如题所述

天坛益母草的传说
天坛周围长约十里,位于正阳门和永定门之间,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年)。天坛内生长着一种益母草,民国以前,有数家药店在此出售“益母膏”,民国以后,这些药店迁移出了天坛。
天坛这一群古建筑物拆并,世界闻名。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回音壁等名字为人熟知,许多商品甚至使用祈年殿的图片作为商标。天坛的建筑不再赘述,单提天坛内的一种奇异植物:嫩芽可作菜食用,称为“龙须菜”;成熟后,可用茎叶熬药,是治疗妇女病的一种有效药材,称为“益母草”,熬制的药膏称为“益母膏”;种子也是妇科用药,称为“茺蔚子”。天坛内为何益母草如此之多?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讲述者说:在很久以前,天坛尚未建成,这里还未被圈入城内,是一片广阔的黄土地,住了许多务农的农户。这里有一户姓张的农家,老头子去世已有两年多,只留下了一位老妇人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儿,母女俩过着艰难的日子。老妇人因思念丈夫,又忧心无人耕种,日子一久,病情加重。张姑娘焦虑不已,决定前往北山寻找灵药。她小时候,父母曾讲故事给她听,说北山深谷中生长着许多灵药,只要不畏艰难,找到这种灵药,任何重病都能治愈。张姑娘将此事铭记于心,此时,她决定动身寻找灵药,告知母亲后,母亲虽不放心,但也无法阻止。张姑娘邻家的一位大娘答应照看母亲,她带着干粮,踏上寻找灵药的旅程。
离家后,张姑娘不知北山位置,心想北山应在北方,便朝北行进。经过一天跋涉,她终于看到山脉,又走了三天,仍未到达北山,但可见的山峰越来越近。一天,她来到一座山口,正犹豫是否进入,一位白胡子老头儿下山而来。老头儿询问她的来意后,笑眯眯地指示她如何上山,并唱着歌谣般地告诉她:“左转七道弯,右转八道弯,饿了吃松子,渴了饮清泉,看到地上的天空,灵药就在手边。”张姑娘虽不完全理解“地上的天”之意,但老头儿已消失在山口深处。她按照指示上山,拐过七道左弯,七道右弯,饿了采食松子,渴了饮泉水,累了在山坳中休息。不知过了多少天,她登上一个小山顶,发现一个水池,水质清澈,天空云彩倒映其中。正当她出神之际,听到身后有女子交谈声。回头一看,两位美丽的姑娘向她走来,一位身着雪白衣裙,一位身着淡黄衣裙,绣有白梅花,美艳动人。其中一位姑娘问她是否不认识“地上天”,并告诉她灵药的事情。另一位姑娘给她一袋灵药,并指示她回家熬制,母亲即可痊愈。张姑娘感激不已,两位姑娘消失后,她回家途中,发现鹦鹉和梅花鹿带着灵药袋子向西飞去。
张姑娘回家后,立即熬制灵药,母亲服后不久痊愈。张姑娘将灵药种子撒在地边,春天长出嫩芽,夏天成为益母草,秋天结出种子,年复一年,益母草越来越多。附近妇女有病,便依照张姑娘的方法治愈。人们为了纪念张姑娘的善举,将这种灵药称为益母草。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北京有了“皇上”;也不知是哪位皇上时,在天坛这块长着益母草的土地上,建起了天坛。天坛建成,益母草仍在,皇帝欲将其拔除,一位曾受益母草的大臣劝说:“皇上,这不是野草,它叫龙须菜,象征皇上的龙须。若拔除,皇上您就不长胡子了。”皇帝惧怕不长胡子,便留下益母草。自那时起,益母草的嫩芽便被称为龙须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