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不是红楼梦作者的依据是什么

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已经被大家所接受,但仍旧又部分学者认为曹雪芹不是红楼梦作者,其依据是什么.
大家不必要这样嘛,人家说作者不是曹雪芹自然有他的理由,做学问毕竟需要严谨啊.其实胡适他们的考证还是存在纰漏的.

  【简介】
  《红楼梦》又称为《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情僧录》。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本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

  【作者介绍】
  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为二说:

  一、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撰写的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二、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小说家言。紧接著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据一部分红学家研究,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故事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但有些派别认为脂批纯属后来者杜撰,不能作为研究证据。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帝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但问题是不同脂批间具有非常多的矛盾,脂批很可能为假造。近年来虽不断有人提出《红楼梦》作者另有其人,但目前还缺少一些直接的证据。

  【故事简介】
  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灵性,大小随心,来去任意,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见其可爱,便将它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旅、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不知多长时间以后,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以下便为石上所刻内容。姑苏阊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因葫芦庙失火;甄家又被烧毁。甄带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随跛道人出家。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黛玉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即贾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贾政之妻王夫人,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贾赦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玉,惹起一场不快。

  贾雨村在应天府审案,英莲被拐卖。买主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姐姐薛姨妈之子薛蟠。薛蟠虽为争英莲打死原买主,但贾雨村胡乱判案,放了薛蟠。薛蟠与母亲、妹妹薛宝钗也一同到荣国府住下。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卧室,梦游太虚幻境,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听演《红楼梦》曲,与仙女可卿云雨,醒来后因梦遗被丫环袭人发现,二人发生关系。

  京官后代王狗儿已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凤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找王夫人打秋风。王熙凤接待,给了二十两银子。

  薛宝钗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黛玉忌讳金玉良缘之说,常暗暗讥讽宝钗,警告宝玉。

  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因林如海得病,贾琏带黛玉去姑苏,他的族弟贾瑞调戏凤姐,被凤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常暗暗流泪,身体也更加病弱。

  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省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荣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能作一首。袭人娇嗔说要离开宝玉,深感遗憾的宝玉求袭人别走,袭人趁机规劝宝玉读书“干正事”。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情意绵绵。又因有薛宝钗或其他小事。二人常争吵,在不断争吵中情感愈深。

  宝钗过生日唱戏,小旦像黛玉,贾母娘家孙女史湘云口快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阻拦、结果惹得二人都生宝玉气。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进园后,宝玉更成天和这些女孩子厮混;书童将《西厢》等书偷进园,宝玉和黛玉一同欣赏。这是经典的一回。

  贾政妾赵姨娘所生子,宝玉庶弟贾环嫉妒宝玉,抄写经书时装失手弄倒蜡烛烫伤宝玉,王夫人大骂赵姨娘。赵姨娘又深恨凤姐,便请马道婆施魇魔法,让凤姐、宝玉中邪几乎死去。癞和尚、跛道人擦拭通灵玉、救好二人。黛玉性格忧郁,暮春时节伤心落花,将它们埋葬,称为花冢,并写《葬花辞》。宝玉丫环晴雯失手跌坏扇子,宝玉说她。她便顶撞,袭人劝,她又讽刺,气得宝玉要赶走她。到晚间晴雯乘凉。宝玉又让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有一次史湘云劝宝玉会官员,谈仕途,被宝玉抢白,并说黛玉从不说这种混账话;恰巧黛玉路过听到,深喜知心。王夫人丫环金钏儿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被贾环告诉贾政。宝玉又结交忠顺王爷喜欢的伶人蒋玉菡,使得王爷派人来找。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王夫人找袭人,要她随时报告情况。并决定将来袭人给宝玉做妾。

  大观园中无所事事,探春倡导成立诗社。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作菊花诗,林黛玉压倒众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被贾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观园摆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这位饱经世故的老妇也甘心充当这一角色。贾母又带刘姥姥游大观园各处。在拢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宝钗饮茶,宝玉也得沾光。

  为凤姐庆生辰,从贾母起,各人出分子办席。凤姐饮酒过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贾琏正勾引仆妇。凤姐哭闹。逼得仆妇上吊,贾母迫使贾琏向凤姐赔礼。

  由于行酒令黛玉引了几句《西厢》曲文,被宝钗察觉,并宽容了她,二人关系好转。黛王承认宝钗为好人,自己多心。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写出《秋窗风雨夕》,抒发自己的哀愁。贾赦垂涎贾母丫环鸳鸯,让其妻邢夫人找贾母。鸳鸯不肯,贾母也不愿意,便斥责邢夫人。贾母与贾赦母子关系更加不好。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调戏会唱戏而又豪爽的柳湘莲,被柳毒打,柳怕报复,逃往他乡。薛蟠无脸,也外出经商。其妾香菱(即英莲)到大观园学诗。又有几家亲戚的姑娘来到,大观园中作诗、制灯谜,空前热闹与欢乐。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他一件俄罗斯裁缝用孔雀毛织的雀金裘,他不慎烧个洞。晚上回来、街上裁缝不敢修补。晴雯重病中连夜补好。 年关到,宁国府庄头交租,送的东西数量惊人,贾珍还嫌少。由于过年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李纨等人协同理事。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给钱,母女大闹一场。探春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将各处派专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财物.又给管理人一些利益。

