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中,为了使古代单位和国际单位(公制)接轨,在市制中定义了:3尺为1米、10尺为一丈,60平方丈为一亩,自然就推出1亩为666.66平方米。
在中国古代,几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换算关系为:
1分=10厘
1寸=10分
1尺=10寸
1丈=10尺
1里=150丈
1舍=30里
就算朝代更换,以上换算关系基本不变,但是定义标准却有变化;比如“尺”原本指成年男子手掌伸展后拇指和中指的距离,大约是现在的20厘米;还有“咫”指成年女子手掌伸展后拇指和中指的距离,略小于尺,所以有了“近在咫尺”的说法。
关于尺的定义标准,不同朝代是不同的,比如商周时一尺大概是16.95厘米,秦汉时一尺为23.1厘米,隋唐时一尺是30厘米,明清时一尺约32厘米,现在的一尺是33厘米。
比如古文中“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照今天算法有2.66米,显然不对;在商朝时有“丈夫”之称,指的大概是170厘米。
秦朝商鞅变法前,以“百步为长,一步为宽”定义亩;商鞅变法后废除了井田制,以“二百四十步为长,一步为宽”定义为亩,一直沿用至清朝。
一步指的是人左右脚各向前一踏,大约是1.4~1.5米,如此计算的话,商鞅变法以后一亩大约是500平方米。
在1928年7月18日,G*M*Z*F颁布“市用制”,简称市制,为了和国际单位(公制)接轨,定义了如下单位:
1里=500米
3尺为1米
1丈=10尺≈3.33米
1亩=666.66平方米=60平方丈
1公顷=15亩
……
其他单位可以依次推导出来,所以1亩=666.66平方米,这个奇怪的换算关系,其实是当初定义市用制时导致的,今后也会逐渐被公制单位替代。
需要注明的是,有些地方还沿用英制单位,英制单位中的“尺”指“英尺”,“寸”指“英寸“,其中一英寸=2.54厘米,和内地使用的市用制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