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常说的OSI参考模型倒 底是什么意思呢?七层各有 什么作用?

各位可以跟我说一下吗,我想知道!

我给你打个浅显的比方

天黑了,我去开灯。
首先,我做了按了开关的动作。接下来,开关接通了线路,然后有了电压和电流,最后灯泡亮了,完成整个过程。

分析:
灯泡自己是不懂线路的,灯泡只明白有电压电流自己就亮,没有就不亮;
线路明白,打开开关电路通了就维持电压和电流;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抽象出三层模型(本人自定义):
应用层--灯泡亮:这是我们主观的最终目的;
电流层--产生电压电流--:服务于“应用层”,是灯泡亮的直接前提;
物理层--接通线路:服务于电流层,线路不通则电流层以上的通信都不会实现。

本例扩展:
应用层(上层),可以是灯泡,电视机,冰箱等电器,手电筒,剃须刀;
电流层(中层):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电压也可以不同;
物理层(底层):可以是铜线,铝线,漆包线。

结论: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设计目的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来克服使用众多私有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同时,将整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小问题。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应用繁多,只要大家遵循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电线,选择一种开关,去开灯,看电视,或者是玩玩电脑什么的。而不需要我必须通过多少毫米铜线供电,什么闸刀开关来使用电冰箱。
OSI是理论上的七层参考模型,并没有成熟的产品,
而TCP/IP四层模型,是“实际上的国际标准”。

理解了这些,再去了解“数据封装”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28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

因为在当时很多计算机设备生产上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各自按照自己是企业标准生产,导致了只有同一家厂商生产的设备之间才能互通,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的“网络孤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提出来OSI

OSI模型分七层:
应用层 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接口
表示层 数据格式转换
会话层 数据同步过程中的会话管理。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透明传输
网络层 提供逻辑编址,数据寻址和路由
数据链路层 建立相邻节点间的数据链路,在有差错的物理介质上无差错的传输数据帧
物理层 比特流的传输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