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类,费用类,成本类账户借贷双方各表示什么?

如题所述

1、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2、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账户的余额在其增加方。

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扩展资料

其实借”和“贷”只是会计学中借贷记账法中抽象的记账符号,其中借方表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的就是贷方,这样看还是太复杂,通俗来讲就是“借”就是表示收入,“贷”表示付出,支出。“贷方是钱的来源,借方是钱的使用。

在会计的借贷记账法里是有一句口诀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用公式来表示就是“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所以大家要注意的是:“借方=贷方”,也就是说在任何交易中,借贷方内容都要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中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并且借方金额跟贷方金额一定是相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贷记账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9
会计科目
“借方”或“贷方”的区分方法分2大类:
1、资产类、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所得税)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账户的余额在其增加方。

扩展资料
收入结转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账户
特点
1、反映的内容是收入性质;
2、期末需要将其贷方发生额结转到财务成果账户中;
3、账户的结构:贷方登记取得的收入数,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数和期末转出数,由于当期实现的全部收入都已结转到有关账户中去,所以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两个字为记账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跟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丁”字帐)统一将左方固定为借方,将右方固定为贷方。
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第一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式记账
第2个回答  2014-03-08
我给你说个大概
用自己话来给你通俗的说
希望你明白
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借方表示增加的有
资产
费用
贷方则表示减少。其他的要素是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这是大框架。也有几个特别的,比如累计折旧这个科目
他是资产类但是是贷方表示增加
这些特别的就需要你特别记忆了。谢谢
相似回答