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互打闹,家长应该如何面对与处理?

如题所述

作为一名儿童的家长,我常常会遇到诸如,孩子们相互打闹的事儿。

通常我的处理方法就是置之不理,可总有人不能理解我的“无视”。耐不住心痛的情绪,干预到孩子的中,帮助孩子处理那些“小朋友间的不愉快”。

其实,这种行为,我并不赞同,同样不主张的还有湖南幼儿园的丁院长。

她也曾这样的表示过: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她发现,孩子们的交往正是他们摸索社会交往的一个过程。家长的过度干涉,不但不会让孩子的心智尽快的成长,还会阻碍孩子的责任心、同理心、自我探索精神的良好建设。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af2b2119313b07ee9395dc007d7912396dd8c7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被家长干预“小朋友间的不愉快”的孩子们通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的孩子,很难体会到与人相处和奉献时带来的快乐感觉。他们更多在在意自己的感受,从而导致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交际中,出现处事不当,不受欢迎,不合群?.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影响到的是孩子的心灵的构建。

适应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丧失,不快乐、满足感差、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差等等。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812b31bb051f8194ebe0e82d1b44aed2f73e75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2.影响家长对孩子性格的判断

这个问题很严重,也值得引起家长的注意。在孩子们的交往中,往往会让旁观者的家长们看出孩子们的特点和性格。在针对性格上的缺陷加以引导和改正。

可由于,家长介入,孩子的性格和处事方法没有得到有效的展现。

以至于,成人无法判断出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有的孩子存在性格缺陷,比如:孤僻、任性、爱转牛角尖、小心眼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家长没有发现,就不能及时干预。不干预的结果就是为未来孩子的“不幸”打下基础。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8ee3d6d55fbb2fbb07a55da444a20a44723dca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那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面对孩子们打打闹闹这件事呢?

首先,我们要认清,爱不是溺爱;保护不是过度保护。

这期间的界限,及时不危及到孩子的生命,只要不危及到生命,任何一种尝试都应该让孩子去体验。尤其是在孩子们的交往中,他们通过争论,找到整理,他们通过打闹成为更铁的朋友。连大人不都懂得,不打不成交这句话的含义吗!孩子亦是同理。

其次,作为家长,我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在晚睡前的故事中加以引导和暗示。

最后,将规矩、移情解决“心灵受伤”、体谅别人等一问题贯穿在孩子的思想教育中。为我们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做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