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为啥要在乌江自刎?

如题所述

项羽之所以会选择在乌江岸边自刎身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项羽确实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很难翻盘了。

王安石有诗言,“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王安石不愧为大政治家,两句诗就将项羽的窘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当初,项羽之所以把刘邦的老父亲绑到两军阵前,之所以会接受刘邦的议和,之所以会急匆匆兴冲冲地撤出出汗对峙的前线,都是因为,项羽已在楚汉相争中处于绝对的弱势,若不早些稳住刘邦并快速地撤出战场,项羽离彻底失败只有一步之遥了。

但项羽没想到,刘邦并没给他喘息之机,刘邦趁楚军归心似箭之际,全军出击,宜将剩勇追穷寇了,项羽虽在固陵回击了刘邦,但也将自己彻底拖住,拖到韩信、彭越、英布等诸侯王赶来,拖到自己进了诸侯联军的包围圈,项羽做的最后努力,便是垓下突围,然而,带八百勇士突围,到达乌江岸边时,只剩下二十余名,乌江岸边仅一亭长、一小船,若想回到江东,还要舍弃这二十余名勇士中的大半,真正过了乌江,也几乎是一真正的孤家寡人了,而乌江的另一边,形势如何,项羽一无所知。渡过乌江,真能像曾经那样,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吗?项羽不确定,十万楚军都被刘邦包了饺子,就算回到江东,又能在短时间内拉起多少兵马呢?所谓兵败如山倒,十万精兵都扛不住的颓势,靠新兵蛋子就能抗住吗?项羽不敢想。

前为一道窄窄的乌江,后为黑黑压的追兵,何去何从,项羽必须有个决断。逃回江东,也难翻盘,不渡乌江,必将死于乱刀之下。横竖是个败,早晚是个死,项羽选择自刎身亡,以自己的肉身,为一道大礼,送与故人吕马童。

其二,项羽没有刘邦、彭越、魏豹的包羞忍辱之心。

魏豹、彭越两个诸侯王,被太史公司马迁合在同一传记中。在传记末尾,司马迁详解了,为何魏豹、彭越两个诸侯王在成为阶下囚后,仍旧努力地活着。

司马迁说,魏豹、彭越这样的人,才智过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手握一点权柄,他们就会云蒸龙变,再次走上人生巅峰。因此,于魏豹、彭越这样的人来说,最担心的,是没了性命,只要有性命在,他们就可以耐心地等待机会,机会一到,就能一飞冲天。

同样的道理,秦将蒙恬在接到胡亥矫诏时,没有像扶苏那样立即赴死,在秦二世再度发诏书过来后,仍旧请求秦二世饶他一命,若非赵高坚持,秦二世就会放过蒙恬,蒙恬若是不死,陈胜、吴广起义时,就是蒙恬再次被启用时,蒙恬再次被启用,一定会在建赫赫之功。

这种千方百计保住自己性命的思维,也在刘邦的身上得到了体现,彭城兵败后,刘邦被楚军追杀,情急之下,刘邦为了活命,宁可抛下自己的一双嫡出子女!虽然事后证明,刘邦两个子女的安危,并不影响刘邦的存活,但如果刘邦因为舍不下两个孩子而被楚军俘获,刘邦绝不可能像后来那样,击败项羽,即皇帝位。

魏豹、彭越、蒙恬、刘邦等人懂得的道理,项羽却是不懂,比起性命,项羽更在乎的,是面子,项羽的失败,明明是项羽战略能力不行,但项羽碍于面子,偏偏说,是“天亡我,非战之罪”,同样地,山穷水尽之际,项羽为了面子,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是保住性命以待将来。

总之,项羽之所以自杀,客观上是因为项羽确实没什么翻盘的可能了,主观上是因为项羽太好面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9
项羽自起兵到立楚怀王,直到后来废楚王自称"西楚霸王",自己一直享有很高的荣誉,而他所建立的战功也使得他渐渐骄傲和自负,从前的至高荣誉和尊严在与刘邦的战争中丢失,回想起和自己一起建立功绩的江东兄弟们以及自己的穷途末路,难免感觉惭愧和无助,再加上那位老翁的话语,更引发了他的失落和惭愧,做出了最后自刎的人生抉择
第2个回答  2021-04-19
因为项羽无法接受自己败给了刘邦,因为项羽一直非常看不起刘邦,所以接受不了这样的反差,才会自刎。
第3个回答  2021-04-19
因为项羽觉得自己失败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觉得没有脸面在面对江东父老,所以才会在江边自杀。
第4个回答  2021-04-19
因为当时项羽跟江东的百姓说一定会成功的,但是却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才会在乌江自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