  黛玉丫环紫鹃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假说黛玉要回姑苏,宝玉相信而发病精神往复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宝玉心理,众人也以为他们定成美满姻缘。黛玉又要认薛姨妈为干妈,钗黛二人达到关系最融洽时期。

  荣国府矛盾重重。贾环在宝玉处见到擦癣的蔷薇硝,想要些,宝玉丫环芳官却给贾环一些茉莉粉。赵姨娘到宝玉处大闹一场。芳官又给她干娘一些玫瑰露、引出她干娘的侄儿偷茯苓霜。几件事闹得大乱,险些打破仆人间的平衡。正当宝玉生日欢宴时,贾敬吞丹丧命。尤氏国丧事繁忙。请母亲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来帮忙。贾琏见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贾珍原有不清白,贾珍还想搅浑水,贾琏又想把三姐给贾珍玩弄。尤三姐却正气凛然,将珍、琏大骂,并说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莲。贾赦派贾琏外出办事,贾琏路遇薛蟠、柳湘莲。薛蟠遇强盗,被柳搭救,二人结为兄弟,贾琏为柳提媒,柳答应。到京城后,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订礼,遇宝玉闲谈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礼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凤姐知道贾琏偷娶之事,装成贤惠。将二姐接进府。请贾母等应允。贾琏回来,因办事好,贾赦赏一妾。凤姐借妾手逼使尤二姐吞金自杀。粗使丫鬟傻大姐在园中抬到绣有春宫画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一些仆妇撺掇下抄检大观园,迎春懦弱,听凭丫环被赶走;探春生气,怒打仆妇;惜春这时和哥哥嫂子断绝往来。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贾宝玉无可奈何,写《芙蓉诔》祭她。薛蟠娶妻夏金桂后,贪陪嫁丫环宝蟾美色,金桂为除香菱,答应了。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妈不准。夏和婆婆吵闹。薛蟠无法在家。只得外出。

  宝玉年纪渐大,贾政逼他上学,迎春出嫁,宝钗被家事缠住,大观园冷清起来。黛玉思想终身之事无人可求,做噩梦而染重病。奉承贾母意思,凤姐提出将宝钗嫁给宝玉的想法。宝玉见晴雯补的雀金裘,怀念亡人。黛玉听丫环谈论宝玉婚事,病得不能吃饭;后来听说议而未成,病即痊愈。

  薛蟠在外饮酒,打死店小二,入狱。金桂和宝蟾要勾引薛蟠堂弟薛蝌,其他方面倒安静下来。十月里,海棠开花,大家以为喜事、置酒庆贺。就在夜里,宝玉的通灵玉不知去向,人也痴呆了。祸不单行,元春这时死去。由贾母做主,决定为宝玉娶宝钗,怕宝玉不同意,告诉他娶的是黛玉,并不让黛玉知道消息。黛玉在傻大姐处知道实情,梦幻破灭,迷失真性,体虚吐血,焚烧诗稿;在宝玉成亲时,她孤苦而死。她与贾宝玉的爱情就这样被贾母、王熙凤等人极端残忍地扼杀了。洞房之夜,宝玉见是宝钗也大惊,人也更加糊涂,忧伤得差点死去。后文也多次提过,宝玉一直心思黛玉.

  探春远嫁之后,大观园更凄清,凤姐月夜见鬼,尤氏又得重病,众人搬出园子,请道士在园中作法驱妖。薛蟠案子要重判,夏金桂大吵大闹,因为调戏薛蝌被香菱撞见,她想毒死香菱,不料自己误食毒药而死。

  荣宁二府种种作为惹恼皇帝。终于被抄家;革去二府世职,贾赦、贾珍被逮。凤姐由于飞来横祸,病得奄奄一息。由于权贵帮助,荣府世职恢复,让贾政继承,正逢薛宝钗婚后第一个生辰,便摆宴庆贺,可是席间一片悲凉。不久,贾母病死;鸳鸯惧怕报复,也自杀殉葬。凤姐主办丧事,力不从心,大家怨恨。她支持不住死去了。一群强盗打劫荣国府,妙玉被奸污、劫走,最终被匪寇杀死.惜春看破红尘,小小年纪出家。

  宝玉再次梦游太虚幻境,见到鸳鸯、尤三姐,秦可卿等薄命女子及为首的黛玉,醒后更心灰意冷。癞和尚、跛道人送回通灵玉,实则要宝玉弃绝尘缘。宝玉终于在应考之后出家当了和尚;尽管他中了举人,但他已悬崖撒手,绝尘而去。

  贾雨村犯法被解职,在觉迷渡口碰见已成仙的甄士隐;甄士隐向他剖析、详说了这一切,也就归结了这部小说。

  【人物大全】
  《红楼梦》中究竟写了多少人物, 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四百四十八人。
  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编了一部《红楼梦人物谱》,共收七百二十一人,人各有传,字数长短不一,此书中又收《红楼梦》所述及的古代帝王二十三人,古人一百一十五人,后妃十八人,列女二十二人,仙女二十四人,神佛四十七人,故事人物十三人,共二百六十二人,每人略考其生平及传说。连上二者合计,共收九百八十三人。

