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大烟为什么上瘾

如题所述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从没放弃过这方面的研究。

60年代,我国药理学家张昌绍等首先发现,将微量吗啡注入家兔的第三脑垂及导水管周围的灰质内,可消除疼痛反应。若先注射微量吗啡对抗剂烯丙吗啡,则可对抗吗啡的镇痛作用。由此他们推测脑内存在着吗啡受体,即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胞装内的大分子蛋白质。

由于海洛因能使人产生欣快感,但这种欣快感又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于是,为了持续不断地追求这种快感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吸毒。

而且,由于人体内原有的平衡机制已被打乱,一旦停用毒品,就会在8-14小时后出现焦虑、恐慌、畏惧和再吸毒品的渴望;36-38小时后各种症状就会达到高潮,犹如万蚁啮骨、万针刺心、万嘴吮血、万虫断筋、万刃裂肤,难以忍受,痛不欲生,于是便导致再吸毒品渴望;36-38小时后各种症状就会达到高潮导致精神与行为失控,个别的还会自残自杀。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吸毒者自然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寻找毒品,有的吸毒者所以会说出"只要再让我吸一口,马上枪毙也无所谓"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因为毒品所具有的耐受性,渐渐地,原先吸入的量已不能获得所谓"飘飘然的快感",自然就要加大剂量,从而从烫吸发展到静脉注射,因为静脉注射可以立即获得快感;于是也就出现了毒瘾发作时,为了尽快注射,什么阴沟水、洗脚水,只要能渗入白粉,全然不顾;什么坐在出租车上、飞机上,也照样注射。一个吸毒者曾坦言,毒瘾发作时,如果我身上只有500元钱,哪怕花400元的车费,用剩余的100元买白粉吸了然后再走回来也在所不惜。

近年来,外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类酗酒、吸烟、吸毒所以会上瘾,是与大脑中的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有关。有关研究表明:多巴胺就像血清一样,是一种神经传递素,将神经元的信息从大脑中的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血清素与情绪的悲伤和低沉有关,而多马胺则与兴奋和欢快有密切联系。有时一个拥抱、一个接吻、一句赞扬的话甚至赢了一副扑克牌都会引起多巴胺的升高,那种强烈的兴奋情绪就像毒品的作用一样。研究人员甚至相信,多巴胺不仅是传递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而且是导致上瘾的"罪魁祸首"。

无疑,科学家们对形成上瘾的生物机制越是了解得清楚,对治愈"上瘾"的前景就越是光明。

毒品的成瘾性,不仅表现在吸毒者对毒品的生理依赖上,更表现在心理依赖上,医学上称之为"想瘾"或"心瘾"。

所谓"想瘾",是指吸毒者即使在消除了毒品的戒断反应后,仍无法忘怀毒品带给他们的美妙感觉和异常欣快感。他们对毒品心理上的欲望和渴求,往往超过生理上所承受的痛苦。于是,许多人在戒断毒品后,又复吸,而且复吸率达到95%以上,全世界都无例外。因此,长期禁毒才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所谓巴甫洛夫狗的动物实验:在数月以前,实验员K给一条狗注射了吗啡,并直到成瘾。然后,实验员销声匿迹,再也不同狗接触。接着,其他人对狗进行了脱瘾戒毒治疗,并经科学仪器反复测试,证实狗的体内确实已没有毒品。而当实验员再次出现的时候,它两耳尖锐地竖起,全身痉挛,好像被一根电棍击中。

接着,它又开始反射性呕吐,一股食浆喷涌而出,继而,如软泥一般瘫倒在地。

这一实验表明,曾被注射吗啡上了瘾的狗,虽然戒了毒,但当它一看到实验员K,神经系统就立即追忆起注射吗啡上瘾后的感觉,从而出现强烈希望再次获得吗啡的反应。

上述实验,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但最最根本的恰恰是吸食毒品一旦成瘾后的心理渴求是难以忍受、无法排除的。这也正是为什么说毒品的戒断,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更是一个艰巨的心理过程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经过戒毒治疗,从化验结果看,体内的毒素确已经清除干净了,但一遇到适宜的环境,如闻到毒品的气味,同旧日的毒友接触,看到吸毒的工具等等,就立即故态复萌、开始复吸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一旦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的原因。

但海洛因也不是绝对戒不掉。在美国这个吸毒泛滥的国家,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过着双重人格生活的名叫里奥斯的人,几年前痛下决心,成功地戒除了吸毒的恶习,并成为芝加哥一家戒毒所的主任。前美国第一夫人贝蒂·福特,也成功地戒断了毒瘾,并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戒毒中心。

自然,要戒除吸食海洛因造成的毒瘾,并非易事。据有关研究表明,一般要三年半左右的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戒毒者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决心,要远离毒品,要有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文化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人格的力量……

然而,说一道万,戒除毒瘾的最好办法是千万不要吸食毒品!因为大量带着血和泪的例子已经告诫人们:毒品是不能试的!无论你抱的是什么目的,都不能试,否则就是自投罗网! 脑神经:毒品的通道

  对某种药物的“依赖”为什么会对人产生“控制”?或者说,人为什么会对毒品上瘾?这一直是科学家们试图解开的谜题。直到1975年底,英国科学家休斯的历史性发现为人们带来了一线曙光:猪脑内有一种类似吗啡的物质——脑啡肽。随后又有人发现与其作用大同小异的一系列物质,统称阿片肽。当吸毒时,由于采取直接的方式而非经过体内多种程序“生产”,其显效速度及作用远大于体内物质,从而产生更强烈的生理感觉。而人体自身产生的阿片肽却开始“痿缩”,于是此时产生药物依赖,即成瘾。

