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因思坦的小传记作文400字

关于爱因思坦的小传记作文400字

书名:爱因斯坦传(全二册)ISBN:7-100-03882-0/K·779作者:[美]亚伯拉罕·派斯译者:方在庆李勇等开本:32开装订:平字数:600千字定价:¥45.00版印次:1-1原文书名:THESCIENCEANDTHELIFEOFALBERTEINSTEIN原出版社:英国牛津大学出版本书作者派斯(AbrahamPais,1918-2000,我们曾译为派伊斯),1918年5月19日出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人家庭,2000年8月4日在哥本哈根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享年82岁。1938年派斯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毕业,获学土学位。随后又在那里随比利时物理学家罗森菲尔德(LéonRosenfeld)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为了赶上德国当局限定的可以让犹太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最后期限(1941年6月14日),派斯废寝忘食,终于在6月9日通过答辩得到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随着纳粹对犹太人迫害的升级,派斯的厄运也随之来临,尽管东躲西藏,1945年3月他还是被盖世太保抓起来,投入监狱,直到战争结束后,才被释放。派斯在1997年出版的一部自传本著作《双洲记:乱世中的一名物理学家的生活》(ATaleofTwoContinents:APhysicist'sLifeinaTurbulentWorld)里,详细地叙述了这一悲惨的经历。战后,派斯在1946年初去了哥本哈根,在那里作过短暂停留。经玻尔推荐,他在同年秋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正是在普林斯顿期间,他与爱因斯坦有过不少接触。他在基本粒子物理学方面所做的不少第一流的研究工作,也是在普林斯顿完成的。派斯1954年加入美国籍,1963年成为纽约洛克菲勒大学教授。1985年退休后,任该大学的DetlevW.Bronk荣休教授。196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9年获罗伯特·奥本海默奖,1993年获丹麦皇家科学院科学奖章。他还担任过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文学与科学院院士。逝世前几年,他每年有一半时间在丹麦哥本哈根度过。他的第一个重要贡献是确立新粒子“协同产生”的经验规则。第二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两种中性K介子的混合和再生。他的其他贡献有G宇称的提出,SU(6)对称性破缺的研究等等。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派斯转入物理学史研究,成为该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由于他曾与众多的物理大师,如爱因斯坦、玻尔、奥本海默、狄拉克、费曼等人一起工作过,他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写的科学家传记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本书初版于1982年,1983年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同年还获美国物理学会、钢铁基金会物理学和天文学著作奖。1997年时已重印12次。据说累积销量达50万册以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向国内推荐过本书。“这可能是爱因斯坦本人最喜爱的关于自己的传记。”派斯,这位在爱因斯坦生前最后9年里与他熟知的物理学家,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牛顿以来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的生活与思想的向导。通过利用一些迄今为止尚未发表的文献,加上他多年来与爱因斯坦私人交往的经历,十分生动同时又异常准确地向我们叙述了爱因斯坦的历程,因而使这本书成为不可动摇的权威的爱因斯坦传记。这本书出版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纽约时报》(NewYorkTimes)的书评这样写道:“它是科学家传记文体的里程碑……精确、诙谐、如溪水一样明晰。它成了衡量未来的科学家传记的标准。任何对爱因斯坦有兴趣的人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科学》(Science)杂志这样评论:“首尾连贯地解释了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的几乎每个方面……这是一部独特、不可或缺的书。”《纽约图书评论》(TheNewYorkReviewofBooks):“第一本极有价值的、全面研究爱因斯坦对科学所作的主要贡献的著作……既清晰又权威。”《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杂志:“以一种同情而又十分精确的眼光来看待爱因斯坦的生平……全面审查了爱因斯坦的大量文件,并补充了迄今从未发表的丰富资料……。”《今日物理学》(PhysicsToday)杂志:“一部杰出的爱因斯坦传记,阅读它将会得到极大的快乐。”1994年他又出版了《爱因斯坦往事录》(EinsteinLivedHere:EssaysfortheLayman),主要涉及到爱因斯坦的科学以外的方面,可以说是本书的姊妹篇。其他比较有影响的著作有1988年出版的《内界》(InwardBound:OfMatterandForcesinthePhysicalWorld),1991年出版的《玻尔传》(NielsBohr’sTimes:InPhysics,Philosophy,andPolity),1998年与人合编的《狄拉克传》(PaulDirac:TheManandHisWork)以及2000年出版的《科学天才》(TheGeniusofScience:APortraitGalleryof20thCenturyPhysicists)。目前,除《狄拉克传》、《科学天才》以及前面提到的《双洲记》外,派斯的书都被译成了中文。其中本书在此之前就有两个中译本。除了我们的译本外,1988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还出版过陈崇光等人的译本《上帝是微妙的》。这本曾花了我们数年功夫来翻译的书,真有这么重要吗?值得一再翻译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已逐渐主宰了我们生活所在的各个层面。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被评为“世纪之人”(ManoftheCentury)的爱因斯坦,早已成了现代科学的象征。