  近年,徐恭时作新统计。基础工作是:在历年阅读过程中,先以庚辰本作底本,逐回逐段地把人名材料作成札记,广览诸家表谱,相互核对,最后把人物归类。统计出:(一)宁荣两府本支:男十六人,女十一人,宁荣两府眷属女三十一人。(二)贾府本族:男三十四人,女八人。(三)贾府姻娅:男五十二人,女四十三人。(四)两府仆人:丫环七十三人,仆妇一百二十五人,男仆六十七人,小厮二十七人。(五)皇室人物:男九人,女六人。太监二十七人,宫女七人。(六)封爵人物:男三十七人,眷属十四人。(七)官吏:有姓名及职名冠姓的男二十六人,只有职称的三十八人,胥吏男三人。(八)社会人物:各阶层男一百零二人,女七十一人。大夫男十四人,门客男十人。优伶男六人,女十七人。僧道男十七人,尼婆四十九人。连宗男四人,女四人。(九)外国人:女二人。(十)警幻天上:女十九人,男六人。总计:男四百九十五人,女四百八十人,合计: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无姓名称谓的二百四十三人。
  最重要的当是”四大家族”:贾、史、王、薛,有诗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足显四家之富。

  刘心武所给出的情榜

  绛洞花王:贾宝玉 情不情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情情)和薛宝钗(冷情)、贾元春(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春(绝情)、王熙凤(英情)、巧姐(恩情)、李纨(槁情)、秦可卿(情可轻)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情伤)、平儿(情和)、薛宝琴(情壮)、尤三姐(情豪)、尤二姐(情悔)、尤氏(情外)、邢岫烟(情妥)、李纹(情美)、李绮(情怡)、喜鸾(情喜)、四姐儿(情稚)、傅秋芳(情隐)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情灵)、袭人(情切)、鸳鸯(情拒)、小红(情醒)、金钏(情烈)、紫鹃(情慧)、莺儿(情络)、麝月(情守)、司棋(情勇)、玉钏(情怨)、茜雪(情谅)、柳五儿(情失)
  金陵十二钗三副册:抱琴、待书、入画、彩霞、素云、翠缕、雪雁、秋纹、碧痕、春燕、四儿、小螺
  金陵十二钗四副册:龄官、芳官、藕官、葵官、蕊官、菂官、艾官、茄官、文官、宝官、玉官、药官
  金陵十二钗五副册:二丫头、卐儿、瑞珠、宝珠、智能儿、云儿、青儿、佳蕙、绣橘、翠墨、彩屏、坠儿
  金陵十二钗六副册:琥珀、春纤、碧月、佩凤、偕鸳、文花、靛儿、媚人、檀云、绮霰、可人、良儿
  金陵十二钗七副册:张金哥、红衣女、周瑞女、娇杏、丰儿、银蝶、莲花儿、蝉姐儿、炒豆儿、小鹊、臻儿、嫣红
  金陵十二钗八副册:夏金桂、秋桐、宝蟾、善姐、鲍二家的、多姑娘、小霞、小吉祥儿、小鸠儿、小舍儿、倪二女、傻大姐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小红、金钏、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十二儿:庆儿、昭儿、兴儿、隆儿、坠儿、喜儿、寿儿、丰儿、柱儿、小舍儿、李十儿、玉柱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戏子:文官、芳官、藕官、蕊官、菂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七道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圆信、大色空、净虚。

  七彩:彩屏、彩儿、彩凤、彩霞、彩鸾、彩明、彩云。

  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四宝:贾宝玉、甄宝玉、薛宝钗、薛宝琴。

  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

  四王:王夫人、王熙凤、王子腾、王仁。

  四尤:尤老娘、尤氏、尤二姐、尤三姐。

  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

  四王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

  四文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

  四烈婢:晴雯、金钏、鸳鸯、司棋。

  四清客:詹光、单聘仁、程日兴、王作梅。

  四无辜:石呆子、张华、冯渊、张金哥。

  四小厮:茗烟、扫红、锄药、伴鹤。

  四小:小鹊、小红、小蝉、小舍儿。

  四婆子:刘姥姥、马道婆、宋嬷嬷、张妈妈。

  四情友:秦钟、蒋玉菡、柳湘莲、东平王。

  四壮客:乌进孝、冷子兴、山子野、方椿。

  四宦官:戴权、夏秉忠、周太监、裘世安。

  ”文房四宝”: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四珍宝”:珍珠、琥珀、玻璃、翡翠。

  四大家族:贾、史、王、薛

  金玉良姻:薛宝钗和贾宝玉

  木石前盟:贾宝玉和林黛玉

  一主三仆:贾探春--侍书、翠墨、小蝉。林黛玉--紫鹃、雪雁、春纤。贾惜春--入画、彩屏、彩儿。贾迎春--司棋 、绣橘 、莲花儿。

  【艺术成就】
  伟人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毛泽东
  1、《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2、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3、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4、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5、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6、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革命家。”
  7、红楼梦里有政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4-04
《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实际上情况也差不多,知道《红楼梦》作者是谁,也不是都知道。有些人说搞不清楚,有人说据说是曹雪芹。但是曹雪芹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没有什么人了解。这个了解还是上一个世纪初,胡适他们一代新红学派,开始对它的作者的家庭情况,做了一些历史考证,才知道一些他的家庭情况,特别是他的祖辈的情况。到现在为止,还弄不清楚他究竟是谁的儿子,整个红学界还意见不一致。有些说是曹颙的儿子,有些说是曹頫的儿子,甚至于还有提出《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写的。那么曹雪芹生在什么时候?他活了多大?这些问题说法上也都不一。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些依据不足、证据不足,在我看来是错误的一些成见,还是很重要的一些成见。

