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调奏鸣曲》体现出莫扎特钢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如题所述

莫扎特的似乎都是瞬间爆发式的灵感创作,仿佛听从着上帝的安排。他的作品浑然一体,完美无瑕,题材丰富而深具个性。他的音乐总是那么诚挚、细腻、轻盈、
流丽,充满对幸福的赞美与期待,在不知不觉中,抚慰我们的心灵。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不仅结构、形式均衡统一,在主题性格的对比,和声的应用方面也更为娴
熟。在他的笔下,那些看似松散的音乐材料之间总有一条极其微妙的“锁链”联系着。


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在描述莫扎特音乐时偏爱用“优美”或“欢乐”这类词,并将他本人看作是永远欢悦人心灵的洛可可的宣讲者,甚至称他为太阳神。一位瑞士人,与他同样早逝的名叫弗勒利希(1803—1836)的阿劳的音乐总监称颂他是“一个欢乐童子”,“喜气洋洋的双颊挂着幸福的微笑”,在“永远湛蓝的天空下”激荡着。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莫扎特的音乐确实具有令人感到幸福的品格。

古典乐派时期的沃尔夫冈·阿马德马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是奥地利人。在西方音乐史中,只有他被毫无疑义地公认为希世之才。在他短暂的35年生涯中,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遗产。

莫扎特的音乐是包罗万象的,他似乎不偏爱某些人或东西,而是爱一切人和一切东西,犹如普照一切的阳光,犹如浸润一切的雨露。这反映在他无限亲切,却又不似有意使然的风格中。莫扎特器乐作品的风格很有特点,旋律极富歌唱性,优美而细腻,流畅而多变化。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最令人感动的段落,或忧郁悲哀或饱含激丨情也都是和谐与合理的,这是启蒙时代的观念,他追求的是用一种完美平衡将一切对立矛盾融解的艺术境界。

莫扎特的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K545)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些特点。这首作品是莫扎特晚期1788年写成的,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小奏鸣曲,也是初学钢琴者必弹的,人人熟知的名曲。这首乐曲明朗可爱,技巧简易。此曲共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的主题甚至被用作轻音乐的主题。

第一乐章采用快板的速度,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开头的主部主题颇为明朗,副部主题则单纯而快活,两者对比非常明确,展开部是用分解和弦与音阶乐句写成的。

第一乐章的结构分析如下:

主部:第1—12小节,乐段结构。开始的4小节在C大调上给人轻盈、透明的感觉。第5—8小节是4小节的音阶插句结构形式。从第9小节开始,音乐进行到主调
C大调的属调G大调上来,在第12小节以主和弦结束。主部主题给人一种明朗开阔、优美雅致的感觉,体现了莫扎特简易而娴熟的创作技巧。

连接部:第13小节,在低音部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G大调,好象是向副部过渡的引子,以便副部主题顺利进入。



副部:第14—26小节,从第14小节开始,副部主题在G大调上进行,音调恰好是主部主题的反方向进行,只是缩紧了节奏,可以看到莫扎特材料运用的简练。第
18—21小节是用琶音写成的,也是一种插句结构形式,T6—S—DⅦ6—DTⅢ—TSⅥ6—SⅡ—D6—T的和声进行很有个性。第22—23小节在a小
调上出现副部的后半部分,从第24小节又转到G大调上来,运用的材料是副部开头的动机。第26小节在G大调上以全终止结束在主和弦上。整个副部的材料是主
部的变化运用,具有单纯快活的特点,形成与主部的鲜明对比。

结束部:第26—28小节,用G大调的重复音型结构在不同音区上以D7—T的形式结束。

展开部:第29—41小节。顺着呈示部的结束部,以相同音型结构转到结束部G大调的同名小调g小调上,然后是一系列的音阶乐句和分解和弦的运用。第31小节
前半是g小调主和弦上的音阶进行,后半转到d小调的音阶进行,低音部与高音部交替呼应。第33、34两小节在d小调上采用同音型结构不同音区的D7—t的
进行。第35小节在d小调上出现高低声部的音阶乐句,第36小节又转到a旋律小调的高低声部音阶乐句。从第37—40小节,用a小调和d小调通过高低声部
的交替音阶乐句形成一呼一应的结构形式。第41小节在d小调的平行调F大调上出现了确定调性的D7,为再现部的出现做了准备。整个展开部在调式调性和材料
上,都形成了与呈示部强烈的对比,音阶乐句的起伏呼应形式使音乐的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主部:第42—57小节,这里与呈示部不一样的是体现在调性上,它在呈示部主调C大调的下属调F大调上再现主题,体现了莫扎特天才的展示,并扩充了4个小节,让左手在低音部进行低音式的流动,以便回归到主调C大调的属调G大调上来。
连接部:第58小节,明显的变化是调性从G大调回归到主调C大调上来,材料与和声进行与呈示部相同。