  那么对毒品的渴望又如何被“记忆”在大脑的神经里?科学家们把探索的视角一直伸向人的大脑中丛林般分布的神经纤维深处,试图做出解释:呈现出毒品的刺激是如何在大脑的各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犒赏性神经中枢”的理论十分流行。它是生命得以繁衍的最古老的神经传导系统,人最基本的犒赏机制就是从食物和性爱中获得快乐。

  在大脑的各神经元之间,有一条引发科学家特别关注的神经通路,这条经常变得繁忙的“大街”位于大脑中央,在一个被称作“VTA”的神经元和一个被称作“伏核”的神经元之间。当毒品被注入人体,传导神经兴奋的多巴胺就从“VTA”分泌而出,像一群怀抱指令的信使,携带着神经脉冲高速涌向“伏核”;而在伏核则有“多巴胺受体”等待着,随时接受多巴胺的指令,并继续向全身传导源自毒品的神经兴奋。

  这就是犒赏性神经中枢的核心原理,虽然成瘾的药物有所不同(可卡因之类的兴奋剂作用于脑,模拟渴望和期待的兴奋感;镇静药物如海洛因则作用于脑的镇静系统,产生相反类型的欣快感——梦幻的满足、免于痛苦),但是对犒赏中枢所引起的反应却是相同的。

  随着毒品的渐次注入,犒赏中枢会产生抑制“多巴胺”分泌的物质,这样,需要越来越大计量的毒品才能产生同样令人沉醉的“犒赏效果”,称作“耐受”;而同时,“伏核”却开始对与毒品相关的一切变得敏感起来,轻微的刺激都可能触发对毒品的渴望和依赖。

  许多瘾君子看到注射器、勺子都会“兴奋到颤栗”,这种反应与阿里巴巴念一声“芝麻开门”之后的山洞一样,瘾君子的欲望之门立刻敞开,使他们不顾一切地寻找和吸食毒品,以再次将他们带入宁静欣快的幻觉里,甚至戒毒多年的人也会如此。这种“耐受”和“依赖”是瘾君子们最通常的特征。对于“渴望”的产生,科学家推测,大脑的其它部位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比如善于记忆的“海马”将事物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记录下来,比如勤于思辩的“杏仁核”评价这一事件是带来快乐还是痛苦,而善于领导和组织工作的“大脑皮层”则对这些信息梳理之后做出判断……它们不断强化着犒赏中枢的记忆。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130990100hr3e.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05
大烟别名有“鸦片烟”、“烟土”等,是英文名Opium的音译,来自于鸦片罂粟。
大烟 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它含有10% 的吗啡等生物碱,能解除平滑肌特别是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能抑制心肌,主要用于心绞痛、动脉栓塞等症。但长期应用容易成瘾,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成为民间常说的“鸦片鬼”。严重的还会因呼吸困难而送命。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第2个回答  2012-12-05
大烟别名有“鸦片烟”、“烟土”等,是英文名Opium的音译,来自于鸦片罂粟。

大烟 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它含有10% 的吗啡等生物碱,能解除平滑肌特别是血管平滑肌的痉挛,并能抑制心肌,主要用于心绞痛、动脉栓塞等症。但长期应用容易成瘾,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成为民间常说的“鸦片鬼”。严重的还会因呼吸困难而送命。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第3个回答  2018-04-05

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长期应用容易成瘾,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成为民间常说的“鸦片鬼”。

拓展:

1、简介:

鸦片(英语 opium 阿拉伯语 Afyūm),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其所含主要生物碱是吗啡。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鸦片最初是作为药用,目前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主要用于镇咳、止泻等。1813年8月5日,中国严禁贩食鸦片。

2、植物形态

鸦片为一种1年或2年生罂。高达1-1.5米,夏季开花,红、紫或白色。蒴果球形或椭圆形。种子小而多。原产欧洲。罂粟的未成熟果实用利刀割破果皮,待流出的浆液稍凝固后,将其刮下,阴干,即成为生鸦片。“鸦片含两类主要生物碱:苄基异喹啉类和菲类。前者主要为罂粟碱;后者包括吗啡,可待因和蒂巴因,共计约占不纯鸦片含量的10%。鸦片的药理作用大部分是由其主要成分吗啡所致。

鸦片属初级毒品,因产地不同,或呈黑海,或呈褐色。其气味强烈,有氨味或陈旧尿味,令人作呕。味芳,一般经烧煮和发酵,便成了可供人吸食的熟鸦片,并被制成了条块状或饼状,此时它呈棕色或金黄色,吸时会有香甜气味。罂粟作为一种被考古学家认为是超然的权力象征性植物,是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地中海东岸的群山中游历时偶然发现的;罂粟的种植则是从小亚细亚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才在这个古老的世界传播开来。从罂粟植物中获得鸦片也有6000多年的历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吸食吗啡对神经中枢的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格的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惬意和欣快感;在大脑皮层方面,可造成人注意力、思维和记忆性能的衰退,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影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澹亡和幻觉;在呼吸系统方面,大剂量的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吗啡的极易成瘾性使得长期吸食者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对吗啡产生严重的依赖性,造成严重的毒物癖,从而使吗啡成瘾者不断增加剂量以收到相同效果。吸食吗啡的戒断症状有:流汗、颤抖、发热、血压高、肌肉疼痛和挛缩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