第一,认为曹雪芹一定是经过了像贾宝玉那样的风月繁华生活,没有经过这种生活,他哪里写得出来呀?这个是最普通的一个成见。所以,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影子或者化身。第二种,认为一部内容这么丰富、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如果作者太年轻了,生活经历、生活阅历不够是写不出来的。二十几岁写人家认为还不够,至少要在三十岁、三十多岁以后来写才有可能。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成见。第三种,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在北京的西郊某一个山村里面写的,所谓“著书黄叶村”,这是一句诗里面的。敦诚的诗里面“不如著书黄叶村”。所以讲著书黄叶村。都以为《红楼梦》是在西郊的黄叶村里写的,结果写到后来呢,没写完,天不假年忽然死掉了。所以《红楼梦》没有写完曹雪芹就死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成见。最后第四点,认为小说后四十回,虽然是后人给它续成的,但其中必定有曹雪芹的残稿,多多少少还写了一点,有一些回目加以启发,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把这四十回补写完。这个在我看来也是成见。

第二个问题,确定曹雪芹的生卒年,是判断他能否过上曹家好日子的一个关键,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关键。有些人对生卒年的问题没兴趣,你们这些红学家去争论吧,早一年死、晚一年死,早几年生、晚几年生这有什么关系?跟《红楼梦》有什么关系呢?这关系实在太大了。记他岁数的资料只有两条:一条是曹雪芹的朋友敦诚在甲申年写的,也就是1764年2月2号以后,这一年最初的诗,他是挽曹雪芹的。诗里面写道:他写到曹雪芹活了几年,他写的挽诗曾经改过,因此有两个稿子,一个稿子说“四十萧然太瘦生”。第二稿里面讲 “四十年华付杳冥”。这两次的改稿里面,文字调动很大,开头用“四十”两个字没有动。那么曹雪芹应该是活了四十岁。

第三点,他神游于失去的乐园。他经常梦想失去的乐园,而且这种事情说出来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曹雪芹很会讲,曹雪芹随着被抄没的家人回到北京的时候,还是幼年。他们自己家里的亲人都可能给曹雪芹讲,从前你爷爷的时候是怎么样,你爸爸的时候是怎么样,可能讲得绘声绘色,而且是很动感情。他从小看到的是非常穷困的没落的生活,但想到的在他出生前十几年,特别是在曹寅的时代,他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这形成了他的一种从小就梦想他家里是这样的的富贵繁华。这些都说明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写的东西,主要是他想像出来的。

第四点,他的穷困倒霉的命运造就了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不幸的遭遇,造就了他这个的伟大文学。曹雪芹最大的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呢?我觉得不仅仅是生活上面,过去能够吃大鱼大肉,最重要的是他觉得他的环境、他的路给堵住了,就是他这一生能够发挥作用、做大事业的路给堵了。他没有经过系统的、符合科举考试的训练,封建正统的文狱训练没有。所以这条路对他来讲是断的。他不能去安邦兴国、治理国家做大事,但是要让他做工、务农,曹雪芹还不甘心呢。所以只好写文章,想让大家知道他的才能,选择了写小说这条路。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今天我们在文学馆听请来的主讲人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著名的红学专家蔡义江教授,大家欢迎。关于一部文学作品怎么样去研究,角度各异,一部产生经久魅力的文学名著,它的成书过程,写作过程常常也是研究者关注、研究的焦点。那么蔡先生对《红楼梦》一书是怎样写成的,有很精深的研究。今天我们特地把蔡先生请来,就是请他来讲一讲曹雪芹写《红楼梦》是怎样写作的,演讲的题目是《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大家欢迎。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绝大多数作品,它的题材、内容跟作者自己的情况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此大家对作者的情况也不注意,很少有。到现在甚至于谁著的都弄不清楚,《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对罗贯中的情况,诸位了解多少呢?研究者也讲不清楚多少,因为罗贯中跟诸葛亮“借东风”没有关系的,跟刘关张也没有什么多大关系。《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兰陵笑笑生是谁呢?这个也争论来争论去。

《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实际上情况也差不多,知道《红楼梦》作者是谁,也不是都知道。有些人说搞不清楚,有人说据说是曹雪芹。但是曹雪芹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没有什么人了解。这个了解还是上一个世纪初,胡适他们一代新红学派,开始对它的作者的家庭情况,做了一些历史考证,才知道一些他的家庭情况,特别是他的祖辈的情况。所以我讲呢,新红学派在这一点上面,把小说跟作者、作者的家庭联系起来,这是对红学的重大的贡献,重大的贡献,当然新红学派,也有它严重的不足之处,我下面要提到。但是即使是如此,直接地关于曹雪芹的资料,也还是极少极少,到现在为止,还弄不清楚他究竟是谁的儿子,也不是说大家都不清楚,整个红学界还意见不一致。应该说,有些说是曹颙的儿子,有些说是曹頫的儿子,甚至于还有提出《红楼梦》不是曹雪芹写的。那么曹雪芹生在什么时候,他活了多大,这些问题说法上也都不一。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一些依据不足、证据不足,在我看来是错误的一些成见,还是很重要的一些成见。如果我们研究这个问题不抛开这些成见,我认为很难接近于事实的真相,就不可能作为科学的研究。你在研究当中,有了成见以后,也很难用冷静的、客观的、用分析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哪些成见呢?我这里举些例子。