有关他的传记可谓汗牛充栋,但精品不多。除了极少数恶意贬低爱因斯坦的传记外,总体来说,大部分传记属“歌功颂德”性质,或拘于某些方面,或限于某一时段,采通俗化的做法,宣讲爱因斯坦其人及其成就的高明和伟大。鲜有能全面而深入论述爱因斯坦整个一生的科学与生活的著作。只有派斯这本著作能达到这一要求。难怪连潜心研究爱因斯坦达40年之久的科学史家约翰·斯塔切尔(JohnStachel)都极力推崇这本书,称之为“对于任何一个严肃的研究爱因斯坦的学者来说都是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他甚至期望这本书能进一步地刺激目前正在复兴的爱因斯坦研究。”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像派斯这样来写爱因斯坦传了。首先他是一位很有造诣的科学家,又同爱因斯坦有过私人交往,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爱因斯坦的秘书海伦·杜卡斯的鼎力相助。同时,他又仔细地研究了爱因斯坦的主要论文,深入挖掘了相关的档案资料,比如,他为了研究爱因斯坦为什么受到新闻界的青睐,亲自查阅了几十年的《纽约时报》的微缩胶片。考虑到派斯写这本书时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这本传记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这本书对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做了非常连贯的解释,对相关的历史背景给出了生动并充满机智的介绍。它绝不仅是一部科学传记,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对爱因斯坦的复杂个性给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说明的著作。派斯对爱因斯坦的政治观点和社会观点的介绍虽然简短,但却非常准确。他对爱因斯坦的和平主义、国际主义的主张,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复杂态度以及前后立场转变,都给予了准确的说明。派斯对爱因斯坦的概括性说明也是非常到位的,比如他说爱因斯坦是他所见过的“最自由的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句话是作者多年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派斯在本书中还提到了一些非常独特的观点。比如,他对爱因斯坦的名声为何这么大的解释,他对科学革命的看法,以及他所谓的超越“历史的边缘”来达成个人创造行为的说法,都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书后的四个附录,也让人耳目一新:爱因斯坦的合作者、爱因斯坦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写的提议以及一份详尽的爱因斯坦年表。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惟一让人不是特别满意之处,或许是派斯在叙述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消除了爱因斯坦身上的“反叛者”的色彩。对于这一点爱因斯坦本人曾承认过。与一些其他的传记作者不同,派斯并不是随意地称赞和批评爱因斯坦,他的每一论证都是建立在广泛而又坚实的资料基础上。他并不忌讳在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上与爱因斯坦不一致,但他清楚地表明,爱因斯坦的观点并不是不正当的,而只是基于对物理学的未来发展的一个完全不同的看法。派斯对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给出了一个极佳的陈述,他解释了爱因斯坦为什么在量子力学得到成功发展后,仍不认为它是一个他所认为的原理理论。他清楚地阐明了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批评与其对统一场理论的追求之间的关系。他也明确地指出了爱因斯坦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所走的许多弯路。如果人们非要挑这本书的毛病的话,那就是公式太多。对于没有受过物理学训练的读者来说,要想完全理解书中的深刻含义恐怕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说,这本书不是读一遍就能完全弄懂的,它需要反复地研读。但我相信,任何一个对思想史有兴趣,想真正了解科学发展的真实历程(包括犯错误、走弯路在内)的读者,都能从每一次的重读中得出新的体会。当然,派斯本人主要是一位科学家,他不是职业的物理学史家。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难免会有不当之处,比如,他在解释狭义相对论的起源时,花了大量篇幅谈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论是后者对狭义相对论的产生没有多大影响,但却对光行差和斐索实验所谈甚少,尽管他在书中也指出后两者对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派斯对EPR论文作用的贬低和批评,也值得商榷。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因为每位历史学家都会有取舍材料的标准,有时难免会有所失重。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这都是一本值得极力推荐给广大读者的好书。目前这个译本是在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上帝难以捉摸》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对于以前译本的形成过程,也有必要对读者有所交待。好在1998年版的“译后记”中已作了清楚说明,这里不妨直接引用过来。12年前(这里指1986年),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准备出版一套科学家传记丛书,这本爱因斯坦的权威传记由于曾得杨振宁先生的赞扬,也被列入选题之中。我一人无力担此重任,便邀请了当时同在浙江大学的李勇同学(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物理系的姜立才讲师(现在美国)与我一起合译。李勇译相对论部分(第六至第十五章),姜立才译量子论的前两章(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其余部分由我翻译。我将所有译稿统校完毕,交给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其中我译的第三十一章《爱因斯坦为诺贝尔奖写的提议》还发表在1988年10月号的《世界科学》(上海)杂志上。整本书的翻译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书稿上交后,征订单也发了,其后却杳无音讯。这期间几位译者各奔东西,责任编辑也因出国不便联系。直到1995年,我从欧洲回到清华园,才被告之此书还未出版。