副部:第59—71小节,调性从G大调回归到主调C大调上,和声进行T6—S—DⅦ6—DTⅢ—TSⅥ6—SⅡ—D6—T仍显特色。副部主题后半稍有变化,
在第68小节用了一个减七和弦。第69小节变成了音阶的形式,这种音阶转换形式的运用体现了莫扎特创作手法的独特性。最后仍以主和弦结束。

结束部:第71—73小节。写法基本与呈示部相同,只是调性从G大调回归主调C大调,并完全终止。

这首乐曲旋律流畅,结构清晰,听来令人振奋。可以看出,莫扎特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最完美的风格和对纯真音乐的理想。


莫扎特不是那种开朗活泼的人,也不是乐观主义者,但又非忧郁型的人,也非悲观主义者。但在他的作品中,没有单调乏味的平野,也没有深奥莫测的绝地,他既不容
许自己便宜行事,也不放任自己失去节律。他只是在一定的局限之内表现一切事物的真相。这就是他的音乐美妙、悦耳、动人之所在。
莫扎特的音乐不同于巴赫的福音音乐,也有别于贝多芬的英雄史诗性音乐。他的音乐并不宣讲学说,更不表现自我。他不是想说什么,他只是歌唱,只是传出声音。因此,他并不强加给听众什么,也不要求他们作出决断或表现态度,而是让他们感到自由。这反映了他自由的现实精神,也正以此开创自己的道路。

在莫扎特的音乐中,精神和形式达到了完全统一,他也许能够说出不可用话语而只能以音响言说的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02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钢琴演奏的套曲,它是欧洲古典音乐中常用的大型、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这种乐曲形式经过二百多年历史的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特殊结构。它们大都是由三四的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快板;或者是: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第四乐章为快板。在速度上,各乐章之间形成了“快—慢—快”的对比。
莫扎特的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要素,如奏鸣曲式第1乐章的呈示部,出现了与第1主题相对比的第2(或更多的)主题在再现部中,常常改换主题出现的次序,有时对主题材料也进行了不同于呈示部的处理,在第1、2乐章间,有了强烈的力度对比等等。这些手法,增强了他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虽然没有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那种戏剧般的演进历程,却是利用当时新发展的奏鸣曲式作成的最精致、最优美音乐。他的奏鸣曲比海顿的奏鸣曲更充实、更杰出。莫扎特的音乐是很清纯的,就像山涧的泉水、阳光和空气一样自然优美,作品中充满了细腻的表情和多变的戏剧性。莫扎特的音乐,与其说是“歌唱性”的,不如说是“歌剧性”的,聆听他的奏鸣曲,你可以从中感受到性格各异、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体,这也正是歌剧音乐的魅力所在。

这首奏鸣曲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有四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是真正的奏鸣曲式:开头的主题坚定、率直、可爱,它含有几个适合不同方式展开的成分,尤其是第一小节的附点节奏和简洁的琶音式特点,以及在第三、四 小节中的附加三连音――其低音部只是以基本调性与和声结构简单地构成。