第一,认为曹雪芹一定是经过了像贾宝玉那样的风月繁华生活,没有经过这种生活,他哪里写得出来呀?这个是最普通的一个成见。所以,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影子或者化身,直接写等号的这个很少。就是说从贾宝玉这个人物的话,基本上跟曹雪芹差不多,跟作者差不多,那么小说描写的故事呢,虽然说将真事隐去了,但是基本上是曹家的一个家史,他们家庭的历史构成,这是一种成见。

第二种,认为一部内容这么丰富、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如果作者太年轻了,生活经历、生活阅历不够是写不出来的。先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要写《红楼梦》的人,你比如几岁写,那你写得出来吗?二十几岁人家认为还不够,至少要在三十岁,三十多岁以后来写,才有可能。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成见。

第三种,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在北京的西郊某一个山村里面写的,所谓“著书黄叶村”,这是一句诗里面的,敦诚的诗里面“不如著书黄叶村”。所以讲著书黄叶村。都以为《红楼梦》是在西郊的黄叶村里写的,结果写到后来呢,没写完,天不假年,忽然死掉了,所以《红楼梦》没有写完(他)就死了。从这一个观点出发呢,那么我们看到的抄本里面,最接近于曹雪芹死的时候的本子,譬如说庚辰本,庚辰年是1760年,而曹雪芹死的话,(距)曹更早死还有三年到四年时间吧,这是最后整理的。认为这个呢是曹雪芹最后的定本,确定下来,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成见。

最后第四点还有,小说后四十回,虽然是后来的人给它续成的,给它写成的,但其中必定有曹雪芹的残稿,多多少少还写了一点,或者大纲,或者再退一步讲,有一些回目加以启发,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把这四十回补写完,这个在我看来也是成见。如此等等,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些说法,如果要成为一种确认,的确是如此,那就必须建立在可靠的材料基础上,可是在我看来呢,事实上这些说法是经不起严格的检验的。

第二个问题,我讲确定曹雪芹的生卒年,就是他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是他能否过上曹家好日子的一个关键。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关键,有些人对生卒年的问题没兴趣,你们这些红学家去争论吧,早一年死,晚一年死,早几年生、晚几年生这有什么关系,跟《红楼梦》有什么关系呢?这关系实在太大了,因为看法不同,曹雪芹出生的年月相差有十年之久,早的要早十年,晚的要晚十年,但是在曹雪芹出生以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曹家最大的事情,就是曹頫。他的父亲被抄家了、犯罪了,全部财产抄没,从此以后就败落了,搬到北京来住。如果这个时候曹雪芹是三四岁,就像幼儿园时候,和这个时候曹雪芹是十三四岁,能一样吗?这就太不一样了,如果曹雪芹是十三四岁,那他还有回忆,特别像他很聪明的人,小孩子时候的回忆,如果没有,三四岁的时候就抄家了,他就根本没有可能过上风月繁华的生活。你说这关系大不大,我觉得很大,他出生在哪一年,是没有史料记载的,这是根据他死的那一年,跟他活了多少岁,倒推出来的,你死在哪一年,那你活了多少岁,这么往上一推,就知道生在那一年,它是这样推出来。

那么记他岁数的资料呢,只有两条,一条是曹雪芹的朋友,敦诚、这个敦诚要比曹雪芹小十岁,年纪很小。在甲申年写的,也就是1764年2月2号以后,这一年最初的诗,他是挽曹雪芹的。诗里面写道:他写到曹雪芹活了几年,他写的挽诗曾经改过,因此有两个稿子,一个稿子呢,说“四十萧然太瘦生”。四十岁呀,这么凄凉的,人又那么的瘦,死的时候,他是入殓的时候一定是看到了,说是“太瘦生”,第二稿里面讲的,叫“四十年华付杳冥”,四十年华,活了四十岁的时候,就去见上帝了,“付杳冥”,就到阴间里去了。这两次的改稿里面,文字调动很大,四十两个字开头用四十两个字,没有动。那么,曹雪芹应该是活了四十岁。第二个材料呢,也是曹雪芹的朋友叫张宜泉写的,张宜泉呢,没有参加曹雪芹的葬礼,大概他不知道消息,曹雪芹又不是名人,又不是什么大官,他死在西郊的时候,张宜泉是住在东南面,所以这个相隔还很远,他大概是后来知道的,所以写了一首诗叫《仿芹溪居士》,“芹溪”就是曹雪芹的号,哀伤他、悼念他,在这个诗的前面,他加了一个小序,小序里面讲,“年未五旬而卒”,他的年纪没有活到五十岁就死了,这两个材料本来并不矛盾,四十岁也是没有到五十岁就死了。不过一个讲得很具体,很确凿,四十,一个呢,讲得很笼统,不大确定,这两个材料照例来说前面这个材料是可靠的,应该做依据。为什么呢?因为,敦诚、敦敏的关系跟曹雪芹的关系还比较早,在西郊之前,他们就有交往,这是一个。更重要的呢,他写挽诗的时候,是知道死者年龄最确切的时候对不对?我们平常、你可能对我的估计,蔡先生你看上去大概六十刚出头一点嘛,或者有些人问:你到七十岁了吗?那么总是不太确定。就是我们朋友之间,可能除了特殊问过以后,也不是了解得很多。但是死的时候,要写公告,享年四十岁,这个大家都知道,本来不知道的人,他四十了,活到八十几岁,九十岁,那都知道,所以从这一点来讲,他这个材料是确切的。

