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男怕三十,女怕十八”,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人生在世,从一开始单纯快乐的童年到青涩懵懂的少年,这段日子是人们最无忧无虑的时期,可是数年的青春转瞬即逝,人们难免要走出稚嫩步入残酷的成人社会,学会成长并经历人生百态。

这期间不同的年纪人们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成年以后琐事越来越多,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为了理想身心俱疲。很多人都不愿意长大,对于年龄的一点点增长,成人早已没了儿时的盼望,反而开始惧怕。

在农村就有这么一句关于年龄的俗语: 男怕三十,女怕十八 。所说的便是男女惧怕的到达的年龄。 意思是男子害怕达到三十岁,而女子则不愿意到十八岁。 按理说三十岁男子刚好年轻力壮,而女子十八更是青春富有活力,可为何人们会害怕达到这一年纪呢?

古人云: 三十而立 ,男子到了三十岁便可以自立于世, 自立于世意味着自身不再是一个可以依靠父母的孩子,需要自己去面对与处理各种问题困境。

三十岁的年龄正好在事业的上升期,需要更多地精力去面对工作,对家庭的关注便不足以前,而此时家庭中孩子的成长恰恰需要父母的关注, 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开始凸显 ,父母老迈,家庭开销增大,需要更多地金钱支撑。 为了赚钱财就必须对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 在这时人们往往感到难以抉择,而对于尚未到达这一年龄的男子来说,三十岁也成了他们惧怕到来的一个年龄。

女子害怕十八,是因为在古代十八岁的年龄正值出嫁 。古代并不像当今可以自由恋爱,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家中会开始安排婚事。双方往往没有见过几面便确定了夫妻名分,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对女子而言婚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后半生是否如意。

自己嫁到男方家中,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假若婆婆刁蛮无理,一旦夫妻双方闹了矛盾, 女子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 ,无人可以哭诉。原先在家中被捧在手中的女子,忽然之间要面对身后空无一人的巨大差距, 对于婚姻她们感到惧怕,对于十八岁的年龄也心生恐惧。

虽然老祖宗总结这句俗语距今已经上百年,但这句话放到现今依然合适,因为男子不论古今到了年龄都要成家立业,难逃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哪怕当今社会机会更多,养活一个家庭更加容易,但人们面临的压力也更加巨大,更加容易焦虑不安。

而女子虽然不再十八岁就步入婚姻的殿堂,可婆媳关系仍然是影响婚姻的一大因素,当今有众多女子为了逃避婚姻选择不婚。由此可见,虽然这句话年龄数字会有些许变动,但老祖宗的这句话仍然适用当今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