在第二主题展开之前根本没有过渡部分,通过其与右手弱拍重复音符的对比,给原先似乎是纯粹泛音的低音 线条增加了几分旋律感。这个长度为十小节的简单的发展部主要与第二主题中的弱拍音符和第一主题中的附加三 连音相关,间或有一个附点节奏提醒我们记起第一小节,或者对呈示部小尾声中的音阶乐句来一个有趣的位。 也许有一点不足的是:在再现部中对第一主题几乎丝毫不差的重复导致了生硬地回归到第二主题的主调。尽管如 此,这首优雅的小段子虽说简单,却包含了海顿固有思想的某些种子 .....zd b
第2个回答  2012-12-04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作品13,别名“悲怆”,完成于1797-98年,1799年出版。题献给卡尔·里希诺夫斯基公爵。这个时期对贝多芬而言有一些特殊的意义。首先是他在欧洲一些主要的音乐城市开始受人瞩目。主要得益于里希诺夫斯基公爵。公爵带着他在布拉格、布拉第斯拉法、德累斯顿以及其他一些城市进行巡演,当然,这是当时很多作曲家必修的功课。莫扎特早年由父亲带着走过几乎同样的路线,贝多芬这个来自小城市(波恩)的年轻人更需要这种演出。1797年之前一共有两次旅行,这两次旅行让他获得很高的评价。著名的“鼻烟盒”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有个选帝侯送给他一个鼻烟盒,贝多芬其实还是很乐意接受这个礼物。他在书信中不止一次用炫耀的语气提到这个鼻烟盒,但同时他也遗憾地感叹说这种礼物不如“送给一位外交官”,言下之意似乎他更希望获得金币作为奖赏。因为这时贝多芬的经济条件的确十分拮据。

在布拉格和维也纳,贝多芬被称作当时最优秀的钢琴家,但他的作曲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1795年开始,贝多芬在维也纳遇到对手的挑战。有两位当时十分出名,和他年纪相仿的钢琴家出现在公众面前,以至于给贝多芬带来很大的压力。当时的报章有关于这几位钢琴家之间的竞争的报道。在作曲方面,贝多芬以往低估了老先生海顿的实力。因为这时候海顿开始推出自己最后的伟大作品,包括清唱剧《创世纪》和《弦乐四重奏》,5年里出版了12首。有证据表明,贝多芬事实上很受触动,他把四重奏中的许多篇章摘抄出来进行反复学习和研究。

当然这个时期他还没有创作出足以树立个人风格的作品。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要晚至1801年才首演,大多数其他作品都是规模很小的小品,而且基本没有脱离海顿或莫扎特树立起来的古典音乐的典范。较为成规模的作品或许是1801年出版的《弦乐四重奏,作品18》的六首。因此作品13号的《钢琴奏鸣曲》的意义就十分突出。可以说这是贝多芬最早具有自己个性的作品。首先在规模上,这部奏鸣曲已经大大超出海顿或者莫扎特为奏鸣曲定下的一个基本的形态。在音乐所承载的情绪变化上也比前人要突出得多。

下面说说第一乐章。

在古典奏鸣曲中,用散板开始的篇章是很特殊的做法。在莫扎特和海顿的作品中,有少数交响曲具有这样的开头,但在奏鸣曲中却没有。因此引子部分是贝多芬的独创。引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首先是一个散板的开始,沉重的和弦表达了深沉而悲壮的情绪。因为这个开头,后人给这部作品加上了“悲怆”的名字。引子的第二部分进入有节拍的段落。右手八度的旋律继承了散板部分的音型,减弱的情绪在低音的和弦爆发中得到补充。高音上行与低音下行结合在属九和弦达到定点,然后逐渐回落,经过一段小华彩转入呈示部。

呈示部的主体完全不具备旋律性,而是纯粹的柱式和弦,用同和弦转位构成,短短两小节就铺满两个八度再回落,带有鲜明的狂飚运动的风格。连接部从属和弦之后紧接进入,发展构成主题的动机,低音级进上行,转入降e小调(平行大调的同名小调)开始副部主题。其动机十分有特点,最终转化为第三乐章的主题。副部第二主题转入降E大调,达到整部作品最宽的音域。结束部以下行的快速乐句构成,这是因为无论是主部还是副部的两个主题都是以向上发展开始的,结束部的下行可以看作是对这种情绪积累的释放。呈示部结束在降E调重复主部动机的乐句上。

展开部同样从引子的悲剧题材开始,让情绪在激动的呈示部过后有所松弛,然而主部的动机再次出现,并开始转变到左手,逐渐引出微弱的副部主题动机。最终在发展部里为主的还是主部的动机。

低音下行把乐曲推入再现部,依然从c小调开始。连接部缩短直接回到主调上的副部主题。结束部突然出现了德意志六和弦(降3音的重属七65和弦),用于阻碍终止。引子的悲剧主题再次出现,逐渐失去原先的力量,转入属和弦,主部的狂飚主题再次出现与德意志六和弦经过几次对比后出现正式的终止式。