第二,有人说,虚构嘛,有时候筹齐整数嘛,四十就不一定就是四十,也可以是四十几嘛,这个话写在别的诗歌里面也可能,独有写挽诗的时候,说人家明明活了四十三四岁,或者四十五六岁,甚至四十八九岁,你一定要给人家减掉多少岁,说是活到四十岁,而且两次都不改,这可能性没有。讲四十年华就是四十年华,但是现在有相当多的人,都赞成、都运用,都看重张宜泉的说法,说“年未五旬”。他说他这个是一句散文的话,没有到五十,既然没有活到五十,你猜他四十二三也可以,猜他四十八九也可以,而且大多数的人都是猜他活到四十八九,总希望曹雪芹活得长一点,这样的话,他才好好解释抄家的时候,他已经十几岁了,那个时候所以他有一段生活这都是从这个观念出发的,这一点我说不对,我们要从事实出发,我们每一个材料都要推定它的可信程度,雍正两年,到雍正五年年底下旨抄家,就算雍正六年开始抄家,虚岁才四岁,实足还在三岁左右,这能懂得什么,这既无回忆,也谈不到风月繁华生活,何况曹頫到后来的话,生活已经不得了,很差很差了,就是天天买菜的钱,都要去当东西去买,何以见得?抄家的时候抄到什么东西,这有帐单,都有公文在那里,就在雍正十三年底,乾隆元年的时候,因为皇帝改了,这个时候所有犯罪的人都是要宽免、宽赦的这是不错的,有一个公文里面提到,曹頫、就是他的父亲,因为“少老抑栈”这是他被抄家的直接的理由,直接的原因,而应该赔出来多少银子,至于他的公款欠款的话,那当然不要说了,那多少万两了,那这个家抄了,东西全部充公了就拉倒了,独有这个东西要赔出来,赔出来的数目是多少呢?四百三十三两二钱,这个也不算多嘛,四百三十三两二钱,《红楼梦》里写到王熙凤一下子要老尼姑就要了两三千两搬来三千两银子,说是打发打发,所以四百多两银子这不算太多,而且这个银子你有钱不敢不还,但是没钱也就还不出,这样的话,从曹頫被抄家,到雍正末年,乾隆初年的时候,这有七八年时间里面,他还了一些,还了多少呢?还了一百四十一两,还欠三百零二两二钱,就是说这些非要还不可的钱,他每年还个一两、二两、十两,这样的话才还到三分之一还不到,还有三分之二的钱还不出来,到那个时候,这个时候乾隆皇帝,刚刚做皇帝的乾隆给免了,特困生,就像你考进大学交不起学费。但是,学杂费给你免掉一样,他家里是非常困难,特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时候开始写的《红楼梦》,那怎么是现代的《红楼梦》呢,这根本不可能。所以我的结论是曹雪芹不可能有风月繁华的经历,这一点可能听的人,也许觉得,这样来讲你太大胆了,是不是还能再想想办法,让他经历经历,就没有这个经历,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我这个说法跟现在流行的,或者是很多权威的说法不一样的话,你们可以研究,也可以提出批评,我只能把我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第三点我要讲,他神游于失去的乐园。他老是,经常梦想失去的乐园,而且这种事情说出来的话呢,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曹雪芹很会讲,曹雪芹随着家人被抄没的家人回到北京的时候,还是幼年,就是我们讲三、四岁了,说他虚岁吧,算他四岁吧,四岁的时候回到北京,发还给他崇文门外十七间半房子,过去叫蒜市口,现在是大马路了,广安大街。所以他一方面不可能有对于南京,对秦淮河的种种回忆,在这个年龄的话,刚刚会讲话,是什么都想问的时候,而他家里那些人呢,真正是家庭有这样一个大的对比时候,没有地方诉说的时候。那个小孩子刚刚很聪明,或者已经会讲话了,最好跟他讲话,他们家里有什么人呢,有两氏孀妇,也就是说,有两代的寡妇,一个是他爷爷曹寅的妻子李氏,就是李旭的妹妹,一个是他的伯母,就是他的伯父曹颙已经死了,他的妻子马氏,祖母、伯母,还有他的双亲、父母,可能还有几个老家人,因为他被抄家的话,所有的丫鬟什么,都卖掉了,都送掉,都给了后任了,但后来呢,因为照顾他爷爷的关系,曹寅,曹寅的关系实在太大了,养他们的遗孀,所以发还给他们这十七间半房子,这十七间半房子是发还给他的,让他度日子。还发还给他三对仆人,三对嘛,我想是三男三女,三个女的丫鬟或者三个老嬷子,三个老家人,仆人,这样有六个人在这儿。因为他们自己家里的亲人家口也还有一些,这些人都可能给曹雪芹讲,从前你爷爷的时候是怎么样怎么样,你爸爸的时候是怎么怎么样,我们家里以前是怎么样怎么样,可能讲得是绘声绘色。而且是很动感情,而小孩子的时候,从小就接受,他看到的是非常穷困的没落的生活,但想到的在他出生初甚至出生前,十几年,曹寅死掉,是在曹雪芹出生前十二年就死掉了,曹颙去世也有九年十年,他的伯父。这个之前,特别是在曹寅的时代,那他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这些事情是会不断地给他讲,这呢形成了他的一种,从小就梦想,他家里是这样的。有时候呢,想像比现实感受更活跃,如果你们有过创作经验的人就知道,不要低估了想像的能力。能写出一个金粉世家的家庭的不一定是富家子弟,何况曹雪芹有家里这么些情况给他讲,那么他直接的感受没有,光是听这个故事还不行。