广东教育出版社的姚沙沙女士知道这种情况后,非常热心,表示愿意联系出版。于是前年底(此处指1996年底)我把译稿要回,准备直接交给新出版社。在交稿时,我发现当年的译作还是略显幼稚,语句处理方面也并非完全得当。为了对读者,同时更是对自己负责,决定花大力气对之重译,确保译文质量。为尽快完成如此重任,我与多年未联系的主要合作者李勇取得了联系。李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与我一起来承担此任。当时的具体分工是先由李勇进行初步修改,我再第二次修改,李勇再次校订,最后我再把关。由于我们相距遥远(北京-成都),再加上我们同时还要从事自己的一些课题研究,使得我们的计划很难按时完成。李勇花大气力把原稿重新译校,有些稿件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不得不重新录入,打印成稿,然后再寄给我。由于章节太多,不可能一下子改好,为加快速度,只能是改好一章,寄给我一章,我改好后,再用特快专递寄给李勇,这期间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我在今年(指1998年)年初到MIT(麻省理工学院)前,已把李勇寄给我的修改稿全部对照原文又校改了一篇,分多次寄给李勇。最后,他又反复校对,才将打印稿和磁盘交给责任编辑。即使这样,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错误。好在责任编辑姚沙沙女士十分认真,对照原文逐字逐段推敲,增补遗漏,改正打印错误,使得译稿在质量上又多了一层保障。8月初我从美返国后,利用赴英之前的短暂休息间隔,又重新把译稿校对了一遍,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以前不曾发现的错误,深感力不从心,翻译工作实非易事。尽管经过多次反复修改,我还不敢说,我们的译稿就毫无问题了。在校改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一时还不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答案。比如,作者所引用的大量文献,有许多在文中都只是出现一个片段、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单词,我们尽可能地查找了有关文献,有时还根据这些文献对作者过于简单的叙述作了适当的说明(译者注)。但是,我们没有法找到全部原始文献,而离开原始文献仅凭“只言片语”来理解,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歧义和疑问。对于那些我们认为难以确定的地方,除反复斟酌,选出我们认为较为贴近的译法外,还附上了原文,供读者参考,非常希望读者能大力斧正。必须指出的是,原书中所有出现德文引文的地方,我们均参考德文原文,而不只是按照派斯的英译来翻译的。在这本跨度长达12年的翻译、校改、重译、重校过程中,我们曾得到过许多人无私的帮助。在这里要特别提到黄普生、秦垣(现在美国留学)先生、李先华教授、余斌博士以及打字员夏莲英、王隆花小姐。如果缺少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的帮助,本书的出版将是不可能的。派斯教授在我们翻译之初就写来了热情洋溢的中文版序,并惠赠了原书。他在丹麦玻尔档案馆工作时,还把他写的玻尔传的部分打印稿寄给我,并谦虚地请我多提意见。去年初,正当我为此书的版权弄得焦头烂额时,他又慷慨地答应我们免付版税。在此谨对派斯教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表示衷心感谢。需特别指出的是,合作者李勇君和责任编辑姚沙沙女士为此书的校改花了大量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他们的认真执著、默默奉献、淡泊名利、勤恳敬业精神,令我十分感动,再次感谢并致以钦佩之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对他而言了不起的人,我心中了不起的人,不是建国功臣——东姑阿都拉曼,也不是创办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面子书的人——马克·扎克伯格,而是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为什么是他呢?就让我与大家说说关于他的事迹吧!
爱因斯坦生于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呱呱坠地。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是一名商人。母亲宝琳·柯克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是很有造诣的钢琴家。在耳濡目染下,他也渐渐喜欢上了音乐。爱因斯坦的母亲希望他学习小提琴,他便在5岁时便开始接触小提琴,但那时他并不喜欢小提琴。13岁时,他接触到了贝多芬与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后,便渐渐地爱上小提琴。从那时起,音乐在爱因斯坦的生活中扮演了中心的角色。
在爱因斯坦4岁或5岁时,有一天,他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只罗盘,他深深地被磁针展现出的奇异动作所着迷,这是他以后对于物理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之一。1896年,爱因斯坦成功通过瑞士高中毕业考试,大部分学科都获得优良成绩,特别是在物理与数学两个学科,都得到了最高分6分。1905年,他发表了关于光电效应、布朗运动、狭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关系的四篇论文,在物理学的四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该年被后人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03
《爱因斯坦传》内容简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德裔美籍物理学家(有瑞士国籍)、思想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学院。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任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爱因斯坦传》作者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1940-),德国传记作家,大学时代攻读物理学。1973年起任北德意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自然与科学”栏目主任。著有《伽利略传》等。在《爱因斯坦传》中,他凭借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向我们展示了爱因斯坦不平凡的一生。
第3个回答  2017-04-30
没名字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