这个做法算是贝多芬对古典奏鸣曲的一个巨大发展。首先他引入了交响乐中常见的引子做法,然而通过悲剧性的主题与狂飚式的奋斗主题的对质构成了全部第一乐章的冲突。而在乐曲的最后又大大增加的结束部分的长度,通过阻碍终止增加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尾声。事实上有很多理论家认为,正是贝多芬第一个在奏鸣曲式中扩充了尾声的规模。《c小调第八奏鸣曲》的尾声与后来那些庞大无比的尾声相比还很短小,但其中所包容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
第3个回答  2012-12-04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作品13,别名“悲怆”,完成于1797-98年,1799年出版。题献给卡尔·里希诺夫斯基公爵。这个时期对贝多芬而言有一些特殊的意义。首先是他在欧洲一些主要的音乐城市开始受人瞩目。主要得益于里希诺夫斯基公爵。公爵带着他在布拉格、布拉第斯拉法、德累斯顿以及其他一些城市进行巡演,当然,这是当时很多作曲家必修的功课。莫扎特早年由父亲带着走过几乎同样的路线,贝多芬这个来自小城市(波恩)的年轻人更需要这种演出。1797年之前一共有两次旅行,这两次旅行让他获得很高的评价。著名的“鼻烟盒”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有个选帝侯送给他一个鼻烟盒,贝多芬其实还是很乐意接受这个礼物。他在书信中不止一次用炫耀的语气提到这个鼻烟盒,但同时他也遗憾地感叹说这种礼物不如“送给一位外交官”,言下之意似乎他更希望获得金币作为奖赏。因为这时贝多芬的经济条件的确十分拮据。

在布拉格和维也纳,贝多芬被称作当时最优秀的钢琴家,但他的作曲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1795年开始,贝多芬在维也纳遇到对手的挑战。有两位当时十分出名,和他年纪相仿的钢琴家出现在公众面前,以至于给贝多芬带来很大的压力。当时的报章有关于这几位钢琴家之间的竞争的报道。在作曲方面,贝多芬以往低估了老先生海顿的实力。因为这时候海顿开始推出自己最后的伟大作品,包括清唱剧《创世纪》和《弦乐四重奏》,5年里出版了12首。有证据表明,贝多芬事实上很受触动,他把四重奏中的许多篇章摘抄出来进行反复学习和研究。

当然这个时期他还没有创作出足以树立个人风格的作品。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要晚至1801年才首演,大多数其他作品都是规模很小的小品,而且基本没有脱离海顿或莫扎特树立起来的古典音乐的典范。较为成规模的作品或许是1801年出版的《弦乐四重奏,作品18》的六首。因此作品13号的《钢琴奏鸣曲》的意义就十分突出。可以说这是贝多芬最早具有自己个性的作品。首先在规模上,这部奏鸣曲已经大大超出海顿或者莫扎特为奏鸣曲定下的一个基本的形态。在音乐所承载的情绪变化上也比前人要突出得多。

下面说说第一乐章。

在古典奏鸣曲中,用散板开始的篇章是很特殊的做法。在莫扎特和海顿的作品中,有少数交响曲具有这样的开头,但在奏鸣曲中却没有。因此引子部分是贝多芬的独创。引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首先是一个散板的开始,沉重的和弦表达了深沉而悲壮的情绪。因为这个开头,后人给这部作品加上了“悲怆”的名字。引子的第二部分进入有节拍的段落。右手八度的旋律继承了散板部分的音型,减弱的情绪在低音的和弦爆发中得到补充。高音上行与低音下行结合在属九和弦达到定点,然后逐渐回落,经过一段小华彩转入呈示部。

呈示部的主体完全不具备旋律性,而是纯粹的柱式和弦,用同和弦转位构成,短短两小节就铺满两个八度再回落,带有鲜明的狂飚运动的风格。连接部从属和弦之后紧接进入,发展构成主题的动机,低音级进上行,转入降e小调(平行大调的同名小调)开始副部主题。其动机十分有特点,最终转化为第三乐章的主题。副部第二主题转入降E大调,达到整部作品最宽的音域。结束部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