曹雪芹到了北京以后,他是比谁都有机会进那些王府、侯门,深宅大院,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上代的关系,他的曾祖父曹系的妻子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保姆,所以康熙皇帝封她为一品夫人太夫人,一品太夫人,这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奶兄弟,等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很小的时候,他就是康熙皇帝的近侍,就是服侍他的,近侍,随他读书,随他什么,后来他做的职务虽然是江宁职造等职,但是实际上他担负的责任比谁都大,他还兼江南的情报局长一样,他可以写秘奏,直接报告康熙皇帝,吏治乡情当时的官吏怎么样,我看上去某个人老是捞钱,某个人不错,老百姓哪个地方受灾害了,有什么怨恨,他都直接写秘密奏章给康熙,他还兼,今天讲“统战部长”这个职务,联络江南汉人里边的有地位的知识分子,广交斯文朋友。所以他们这一家,上代跟在京城里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曹寅有两的女儿,不是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嫁给了亲王,其中一个叫纳鲁苏,所以他们在北京的亲戚,故交,旧时候有来往的人一定很多,但曹頫既然犯了罪,作为一位罪犯到了北京,他这个罪犯,过去叫枷号,枷就是木头夹子套在头上示众的。这当然大人之间来往可能顾忌多一点,但是像四五岁的小孩子谁领着都可以走,到这个王府去到那个王府去,都可以走走。所以在曹雪芹到了北京以后他所走过的深院大宅是很多很多的。

所以我有一次跟我们红学界的朋友讲,我说你别看《红楼梦》里写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进荣国府里面很惊奇的样子的眼睛,看到自鸣钟是什么什么,我说这就是,可能就是曹雪芹的眼睛,他说你讲得精采,夸奖我,我觉得跟刘姥姥不一样的话,刘姥姥从来没见过这样,而他呢,看这些东西,看到人家深宅大院的时候,他的想法就会不一样,就想到了,我祖母讲过了,我们家里过去比你还阔呢,譬如说我祖父,在做江宁织造的时候,就亲自接驾四次,在他的织造府作为行宫,这谁有这么阔。所以他那时候看到人家豪富的话,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再说他交往的当中这些宗室子弟,在政治斗争中败落的是很多很多,比如说敦诚、敦敏,敦诚、敦敏的上代就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很有名的亲王,后来也是在政治斗争里败落了,所以他的子孙,说是宗室,就和普通老百姓一样,他到北京以后,听到以前是玉堂金马,后来是陋室蓬窗,这种事情听到不知道有多少,而且曹雪芹这个人又会讲,如果平时不讲的话,喝酒,喝了几杯的话,他一定讲,不但讲还得哭,我这个话不是凭空想像的,敦诚敦敏的诗里头多次提到“燕市哭歌悲与合,秦淮风月忆繁华”,“燕市”嘛就是北京,一面哭着一面唱歌,悲叹自己的身世的不幸,“遇合”就是遭遇命运,秦淮河的风月他还在回忆着,当然敦诚敦敏弄不清楚,这是回忆还是他听来的梦游,我说是他听来的,他梦想的自己本来家庭是怎么怎么好,因为敦诚比曹雪芹小十岁,敦敏比曹雪芹小五岁,比曹雪芹年纪还轻呢,看到他喝酒的时候,在讲这些,发这些牢骚的时候,就不断地讲起来是头头是道,讲得如身临其境,特别是讲曹寅那个时候,曹寅最繁华时代,所以敦诚敦敏的诗里面,已经可以看出他有一些误会,敦诚敦敏的一些误会,以为曹雪芹有过风月繁华的经历,现在在回忆,现在在梦想。但是这些诗句也可以不做这样解释,梦游那里这也可以,但是有一句话我可以确定敦诚敦敏的确是在曹雪芹的生动描绘下产生了误解,就是有一句诗叫“扬州旧梦久已觉”,扬州呢,古代在东吴时代的话,它的直属就是建业,是金陵,就是南京,所以指的就是南京,南京的梦早就醒了,这句笔下他有一个注解,敦诚有一个注解,雪芹,曹雪芹曾随先祖寅,寅就是曹寅,随着先主寅,织造之任,在江宁织造里面生活过,所以我讲他,梦已经醒了,这个显然是误解,不是你敦诚、敦敏认为他活了四十岁的吗,如果他要随着他祖父而且有记忆的话,那起码再多活二十年、三十年,因为他祖父在他出生前12年就死掉了,而且12年前生的话,那也没有记忆呀,那还要大,所以实际上是赶不上了,要赶得上的话,曹雪芹要活到六七十岁了,这正如《红楼梦》里面王熙凤有一次谈到省亲的时候,给人家讲,以前这个皇帝南巡,这个热闹,可惜我们迟生了二三十年,没有赶得上看那个热闹,这才是真的,没有赶得上,所以我们说这些都说明曹雪芹的这个《红楼梦》里写的东西。主要是他想像出来的,他在不断地把这些生活素材自己家里当然是为主,还有他看到的现在的富家,还有他看到的没落的那些宗室子弟,这样的话,他就不断地在思想上酝酿起来,要写一部书,一个风月繁华的大家庭,最后到一败涂地,没落,这样一种构思,逐渐地形成。

第四点,我想讲一讲呢,就是讲他的穷困倒霉的命运造就了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不幸的遭遇,造就了他这个的伟大文学。乾嘉的时候,有一个人,他的笔名或者讲,外号叫二知道人,二知道人讲了什么话呢,他说“蒲聊斋之孤愤”,蒲聊斋就是蒲松龄写《聊斋》,他的孤愤,“孤”是孤独的孤,“愤”是愤慨的愤,孤愤,就是一个人的心里的积郁,愤慨,孤愤“假鬼狐以发之”,借着鬼狐,里面写鬼、写狐狸精的,“假鬼狐以发之”,来发泄出来,“施耐庵之孤愤,假盗贼以发之”,盗贼那就讲一百零八将了,梁山好汉,写梁山好汉来发泄他内心的激愤,孤愤。“曹雪芹之孤愤,假儿女以发之”,借儿女故事发泄出来,“同是一把辛酸泪”,同样都是一把辛酸泪,心里都有不平,都有激愤,才写出这么一部小说,我觉得这个话也讲得很深刻。

你说曹雪芹最大的恨,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呢,我觉得不仅仅是生活上面,过去能够吃大鱼大肉,什么。最好的写的红楼宴里面的那种菜,现在呢只能吃粗茶淡饭,不是这个,最重要的他觉得他的环境,他的路给堵住了,就是他这一生能够发挥作用,做大事业的路,给堵了,为什么小说开头要写一个“女娲补天”的补天石,那么列了多少万块,三万六千块零一块,大家都去补天了,这一块不用,这几句话你们好好体会,“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以后”所谓锻炼,实际上就是学习。脂砚斋评语里面讲到,人不能不学,若你要怕学,就是补天石经过一番锻炼以后,灵性已通,学了以后就灵性通了,烦恼就来了,灵性就通了,“因见众石俱得补天”,因为看到所有的石头都能够去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选不上,没有材,“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补天”就是安邦治国,在古人看来这是男子汉的大事业,探春讲,但凡我是一个男人,我早就做一番大事业去,安邦治国,做大事业,实际上就是做官了,为国家做些事情,“入选”实际上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为朝廷选重,被它录用,这样你才能安邦治国。在这一点上,了解他的脂砚斋曾经批,他说他“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这八个字就是作者一生的惭恨,惭愧、遗憾,一生的惭愧,还有一条批,我觉得特别有趣,这大概是他的上辈人批的,他说“剩下这一块”,就是剩下一块,没有用了,“便生出这许多故事来”,许多故事来,就写出《红楼梦》故事来,“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假使当日虽不能够考试去做官,做大事,虽不能以此补天,“就该学去补地之坑陷”,就该去种田、做功,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补地之坑陷,地是坑坑洼洼做些好事情,使地能够平坦,使这个地能够平坦一点,“而不得有此一部鬼话”,就不会写出这么一部鬼话来,把《红楼梦》称之为,很戏谑地称之为一个鬼话,鬼话嘛,你可以解释为荒唐言,胡说八道,实际上他这个也是故事,也是前代人,很多已经成为鬼的前代人的故事,就不会有这个。

可见,曹雪芹补天的此路不通,这是他的很大的遗憾,一方面,过去要考科举制度,你不能今天想的,曹雪芹文章写得那么好,为什么不好去考呢,难道他考不取吗,本领不够吧!这个《红楼梦》里,讲贾宝玉的时候就讲过,这是两个路子,他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这个系统训练,就是符合科举考试的训练,封建正统的文狱训练没有,把《四书》《五经》背得非常熟,把经义读得烂透,能写八股文章,这才能考中,自学成才的人,他喜欢什么就读什么,这个事情胡适也说他没有很好地经过文狱训练,虽然他是个天才,看得出他没有经过训练,自学成才。但是他这样,给他增加了杂学的知识,特别是他的哲学,什么都懂点,医学也懂得一点,建筑也懂得一点,纺织也懂得一点,饮食也懂得,这对写小说来讲,正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另外根本一点是,他的家庭环境政治条件是不合格的,这个大家今天也能理解,我们今天考大学已经不强调这个了。就这样,还没有听说过,刚刚几年前父亲犯了重罪,他儿子去考试能够考一个状元的,这怎么行呢,这都要调查的,父亲是做什么的。所以这条路对他来讲,从他准备的条件,他也没有,他没有经过严师教督的严格训练,从他客观上讲,他也没有考试被录取的希望,所以这条路对他来讲是断的,他不能去安邦兴国、治理国家,做其他大事,但是要让他做工务农,曹雪芹还不甘心呢,所以只好写文章,想让大家知道他的才能,选择了走写小说这条路。
第2个回答  2008-04-04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

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为二说:一、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撰写的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二、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小说家言。紧接著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故事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帝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近年来虽不断有人提出《红楼梦》作者另有其人,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

■关于后40回作者

程伟元在120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后40回中有20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剩余10数回则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但多数人相信,后40回实际上全出自于程高二人之手。近年来也有人提出,后40回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确实只是作了编辑工作。也有人相信,后40回中有部分曹雪芹的旧稿。

1981年,陈炳藻通过对红楼梦的数理统计,得出全120回皆为曹雪芹原作的结论。学术界依旧没有对此达成普遍共识。
第3个回答  2008-04-09
写作风格不一样,前80回是她写的,后40回是高鹗写的。
第4个回答  2008-04-07
不是他是谁,说不是曹雪芹的依据就是闲的!闲得没事就要弄点事情来说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